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22五婶子 ...

  •   都住在一个村,走动是最方便的。闲的没事出门遛一下,都能将七大姑八大姨都串上一回门。胡大娘不是苛刻的奶奶,她为人开明,对孙子孙女一视同仁,有这么好的长辈,小辈们都相当敬重相当喜欢。有事没事路过了就会进去坐坐,聊聊天吃点奶奶做的小点心。

      芦米有时无事一天能去上两回,倒是这两天给凤飞阁赶工十幅帕子,没得闲去看。本想着今天去看看,却哪知会碰上周尘的事。

      芦米看向刘氏,“我大前天去瞧过,这些天没怎么出门,今天本来打算去,又被胡圆叫住了。”

      刘氏哄着胡图,轻声道:“行了,知道了。你带胜哥儿睡去吧,明天我去爷爷奶奶家看看。”

      折腾了一下午芦米也觉得累了,喊上胜哥儿一起回到小屋睡觉。自从杏花离家出走后,胜哥儿就搬出大屋跟着芦米睡,大屋里胡木生和刘氏带着胡图睡。

      胜哥儿脱了外衣爬上床,靠着床里边老实地躺着,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芦米。芦米上前捏了一下他的鼻子,“今天怎么睡里边了?你不是一直要睡外边吗?”

      胜哥儿把手从被窝里伸出来,捂着嘴小声说道:“童书哥说床下有吃人的妖怪,睡在外面会被拖走的。”

      芦米一脸黑线,“你睡了这么些日子,你见过妖怪吗?尽听他瞎说。”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胜哥儿说的童书哥是胡明旺的弟弟胡童书,今年十五,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主。听说今年村子里几个准备参加童子试的,里面就有他。

      童子试亦称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及“院试”三个阶段。

      县试在各县进行,由知县主持。每年二月举行,连考五场。通过县试后进行由府的官员主持的府试,在四月举行,连考三场。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院试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辰、戌、丑、未年的称为岁试;寅、申、巳、亥年,称为科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

      湖塘口村子虽小,胜在土地肥沃,离镇上不是太远,交通还算方便。加上村里本身就出了一个秀才,有现成的小学堂,只要家里条件还行的,都不会在乎那么点束嘛。

      今年要参加童子试的有七八个,芦米大伯家的胡北清,二伯家的水根都是名单之内的人。像三伯五叔家的两个小子,也都进了学堂,等过个一两年也是要参加童子试的。

      芦米总觉得这样的科举考试就像是考公务员,真是千金万马过独木桥。

      村里的胡大秀才曾经就是这批千军万马中的一员,他算运气不错的,考过了第一关,成为了秀才。之后的举人之路越发的艰难,独木桥上撒了燃烧的灰烬锐利的尖刀,挡住了许多人。胡大秀才经过太多次的失败,从风华正茂的年纪开始闯,人到中年才醒悟过来。

      今年去参加童子试的又有几个能被赋予“秀才”之名呢!

      院落里的公鸡才啼叫了两声,芦米就醒了。

      院落里刘氏正在洗漱,胡木生已经在厨房里吃着早饭,看见芦米出来,胡木生问道:“芦花,你帕子绣完了吗?今天爹要进镇上,给你带去。赶明地里忙起来,我就没空给你送去了。”

      听见这话,芦米踏出房门的一只脚又缩了回来,“我都绣好了,我进屋去拿。”

      胡木生转头对梳理头发的刘氏说道:“你今天别忘了去娘那里看一下,地里今天你就别去了,反正没什么事,你给看看咱们家要不要买点啥,这两天我好进镇上买回来。”

      刘氏一手拿着梳子,一手忙着摘掉落在衣服上的头发,“知道了,我一会吃了早饭就去。”

      胜哥儿醒来的时候胡木生已经走了,都走到门边的刘氏回头说道:“胜哥儿,你快着点,吃了早饭赶紧去学堂。芦花,看着弟弟哈,我去看看就回来。”

      芦米应了一声,手脚不停,打水给胜哥儿洗脸,给他成盛好早饭,大屋里就有“依依呀呀”的声音响起来。

      每天早晨芦米都觉得自己像陀螺,爹娘出门去地里,她就开始在家里马不停蹄的转起来。

      给胡图把好尿,芦米还在给他穿好衣服,就听见胜哥儿院落里一声招呼去了学堂。

      芦米自己先吃好早饭,再捞些浓一点的喂胡图。农家的孩子吃饱了往凳上一放,大人该干嘛干嘛,倒是不会有缠着要人陪的情况。

      芦米喂完后院的小鸡,给后院的地里浇了点水。后院的地她从来不会忘记,多亏了这块地,时令下的新鲜蔬菜都靠着它。

      忙乎了一阵,刘氏还没回来,倒是把五婶给盼来了。

      胡李氏往屋里瞧了瞧,没见着人,看向芦米问道:“芦花,你娘呢?”

      “五婶,我娘去爷爷奶奶那了,你找她啥事?”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么一大早就来找,肯定是有事。

      胡李氏眼珠转了转,笑道:“好事,不跟你个姑娘家说,我去找你娘去。”

      这话要是大伯母和三伯母说芦米倒是不会觉得奇怪,胡李氏突然这么说就让芦米挺好奇的。

      胡家几个兄弟感情都是好的,但是妯娌之间多少都会为这为那的各种小事产生一点摩擦。

      胡李氏身段纤细软侬吴语的,说话从不会大声,同样不大的还有她的那点小心眼。见到别人家好,她会忍不住轻声细语的酸上两句。她家如果有好事,她也不会高调宣传,最多是低调的自夸几句。但是想让她分享,那就不太可能了。

      胡李氏已经走了,芦米想追问也没用,逗着胡图,芦米好似自言自语道:“图图,你说五婶要跟娘说什么好事?要不我们跟去看看?”

      胡图流着口水坐在凳子上,小短手扣着凳子上的一个窟窿眼。

      想了想,好奇心杀死猫啊!芦米抱起正扣得欢快的胡图,朝奶奶家走去。

      还未进奶奶家的屋门,就听见胡李氏在里面说道:“娘,你可要顾着点身体,前几天来看你都是好好的,怎么这就咳起来了?”

      芦米心里一突,奶奶病了?

      快步走进去,胡大娘半躺在床上,刘氏正给她吹着一碗药汤,看见芦米抱着胡图进来,刘氏急道:“你怎么来了?”

      芦米还没开口,胡大娘就朝她挥手,“芦花,抱着图哥儿出去,小心过给他了。”

      刘氏把药碗交给李氏,疾步走到芦花前面,拉着她往外走,“你来做什么?奶奶这会病了,你先带弟弟回去。”

      芦米刚才也是一时冲动,行为没经过脑子就做出来了,胡图还小,抵抗力差,万一过到奶奶的病就不好了。

      朝屋里看了看,芦米担忧道:“奶奶没事吧?”

      刘氏道:“没事,你爷爷一开始就找了大夫看,只要喝几贴药就没事了。”说着拍了拍胡图的小脸,对芦米说道:“行了,赶紧带弟弟回去,我晚一点回来。”

      怕把病过给胡图,芦米便也不多停留。

      快中午的时候刘氏回来了,芦米挺担心奶奶,着急问情况,“娘,奶奶病多久了?咱们都不知道,早上五婶来,看她的样子,好像她也不知道。”

      刘氏脸上带着笑意,“你奶奶没事,别挂心了。倒是你五婶给我说了件好事,你想不想知道?”

      爷爷奶奶身体都挺硬朗的,怕就怕病来如山倒,芦米听说奶奶没事便松了一口气,早上那点被奶奶生病吓回去的好奇心又跑出来了,“娘,五婶跟你说了啥事啊?”

      刘氏道:“你五婶娘家人准备搬到镇上去住,家里的地不想打理了,你五婶看着咱们家这些年也没添什么地,想着让她娘家便宜点卖给咱们。”

      芦米挠挠头,“便宜卖?那为啥她自己不要?”

      刘氏进厨房烧火,“他们家现在就靠着你五叔一个人,你五婶要带着兵哥儿,容哥儿又要念书,说是过两年还要参加童子试。一没闲钱二没闲人,她怎么要得了那些地。”

      芦米直愣愣道:“那咱们家要那么多地,你跟爹忙得过来吗?”

      刘氏白了她一眼,“怎么?你就觉得你娘和你爹就老了?我和你爹还年轻,家里有你顾着,加上她娘家那四亩地,咱们家也才十亩地。要忙也是忙得过来的。”

      要忙又怎么会忙不过来,但要真是这样,那该多累啊?

      刘氏舀了点水洗了洗锅,看见芦米站在那里发愣,便把人赶了出去,“你去看着弟弟,别站在这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22五婶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