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不一样的大选 ...

  •   三年一次的秀女大选,是一个飞上枝头,摇身一变成凤凰的大好平台。

      做过贵妃、皇贵妃,中宫皇后的景娴,也曾主持相看过不少次选秀,而雍正朝虽与乾隆朝略有不同,大褶子上的流程却总是一样——第一轮初选先是由内务府一手包办,筛选掉容貌、体态等不合要求的一批;再来的复选,便由皇后及各宫主位相看,主要是考教秀女的才艺,无非就是女红,书画,琴艺之类,若是表现得尤为出色,即便出身略逊,也能够得一番好机遇;最后,便是圣上亲检,留下几个瞧着顺眼的充入后宫,再将内定秀女分别指给宗室勋贵,一切便就此尘埃落定。

      景娴作为内定秀女,有皇后姑母护着,无论是初选还是复选,都不会有哪个没眼色的会公然为难她,一路至今,倒也顺畅,而至于这上一世在弘历心里留下了黑点,让她颇为耿耿于怀的落水之事,也曾在去启祥宫拜山头的时候,向皇后讨教了一二——

      “皇上啊,可是最为护短的人。”

      有些话不用说得太明白,大家心里有数就成,景娴显然明白皇后话中深意——雍正此人性子执拗,对于他认定了的事情轻易不会改变。

      景娴是他准备亲赐给弘历的侧福晋,旨还没下,却在他眼皮子底下闹出这档子事,景娴脸上不好看,皇后心里有疙瘩,他也失了颜面,再加上乌拉那拉家族在其中产生的政治作用,他更是不会坐视不理。

      除此之外,皇后话里也暗示景娴要给皇上留下个好印象,现在皇上之所以对她有一二分的维护,一是因为他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自然要找回场子;二是因为皇后和乌拉那拉家族的关系。而如果真的想要靠上皇上这面金字招牌,这样还远远不够——

      从启祥宫回来之后,景娴也曾暗自思忖良久,上一世因为落水一事一直没有解决,让她心中存了事,白白的错过了许多良机,没跟皇后拉上关系,也并未加深雍正心里对她的印象,从而对她格外青眼,可是顶着那‘圣上亲赐’的招牌,却给她拉了足够多的仇恨值,在她没留神的时候,被下的绊子更是数不甚数。

      既然,圣上亲赐,皇后族侄女儿,已经让她招了他人的眼,她何不干脆将此坐实?初一都已经做了,还做得皆大欢喜,十五何不一起做完?换取更多庇护呢?

      主意打定,说做便做。

      大选这日,景娴并不似其他秀女都花上许多功夫仔细装扮,只着一件水蓝色暗纹旗袍,罩上一件月白色坎肩,梳得油光水滑,一丝碎发都不落的旗头上,珠翠也不用多,只一根金镂空嵌珠石扁方并两支金錾连环花簪,正中嵌红粉色头花,旁边再斜插支银镀金点翠串珠流苏,最后耳上用金镶东珠耳环,色泽通透,装扮清爽,衬得她本来就尤其出色的容颜,更显如玉如花。虽然站在花团锦簇的秀女堆里,乍然看去,不是最为惹眼,但细看下来,那绰约的风姿却也忍不住让人目光顿时一滞。

      --------------------------------------------------------------------------

      雍正如今已过五十,孙子都已经出生,显然不再算年轻,加上国事繁重,身子开始觉得吃不消,自然就越发注重起养身,对于女色也就看淡了许多,看着眼前一溜儿的如花秀女,也只是随手指了几个看着安分,出身并不显赫的上记名。

      景娴出身于镶黄旗,是天子亲领的上三旗,本就站得靠前,皇后一直心有所系,打她一入殿便从下方瞧见了她,从上到下飞快扫视了一遍,看着她浑身素雅,装扮亦清雅不失大方,随着镶黄旗其他秀女出列,也完全没有因为见到皇帝而有半点怯场,举手投足之间带着恍若天成的高贵大气,心下觉得十分满意,见皇上目光看了过去,便微微朝景娴的方向示意——

      雍正乾隆父子俩,品味虽有高有低,在女人方面,却都多是中意汉妃,就雍正来说,从齐妃李氏,到敦肃皇贵妃年氏,再到刚刚被收入后宫,后来生下了圆明园阿哥的谦妃刘氏,无一不是出身于汉军旗。

      但自己喜欢归自己喜欢,对于挑选儿媳妇儿,他却并不希望是一副弱柳扶风的娇弱模样,加上弘历院子里除了嫡福晋和与其同族的富察格格是满人外,其余几乎都是汉军旗,天大地大,血统最大,看着景娴一副地道的满洲姑奶奶模样,又合了他素来节俭的性子,并未珠翠满身,雍正暗自点了点头,示意一旁的苏培盛唱名——

      苏培盛顺着雍正的眼神往下一看,会意的飞快打开册子找到景娴的名字,扬声道:“镶黄旗佐领纳尔布之女乌拉那拉氏,年方十三!”

      景娴错身一步上前,头略低,身却直,“奴才参见皇上,皇上金安万福。”

      雍正凝神看去,见景娴年龄虽不大,面对自己却没有一丝怯意,声音平稳,进退有度,心里便添了一满意,“抬起头来。”

      景娴闻声而动,待目光直视到雍正口鼻时,又立马停住,眼眸低垂,以示对天颜的恭敬。

      是个懂规矩的!

      “可读过书识得字?”

      景娴眼里飞快的闪过一道亮光,面上却仍是一派沉稳,“回皇上的话,奴才阿玛曾说读书能明理,明史能鉴人,是以给奴才请过西席先生,奴才也读过几本书,识得些字。”

      此时虽不比刚入关时候,满族女子多是文盲,尤其经过十分推崇汉学的圣祖一朝,世家大族也多会让自家女儿识些字,但自古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即便如此,满族女子读的也多是女则女诫之类的,多的能读闺范,女论语,便算是有才的了,这也是满族男子,上至皇帝,下至普通旗人,多爱汉女的原因,毕竟满族女子掌家管事虽能干,红袖添香却少能够。

      但是,景娴却是个例外。

      她额娘接连生了三个小子,最后才生下她这么个小棉袄,本就极为疼宠,再加上女子娇养,儿子严教,她从小更可谓是捧在手掌心里长大,自然便有些淘气,见到哥哥们都有先生教习,也求着阿玛额娘给自己找一位先生。满人虽看不来汉人那一套,可无奈主子爷们喜欢,那尔布夫妇便也没拒绝女儿的要求。是以,别说女则女诫闺范女论语熟读于心,就是诗经子集,景娴也多是读过。

      果然,雍正颇感意外,“哦?这纳尔布倒是将女儿当儿子养了?”

      “奴才家中只得奴才一女,奴才阿玛怕奴才被娇宠过头,日后失了分寸,便自奴才年幼之时,就让先生教导,虽不求奴才成才,至少知事明理,方不负皇恩。”

      家里也是个都懂规矩的,雍正点点头,“既如此,便写两个字来瞧瞧。”

      景娴虽然想着要加深自己在雍正心中的印象,却也没想到会让她当场写字,感觉到比先前要强烈数倍的,投注于自己身上的目光,便有些暗恼于自己分寸把握得不得当,风头太过,招了人眼,可看着太监抬上来的文房四宝,却也只能无奈起身。

      握着狼毫,景娴有一瞬间的愣神,皇上虽然只让她随便写两个字,可是既然是要呈上御览,她也丝毫不敢大意——雍正不像乾隆,好大喜功,最喜欢人拍马溜须,他曾明令禁止官员递请安折子,歌功颂德,可见是个不喜欢听奉承虚话的。

      雍正在上头等着,景娴也不敢耽搁,心思念转之下,便飞快的落下几字,待太监过来取走呈上后,又垂手立好眼观鼻,鼻观心。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字如其人,雍正一扫手中那四平八稳的赵体,不是什么万寿无疆,皇恩浩荡的虚话,却也是个知恩的,再结合景娴的表现,雍正满意了,赞许的拍了拍皇后的手背,“乌拉那拉家的家教确实不错。”复又望向下首不卑不亢的景娴,“留牌子,赏!”

      “奴才叩谢皇上圣恩。”

      握着苏培盛代替皇上赏下来的碧玺雕松鼠葡萄佩,重新退回秀女堆里,景娴只觉得有些手心发烧,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飞快的轻瞄了上手的皇后一眼,却并不见其面上有任何不满,双手微微收紧,感觉到碧玺玉佩上的葡萄纹路,心中方才略松一口气——

      这第一关总算是过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不一样的大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