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 ...
-
自去年圣人下旨改革科举考试后,刘齐愈就特意有针对性的钻研过,因此此题对他来说不仅不难,而且颇为胸有成竹,下笔如有神。
科举制度兴起于前朝,并逐渐形成一套面上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反正比更早之前的举制荐和九品中正制的选拔制度公平得多,考试内容前朝科举多以诗词歌赋、四书五经等为主,本朝一开始也沿袭了前朝的科考制度。
因开国君主周太祖一生多忙于东征西讨平定天下,所以其在位时各项制度能照搬照抄前朝的就直接拿来改改就用,直到第二任皇帝太宗朝才逐渐更新完善,自成一派,并制定了详细的各项制度,科举也适当做了些调整,并不断加以完善。
当今圣人御极不过三载,并无过多改变,只是去年改了下科举考试的内容,加入了时务策,并将其调整为第一场,共三道题;第二场将原本分开的诗词歌赋和四书五经合为一场,也是三道题;第三场任是诏、诰、表选两道,经史一道。
原来也是考时务策的,只不过要到会试阶段才考,而且远没有现在重要,以前最重要的就是四书五经和经史,现在的话,刘齐愈觉得时务策更重要,其他的则不好说,毕竟他是科举修改后第一批考的。
秋闱考试最后一天下起了毛毛雨,刘方元怕五少爷提前出来,一早就带着另外两人守在贡院外,午饭都是让人去买来吃的,生怕错过五少爷出来。
自从刘齐愈说了那些话以后,另外两人即使心里不服气被刘方元一个少年使唤,明面上却老实不少,让干啥就干啥。
没想到会变天,刘齐愈穿的并不多,答完最后一道经史后手都冰了,虽然很想马上回客栈暖和暖和,但还是耐着性子再检查了一遍卷子,确定无误后,方才交卷拿着笔、墨和砚台离开。
号舍内自己带来的东西按规矩都是要自己收拾带走的,但如果考生不想要了则只需跟号舍附近的衙役说一声,就可自行离开。
秋闱考试完后清场的就是衙役,而且是按区域划分的,所以就会直接被负责的衙役收走,之后或典当或发卖,都能挣一笔,也算是当值衙役的一个额外收入之一。
但一次秋闱考试下来,全部都丢的人极少,就算是像刘齐愈这样只拿笔、墨和砚台的人也很少,毕竟置办这么一整套东西最少都得花费几两银子,这还是质量一般的,要是好的笔、墨和砚台,几十两到几百两,甚至上千两的都有。
所以大部分人都会怎么拿来的就怎么拿回去,唯一少了就是吃食和茶叶等饮食类。
刘齐愈家里虽然算不上大富,但也是有钱人家,他都快冷死了哪有精力去弄那些东西,要不是自己的笔、墨和砚台都是最好的,又用惯了,他都不想拿。
刘方元三人在贡院外等啊等,从早上等到下午申时三刻才总算看到了熟悉的身影从门内出来,“五少爷,这里,这里...”刘方元边喊着便高兴的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