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七月·回忆 ...

  •   另外,就是她那把古铜镜了。那把镜子是宛若在14岁第一次去北京时在三环和四环之间的一条幽暗潮湿的胡同里淘到的。
      那是秋日里的一个下午,夏日强烈的阳光还未曾完全褪去,但那条胡同却意外的阴霾。爬满青苔的墙壁上,用暗红色的油漆刷着“买卖古董,向前行100米”,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那时的宛若已出落的亭亭玉立,不是可爱,而是美,从骨子里透出的美。并不是那古典美人的温柔可人,而是一种大气,万人之上的高傲,从她举手头足间不经意的却又十分自然的流露出来。宛若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她从不厌恶这种感觉。
      浅兰底粉碎花的无袖及膝旗袍,因宛若身上的汗珠,而贴在她的身上,露出若隐若现的曲线。淡色及踝的牛仔裤,白色软皮凉拖,再加上那齐眉浓密的刘海、如瀑布般垂下直泻腰间的青丝,引来陌路人无数惊艳的目光。惊鸿般穿梭在小巷之间,直至看到那右边的墙上同样的红漆字——爱罗古董行。
      至今为止,宛若也不明白自己当时是怎样有勇气走进那满是诡异的四合院的。
      那个院子也许是胡同中唯一有阳光的地方。院中无人,只有几只乌鸦在院中央的那棵梅树上栖息,不时“呀、呀”两声,那叫声响彻天空,还不时传来翅膀扑打的声音。那棵树似乎也过于粗壮了些,种在这院子中,同那群乌鸦一样,有种奇异之感。宛若扬起脸,看着那群异类,白皙的脖颈形成幽雅的弧线。在她的记忆中,唯一与乌鸦有关的,也只有那个关于清皇太祖的故事,不知怎的,自打听到那个故事后,她就对乌鸦产生莫名的好感。
      似乎除了那群乌鸦,这个偌大的四合院内就再也没有什么别的生物了吧,宛若往四周看去。“姑娘是来买古董的吗?进来随便逛逛吧。”一把枯老的北京腔传来,宛若顺着声音看去。那是间背着阳光的中式房屋,阳光毫无吝啬地直射在灰色的瓦片上、树枝上,却一丝一毫没有眷顾那间屋子,哪怕是零零碎碎的一点。宛若踩着班驳的树影,轻轻地走向那间屋子,她不想打破四周的沉寂。
      门只开了左边一半,右边的一半是紧闭着的。看得出来,那是扇古老的门,上面甚至还有清晰的剑痕,将那突出的兰花纹拦腰截断。这种门,曾是宛若最喜欢的。
      跨过朱红色的门槛,屋内的摆设一目了然。平常人家的装饰,丝毫没有货铺的市侩气氛,十来平方的空间被布置得满满当当。中间一张八仙桌,一尊空花瓶、一捧茶杯,两者同样是景泰蓝碎花的。年逾七旬的古稀老人手抚拐杖,端坐在桌侧的老藤椅上,苍老的面容并没有抹杀清醒的头脑,他一语道出宛若的来意:“姑娘想必对古董很感兴趣吧,这两边的架子上全是古董,最晚也是清末的。”“这么说也就是民初的了?”宛若顺着老人的手指看过去,随口开了个冷玩笑,老人的褐眸中划过一丝无奈。不知怎的,这儿竟有种……家的感觉,连宛若都忍不住放肆了一下。目光随即落在一把古铜镜上,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那铜镜的手柄是玉制的,非碧而泛黄,只有几丝夹杂着的青色流云,滚珠玉润。镜子四沿镶嵌着紫色宝石,通灵映泽,丝毫没有苍老的斑迹。
      “请问……这个……”
      “姑娘若是喜欢,便拿去吧。”
      “这怎么能行,这,这是古董啊。”
      “是啊,可是姑娘,你还不了解,这么多年了,这把铜镜终于找到了它的有缘人,这才是最珍贵的。在这世上,还有比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老人撑起拐杖,蹒跚着走向内屋,宛若这才发现,老人的背后,竟拖着条很长很长的辫子。没错,辨尾上拖着条红缨子,典型的满人打扮。
      “老爷爷……”老人背对着宛若摆了摆手,径自朝里面走去,空留宛若一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