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孩子太会动的话容易滑针,小孩静脉太细、冬天静脉又缩小,打不进真的和技术无关。您这情况明显是那护士翻来复去只找到一根还算可以下针的,扎下去没扎进,你在旁边虎视眈眈,没敢扎第二回,又叫了个来,静脉很难找,还是没进,没法子叫护士长,护士长经验足运气也好,就扎好了。我抽血碰到这种静脉很细的看到见但摸不到,静脉没有弹性很浅表,只有一种办法就是硬着头皮下针,结果有三种,一种很好、一种扎出回血,血抽不出,再来一针、还有一种一针没回血,调整角度试试,成于不成看运气。而扎一针、二针没成功,第3针病人稳住还好、病人毛躁了,扎的那个心理更悬。主任于一般的区辨在于我亲眼看见主任在我扎了2此后又扎了2此没成功又面不改色,气场很稳的扎第3回,成功了。这就是年纪大于小的区别区辨,稳不稳的住的区辨。扎不进,扎的那个也不好受,有时真的是时间、气温等因素影响很大,下此如果又不幸去医院,如果挂瓶或抽指尖血,那把手捂的热一点,扎起来会轻松一点,宝宝也少受罪。好吧,我貌似说了一大堆和文章无关的话,还暴露了职业。但一天进200多个抽血病人,总有一两个两只手翻来复去找不到一点可以抽血的静脉,只能跟据以往的经验找类似的下针然后不断调整角度,成功了我很开心,病人指不定在暗中骂人“这人一根针在我手里搅和来搅合去痛死了”,运气不好下2针还没成功,我碰到的8成都会开骂了,如果家长带小孩的话,铁定被抱怨了,可又有啥办法,又不能不抽,说真的如果这是家长骂骂咧咧的退费了,我反而高兴了,顶多一个投诉。虽说好像不服责任,但你能明白找不到可以下针的地方又必须得要求自己一针成功的压力,干的好是应该的,干的不好是要被骂的,这就是最不想上门诊、最想上生化免疫的原因,不会被骂啊!!!!!!这真的不是技术原因,我其实想说是病人静脉和气温原因,但说出来无论谁都不能接受,但真的真的只有这个原因,但如果是我我也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