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大结局 ...
-
顺子村长的孙子小龙和有根爷爷的孙子小毛是林飘童年的伙伴,三个人关系是相当的好。林飘上中学的时候,小龙和小毛便一起外出打工。可惜他们的汗水换来的收入太微薄,所以两个人一合计便干起了打家劫舍的行当。他们和另外几个人入了伙做起了车匪路霸,专门抢劫公路上过往行人的财物。这样的日子是天天有酒顿顿有肉,倒也逍遥自在。一天晚上他们又接了一路活,正准备分钱的时候,小毛赶到内急,就匆匆的下了公路去撒尿。等他刚下公路,就发现警察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小毛吓得拔腿就跑,他一口气跑了二十多里地,末了偷偷的溜回了孝子冲。小毛在孝子冲也是惶惶不可终日,他时时刻刻都担心警察会来抓自己。就这样半年之后,消息传来,小龙被判刑七年;当然,自始至终也没有警察来找过小毛。小毛心里这下塌实了,他再也不敢外出,老老实实的在孝子冲呆着。不几年的工夫,小毛凭着他有根爷爷的威望,摇身一变,居然成了孝子冲的支部书记。当然孝子冲还是那个孝子冲,并没有多大变化。
七年之后小龙回来了,人们发现他变白了、变胖了、也变憨了。小龙在监狱里学会了一门手艺——缝纫,另外他还带回一个漂亮女人,当然那是他老婆。小龙和他老婆在孝子冲开起了裁缝店,小龙的手艺确实不错,他老婆又会招呼客人,所以生意还不错。不知怎么地,孝子冲渐渐刮起一股风,说小龙的老婆是“鸡”,而且是有鼻子有眼。于是就有好事者跑道裁缝店里想看个究竟,有的人对小龙的老婆指指点点,更有甚者就问:你是哪儿人呀?小龙老婆的方言本来就很重,每到这时,她的话就越发的快而又朦胧不清。人们都听不懂,就问小龙,小龙一笑,人家不都告诉你了吗?裁缝店从此是更加的热闹,多半是来看小龙老婆的。有的人指桑骂槐,有的人还对着小龙老婆的背影吐吐沫。小龙夫妇对此似乎全然不知,他们对来往的每一个人都那么客气而又热情,他们的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的微笑。他们生养了一个孩子,由于是女孩儿,小龙夫妇竟称她为“小龙女”。人们知道了都觉得很好笑,小龙女这个名字很响,不久人们都知道了小龙女是小龙的女儿。要说小龙的老婆真是奇人,在小龙女很小的时候她就教她识字,而且她还教小龙女学英文。林飘去孝子冲的时候,当然也会去裁缝店坐坐。每次小龙夫妇总会热情相待,还说要将林飘认做小龙女的干爸爸。这一次林飘又来到孝子冲,小龙女已经六七岁了,小龙女的妈妈指着英语单词“river”问林飘:
“林老师,这个怎么念?”
“瑞窝儿。”
“谢谢!好宝宝,你能告诉干爸爸‘瑞窝儿’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是‘河流’。”
林飘欢喜的摸着小龙女的小脑袋:
“那你告诉干爸爸,你长大了干什么呀?”
“我长大了考大学!”
“考上大学之后呢?”
“当老师!”
“为什么呢?”
“因为,因为可以跟干爸爸一样!”
“为什么要跟我一样呢?”
小龙女紧张的望着爸爸妈妈,说不出话来。人们是哈哈大笑,林飘也不问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枝钢笔塞给了小龙女。这边招待林飘的饭菜已经准备好,小龙一边招呼林飘,一边往酒杯里斟酒……
有根爷爷老了,而且是无可挽回的老了。但是他有幸扛过了很多同龄的人,甚至是比他年轻一些的人。顺子村子很早就去世了,给顺子村子跑了半辈子腿的有根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孝子冲的精神领袖,而年轻时懒惰成性的他,似乎成了别人的传说。有根爷爷现在的爱好只有两个:一个是早起,一个是爱管闲事。他每天都会很早的起来,然后到二雅河边转转;有时候去栀子江上看人捕雨。当然,这个影响不到别人。最让人头疼的是他爱管闲事,他管的理由很简单:说是不能坏了孝子冲的规矩。也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年轻的人恨他恨得牙痒痒,就连他那做村支书的孙子也不耐烦:那么多的规矩,你顾得过来吗?有根爷爷也是异常的烦恼:现在的人真是越来越不地道了。
林飘这次回来,正好碰上有根爷孙俩吵架:
“……他是人家的儿子,又不是你儿子,你管那么宽干吗?”
“你,你好歹还是孝子冲的书记,你这么说话丢不丢人?”
爷孙俩吵架,人们都过来劝,叫双方少说两句,但是两个人都是气得鼓鼓的。林飘搞了半天才明白大概:原来是一份银行催款通知书惹得祸。孝子冲的闵紫华考上了大学,本来是要辍学的,正好国家提供了助学贷款,闵紫华的大学得以顺利毕业。毕业之后他在外面闯荡了两年,也没有挣着钱,这不,银行的存款通知就来了。有根爷爷知道后,好心好意的叫闵紫华早些还钱,不料却被闵紫华骂得狗血临头。幸好有根爷爷耳朵背,要不指不定有根爷爷会气成什么样。就这样有根爷爷也够戗,他跑回来要求小毛对闵紫华采取极端措施,不料小毛又给他一冲,于是就发生了刚才的那一幕。林飘正寻思着去找闵紫华,不料闵紫华却被他的父母押过来了,正在向有根爷爷道歉呢。不过那个歉道得也挺滑稽,闵紫华眼圈红红的,头昂着,一副桀骜不训的样子。林飘拉着他出了村子,他们默默的走着,不知不觉就走到他们以前过河上学的地方。
“林老师,不是我不想还,我实在是没有钱!”
“我知道。”
“林老师,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总是以你为榜样,这条河我来来回回的走,有一回差一点被淹死……上了大学我兴奋得要死,我以为从此就可以改变人生。别人在大学里花天酒地,我心安理得的啃自己的冷馒头,因为我坚信我的未来比他们要强。当我得知自己能够得到贷款继续完成自己的血液,我的内心是无比的激动,我发誓等我一有了钱就把贷款还上……可是现实呢?大学生跟狗一样多!……”
林飘没有说话,重重的拍了拍闵紫华的肩。第二天,林飘和闵紫华早早的来到了南平县城,林飘在自动提款机里提出了厚厚的一叠钞票:
“这些钱算我借给你的,将来有了钱就还,没有就算了。你把助学贷款还了,不要老是窝在孝子冲,男子汉嘛……”
闵紫华泪流满面的接过钱,连声的说谢谢。林飘的眼睛也有些湿润,他忽然想到一句话,叫“仓廪实而知礼节”。
有根爷爷最后一次发脾气是因为林家老宅的事。经过时光的流逝,知道林家老宅是凶宅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们,因为经历了一些世事变幻,所以更不愿意把某些事情点破。林飘常年在外地教书,就是回家也是去凤凰岭,到孝子冲那是为了给先人上坟的缘故。所以林家老屋对林飘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林飘就把他交给了小毛,也算是完璧归赵了。小龙看中了林家老屋的地基,小毛就做了个顺水人情。小龙看林家老宅地势不错,就准备把老房子拆了,然后建一个像样的裁缝店。由于是拆凶宅,很多人自告奋勇的来帮忙,说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还有的说,等小龙的裁缝店盖起来的时候,孝子冲会变好呢。小龙夫妇只当是奉承话,所以报以友好的笑笑。在拆地面建筑的时候是顺汤顺水,但在拆地基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人们把青石条的门槛掀开,掘了一尺土,决然掘到两个罐子。由于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其中的一个罐子被掘碎了,里面的洋钱散落出来。人们看着这些东西有些转不过弯来,但只隔了一秒,不知道谁吼了一声“洋钱,抢啊!”。人们如梦方醒,随即一哄而上,两罐子洋钱顷刻间被一抢而空。有根爷爷知道后直跺角,说那钱是林家的,应该还给林飘。可是没有人听他的,他急了,就叫小毛挨家挨户的去要。小毛也急了:
“知道的是你为林家要钱,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眼红人家抢了钱!”
“你,你怎么这么说话?”
“我这么说总比人家这么说好!”
“好好!就算人家这么说,我也要把这些钱要回来!”
“你醒醒吧!人老了就不值钱了,你别出去现世了!”
有根爷爷耳朵背,没听清:
“你说什么?”
“我说你年纪这么大了,就别出去折腾了!”
“那你替我去,好歹你也是孝子冲的村支书。”
“村支书算个鸟,钱才是大爷!现在的人连亲娘老子都管不着,还管你个破支书!”
有根爷爷气得半死,但小毛最终也没能扛过有根爷爷,他只有硬着头皮陪爷爷去找别人要洋钱。但是人们都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没有去抢钱或者是没有抢到,就是抢到了,也就抢了一两块。结果收上来的还不到三十块,有根爷爷气得两天没有吃饭,等林飘回到孝子冲的时候,有根爷爷已经不能起床了。有根爷爷亲自亲把二十七块洋钱递到林飘手上,林飘说什么也不要。小毛看出来了,说林老师你就收下吧,我爷爷看样子怕是不行了。有根爷爷就靠着鸡蛋汤维持生命,有根爷爷也知道自己不行了,一个劲的唤林飘。有根爷爷结结巴巴说了半天,林飘终于弄懂了:有根爷爷希望自己死后孝子冲能为他划一次龙船,孝子冲已经很多年没有划龙船了。林飘泪流满面的唱《划龙船》给有根爷爷听,小毛小龙他们也含着泪跟着轻轻的唱,一直唱到有根爷爷断气。惊天动地的号哭声就此传开,林飘忽然想起,《划龙船》最初就是有根爷爷教自己唱的。
有根爷爷下葬之后紧接着就是端午,孝子冲在外打工的年青人听说了有根爷爷的遗愿都纷纷的赶回来。由于栀子江很多年都没有划过龙船了,所以关注这件事的人特别多。划龙船的小伙子们统统穿白裹素,林飘站在船头,他擂着大鼓,领着水手唱歌。古老的歌谣伴着鼓声雄壮的响起:
“老龙哎,小龙哎!咿呀呀的飘!划了什么耶?划了什么耶?”
“老龙小龙抢一标!划儿着!开龙划哎浆哦!”
“头把绕子你要听!划了什么耶?划了什么耶?”
“绕子下水要听那鼓的声!划儿着!开龙划哎浆哦!”
“二把绕子你要听!划了什么耶?划了什么耶?”
“下水之前你要看那前头人!划儿着!开龙划哎浆哦!”
……
岸上的你们听得忘了情,也跟着情不自禁的唱了起来:
“小小的鲤鱼红了腮!划了什么耶?划了什么耶?”
“下江游到上江来!划儿着!开龙划哎浆哦!”
“上江吃的灵芝草!划了什么耶?划了什么耶?”
“下江吃的苦青苔!划儿着!开龙划哎浆哦!”
“灵芝草啊苦青苔!划了什么耶?划了什么耶?”
“我不为朋友我不来!划儿着!开龙划哎浆哦!”
……
郑军大学毕业后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为了表达对恩师的感激之情,他特地将林飘接到家里去玩。林飘一高兴,就带了几个现任弟子前往。郑军的家在大雅山的山腰,林飘和几个学生爬了半天才到。尽管累得气喘吁吁,几个初中生却兴致不减,嚷着要征服大雅山。林飘不想再爬了,郑军自告奋勇的做小师弟小师妹们的向导。到达山顶的时候,人们看到一棵参天的古木。正好附近有一位老爷爷在砍柴,人们便过去询问。老爷爷说:
“哈哈,这棵树可有名堂啦。以前它还是飞机的航标呢,关于这棵树呢,还有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快说!快说!”
“在解放前啦,苏州有个财主,他家里有一口大水缸,要一百担水才能装得满。有一天,他们家的水缸里出现了一棵树的影子,当然,就是这棵树。”
“后来呢?”
“后来他们家就派人找这棵树呀。”
“为什么要找这棵树呢?”
“因为这棵树可以保护他们家呀。”
“后来他们找到象鼻山就回去了。”
“为什么没有找到这儿呢?”
“因为象鼻山有棵树也跟这棵树差不多,但真正的树却在大雅山上。大雅山啦,我们又叫它象背山,是他们听差了,所以找错了地方。”
“后来呢?”
“后来?鬼知道!”
“这也叫故事?”
几个孩子无趣的离开了,砍柴的老爷爷笑着摇摇头,然后继续砍他的柴火。
此时的林飘正在郑军的家里喝着茶,低矮的屋顶上漏下两柱阳光,尘埃在光柱里飞舞。林飘忽然觉得一阵莫名的眩晕,他觉得人有时候,昨天、今天、还有明天,都是惶若隔世……
(本小说到此全部结束;上雨于2007年3月11日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溪口镇纸棚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