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双方初次失败 ...

  •   宫中,年贵妃随着生产日期的临近,身体沉重,越发是连宫门都不敢出了,太医早就说了她这胎有早产的迹象,用了多少珍贵药材才保到了现在这个月份,再也不敢出什么差错。宫里的其他人心里都明白她这胎就是能生下个阿哥,以后能不能养活几乎都能确定,就算能养活一辈子也就是个病秧子了。

      可能她自己也明白这些,轻易不出来走动,只是日常的用度份例上的要求更高了,身边的大宫女有时一天几次跑到淑芸这里要东西,有些甚至本是只供皇后用的。

      淑芸在宫中和瓜尔佳氏说话,永珩腻在淑芸怀里玩耍,马上就得进上书房了,淑芸还得好好看着他的身体才是。看着年氏又打发身边的冬云来要前段日子从洋人那进上的香水,说是闻着那个味道她心情舒畅用助于养胎,还望皇后娘娘见谅她有孕在身,这也是为了皇上的子嗣。

      淑芸毫无不舍的把前面几天刚送来的所有香水都让冬云带过去,还细心叮嘱道:“本宫这里皇上总是拿东西过来,也不缺这一点,怎么也不能让贵妃养不好胎。皇上也是怕一直去她那里打搅了,不然这些东西皇上一定是都给她的,本宫也不怎么用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她在现代时见得多了,现下也没什么稀罕的,就都给她也无妨。

      看着冬云出去,瓜尔佳氏开口:“皇额娘,这贵妃娘娘也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连皇阿玛赏的东西都敢明目张胆的来索要,这怎么还能忍。”要是她,恐怕早就忍不住要训斥了。

      淑芸自进宫后就带着瓜尔佳氏处理宫中的事务,和其他妃子的交往也不避着她,就是为了让她能尽快适应皇子嫡妻甚至是日后皇后的身份,不能在一些小事上过分计较而失了分寸。

      听完瓜尔佳氏的话,淑芸笑道:“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一时的得失不代表什么,这宫里明面上的事难道还真有皇上不知道的不成,只是不想说罢了。你在这里给她面子给的其实是皇上的面子,皇上在其他地方早晚会给你补回来。”

      看着瓜尔佳氏若有所思的表情淑芸低声道:“在这宫里,一时的风光得意算不了什么,只有能沉得住气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又似耳语般轻声道:“一如当年的孝庄文皇后和宸妃之间,更如后来的孝献皇后和孝康章、孝惠章皇后。”

      瓜尔佳氏听着淑芸最后的两句话浑身一冷,抬头一看淑芸正在那逗着永珩,似乎刚才的话根本不是她说出来的,又瞄了一眼四周的奴才们都在各忙各的,谁也没听到皇后娘娘方才的话。至于是否真的听到又有什么重要,这宫里啐嘴多事的奴才一向活不长。

      因着齐妃喜欢洋人的东西,宫里贡进来的西洋物品很多就都送到了她那,淑芸早就说过了自己对那些不怎么感兴趣。她这里还是皇上按着她的身份特意赏的,什么事也不能避过皇后不是,至于其他人那里也就没给。

      年氏可能就是因为听到只有齐妃和皇后有,她那里却没有才心里不舒服了。齐妃那里她可看不上,向皇后要东西可是名正言顺的,皇后管着后宫中的一切事务用度,自然也得照顾好有孕的妃子。自己此举顺便还能让宫里其他的女人看看自己的地位,皇后也得顾忌着自己不是,毕竟皇上知道这事不也没说话默认了此事。

      淑芸只是叹惜年氏不知道收敛,年羹尧现在确实是封疆大吏,年家也勉强可称得上权势滔天,乌拉那拉家都要避其锋芒。德明虽也在军中却远不如年羹尧显眼,诸多事务都被年羹尧接手,可越是这样越会引得皇上猜忌,例来军权都不好掌,可年氏她自己还不知道隐忍。

      五月多的一天清晨,翊坤宫传来消息贵妃要生产了,淑芸安排好自己宫里带着身边的人去年氏那里坐镇,宫妃生产不管最后平安与否她这个皇后都得亲自坐镇以表关切,不然只会被人说是不关心皇上子嗣。

      到翊坤宫宫时,里面的一切早都安排妥贴了,年氏也怕有人趁自己生产下手,早先就把要准备的都安顿下去,等她生产时只要按着她之前说的来就行了。

      在翊坤宫呆到中午,产房内还是没有生下来的迹象,淑芸都快坐不下去了,她不想在这陪年氏一整天,弘时本来是要去她宫里和她一起用膳的,现在也只好先放下了。看着从宫门外进来的皇上身边的一个小太监,淑芸让翊坤宫里年氏身边的嬷嬷亲自去回话,走时让那个小太监回话给皇上,贵妃这里自有我来照顾,皇上不必担心。

      一直到了快晚上时,产房内才传出了动静,一个嬷嬷出来禀告淑芸:“启禀皇后娘娘,贵妃娘娘生了个小阿哥,只自己脱力昏过去了。”

      淑芸松了口气,总算是生下来了,自己也能回去歇着了,遂道:“好,这里的所有奴才都有赏,等会让太医进去给贵妃和小阿哥都看看,你们需得用心照顾贵妃和小阿哥才是……”

      话还没说完,产房门重又打开冲出了一个嬷嬷,见到淑芸立时跪下:“皇后娘娘,贵妃娘娘生的小阿哥没了。”

      产房中也是一阵慌乱,里面的奴才都怕牵连到自己身上,霎时都有些惊惶,直到被一个嬷嬷喝止。期间年氏因着生产一天太累脱力昏迷,身边那样嘈杂也没有清醒。

      淑芸皱眉道:“好了,本宫知道了,小阿哥的后事你们先用心办理,贵妃娘娘也要用心照顾才是,万不可马虎大意。”又转头对身后跟着的小太监道:“去养心殿向皇上禀报一声。”

      晚间时淑芸听说皇上去了翊坤宫控望年氏,年氏醒来哭得不能自己,皇上赐了今天殇了的小阿哥名字——福沛,不多时就回了养心殿,只嘱咐要好好办理小阿哥的身后事。

      这次年氏生子即殇让雍正看到自己子嗣单薄,甚而一个女儿都没有,因此动了收养的心思。大清的公主和亲蒙古是惯例,这几年西北一直不太平,以后蒙古那边也少不了一仗,嫁个公主过去拉拢分化蒙古诸部就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亲生女儿就只好收养几个了。

      没几天,宫里多了三位格格,分别是废太子允礽第六女、怡亲王允祥第四女和皇上十六弟允禄第一女,这三位格格进宫后就放在了淑芸名下作为皇后养女住过了公主所,宫里也算是多了点人气。

      淑芸日常时也叫那三位格格过来说说话,关心关心入了宫中生活可有什么不适,这本就是该她这个嫡额娘做的。这三位格格前世时也是入宫中抚养的,只是那时淑芸已是心如死灰,和她们接触不多,只是按惯例照顾。现在既然这三位格格要远抚蒙古,和淑芸弘晖弘时他们也没什么冲突,淑芸也不介意对她们多花些心思,这对弘晖也是有帮助的。

      年氏听说后本来也是想要一个女儿放在名下,那样自己也就算儿女双全了,正好旺旺气运,还是被皇上给拒绝了。既是要外嫁的公主,身份自然就不能低了,放在皇后名下以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和硕公主,实在是再合适不过。加上年氏夭了三个孩子,在雍正心里她和宋氏都是属于不能旺儿女的,放个公主过去也还真说不好会不会再出什么事。

      年氏这次生子伤了身体孩子又夭了很受了打击,一直在自己宫中静养不曾出门,对福惠的照顾更是丝毫不敢放松,也就少了和齐妃的争锋,整个后宫依然是齐妃李氏那里风头最旺。

      淑芸和弘晖对李氏想要让雍正改变对西方科技看法一直是观望中,有时还会推把手帮一下。这就导致李氏越发得宠,所有的西洋物品她那里一定不缺,连很多西洋书籍也有,皇上也喜欢那些,宫中进来的泊来品越来越多。

      弘晖看着他的皇阿玛日渐对西洋物品和绘画有兴趣,几乎忍不住就要去进言学习西方的火器操练之法了,还是被淑芸给拦了下来,直让他再看看。

      李若薇这段日子慢慢的开始信心倍增,雍正对她提议的一些西方的知识和物品都很有兴趣,自身也懂得不少,弘昀也慢慢在他面前展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几个阿哥的见识。她相信,假以时日,她一定能让雍正接受她的劝导了解到大清的落后,弘昀一定能出头。

      谁说古人犹其是清朝人都很保守了,雍正对这些东西接受的不就挺快,西洋绘画、服饰,他都挺感兴趣的。看来这穿越还是有优势的,自己肯定就是主角,她就不相信那些穿越女能做到的没道理自己做不到。至于皇后,就是再重生了也不是自己的对手。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向着李若薇想象的好的方向发展着,没想到有一天,淑芸和弘晖却听说了雍正斥责弘昀不思专心功读圣贤之书,却玩物丧志专攻奇技淫巧之术。进了后宫又看到齐妃还在摆弄那些西洋物事,斥责齐妃带累弘昀不走正道,把齐妃也斥了一通。

      当时事情发生时弘晖不在,是弘时在那里,他来了承乾宫后细细向自己额娘和哥哥说了事情的经过。

      他和弘昀都在工部办差,是以玻璃大批产出去卖的事二人都知道,因着二人各自的原因也都知道是谁提供了玻璃的制法。那日去见皇上,是因为工部这段日子制出的玻璃虽多,可京中差不多买得起的人家都买了,现下收益已是大不如前,想要询问能不能向京中之外的其他地方卖些出去。

      弘时只是单纯询问能否借皇家的名义向其他地方卖,弘昀却是提出他懂得钟表、怀表甚至香水等一些西洋物品的制法,他可以想办法让工部再做这些,到时收益也会更好。

      当时皇上正看着一本折子,听到弘昀的提议立时就摔了手里的折子训了他,说他堂堂一个皇子阿哥居然去学些匠人才学的下九流东西,不务正业。随后发生的事就是淑芸他们知道的这些了。

      弘晖和淑芸百思不得其解,这么点事皇上不应该发这么大脾气才是,弘昀的建议虽有些有失身份但也是条解决眼下国库紧缺的生财之道。肯定是还有他们不知道的事发生,弘昀只是正好撞在了这个当口上,但也应和他说的这些有关才是。

      几日后弘晖给淑芸解开了疑惑,起因是福建省福安县的官员上折禁教。因为福建临海,当地外来的洋人很多,来传教的教士也不少,势力也很大,甚至当地传教士已经嚣张到揽讼的地步,于是福建省总督上奏要求禁教。

      这件事朝中又和圣祖朝时西方教庭的礼仪之争联系到了一起,认为这是洋人在教唆百姓只认教庭不认朝庭父母祖宗,且对大清怀有不臣之心。

      雍正当时在朝上就说道:这些传教士就是想让大清人人信教,然后以教皇为尊,以备将来有一日那些洋人从海上过来,沿海都是他们的教徒,借机夺取大清基业,让大清无以守疆。

      这件事使得皇上对那些洋人格外厌恶,弘昀还把心思放在了那些物事上,正引得皇上不喜才被训斥。

      弘晖听了这些也有些泄气,他本来看皇阿玛对西方物事的兴趣,想着要再接受其他也该不难,自己一直想着的事也用了用武之地。没想偏偏这时出了这种事,皇阿玛只会对这些外来的洋人更加谨慎,海禁也会更严,实在是不利于学到那些洋人的火器之术和其他方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双方初次失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