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看到书评里有讲弘时死于十三之前,所以十三绝不可能在咽气之时提醒四爷提防弘时。由此深感写这种历史小说,考据真的是在是一件极端痛苦的事。《江山策》有历史简直算得上是之隔了零点几分的距离了,相对那些扯着大皮说写历史却跟架空一样的小说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然有些地方我觉得描写过多,可转念一想又觉得要是不写这么多,怎么表达他们两人之间的相互扶持,心灵相通?毕竟他们两都不是儿女情长,真爱至上的NC。
说到底,我是很喜欢这篇文的,江山策啊,超越生命的生命比爱情更让人动容,两人并肩携手,共治山河,换天下一个太平,OMG,太过于激情豪迈了。
每每想到此,总会想起《致橡树》,两个顶天立地的男人,巍巍山巅上立着的挺拔松柏,共享福泽,共担雷电风雨,没有谁弱上几分。这是我最喜欢这篇文章的一点。
我看很多文里面,基本都有描写四爷一脸宠溺,一脸情深或是一脸无奈的说我爱你的时候,鸡皮疙瘩刷的就起来了,内心不断咆哮,虽然四爷一天到晚在折子上满口情话,但是这种妖孽到底是什么东西!!
我还记得好像是一还珠文里,描写女主和四爷的洞房花烛夜,四爷邪魅一笑,拉开衣袍,说道:“满意你看到的吗?”当时胃里那个翻腾啊,劈死这怪物吧!!
所以,当我看到这种很正常的文的时候,简直是要高兴的泪流满面。
也因为萌上了四十三,所以跑去翻《清史稿》,生为理科生,竖排文言文看下来简直要了我半条命,《常用文言文字典》天天翻,实在是扛不住。退而求其次,略读了一下清代全史。当时看的第一眼,惊呼,八阿哥当时疯魔了不成,竟敢睁眼说瞎话闪播谣言说四爷不是康熙的娃。四爷不要和康老爷子太像了!那种细长眉,那种丹凤眼,还有那个脸盘子,再加上那个耳朵,——四阿哥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古人诚不欺我。
又联想到意难忘的《为君难》,四爷当年亲自题写的字,我始终相信一句话,权力越大,责任越到。不是任何人穿上龙袍是太子。阿奇那,当真是撑不起那个江河日下的天下。
PS,特别在此注明,阿奇那这个名字是胤禩自己改得,弘旺改成菩萨保也是他亲自选的,这是个好名字,当时满人里面就有好几人在用,一般认为他是在向四爷求情,求四爷像菩萨一样,对弘旺手下留情。那会虽说四爷是下令让他们改名,但是胤禩有自主选择权,胤禟就没有,塞思黑,是他同父同母的亲哥哥恒亲王和三大爷联手改的。
转回《江山策》,我自个也想过写四十三,翻来覆去,颠来倒去,折腾了好几次开头,都没弄出个型来,这篇文整个看下来,却是通泰清爽,里面有些句子萌的我要死。特别是那句,半个江山,何等的嫁妆,何等的聘礼。
当时便觉得暖心一笑,恨不得有一人可共享这份道破天机的醍醐灌顶。
我并不太喜欢八爷党那些人,因为老觉得他们没气度,就好比明星离婚,我们都爱看那种好聚好散,和和美美的分手。虽说这个没法比,生家性命都搭在夺嫡上,但是总觉得玩阴的,胤禩他们输了,康熙末期那会,两方人马什么手段都得使出来,安插人,收买对方门人,下毒,上眼药,少了哪一样?可事实证明,胤禩他们就是棋差一招。玩明的么,又没那个胆子,就撺掇着后宫那些人,什么宜妃啊,德妃啊,还有郭络罗氏什么的使些女人家的手段,要是孝庄那种还有个看头,可瞧瞧这些人出的是些什么招啊。
因此,我特爱《老鬼寻亲记》里面对胤禩的描写,看的我乐不可支,让你们村王子,没见着四爷那跟上了黑漆的棺材脸吗。
简直是活该他们倒霉。
扯远了,《江山策》了,有些语段虽然略显多余,但是扛不住描写真实啊,外加语句又好,简直就是我等四十三饭的心灵慰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