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第32章 乾坤顿明 ...

  •   提醒:如果看了本章情节设定无法接受的朋友,还请弃文,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

      又过了一月,雍正三年的十二月,大孝三年已满,宫中各处开始张罗,换下帷幕,各宫也忙着把收着的东西拿出来,等过了正月就可以摆上。

      旧来服侍的老人们开始陆陆续续地撤散离去。很快,皇上也要选秀了吧。

      一日,李德全身后跟了个小太监到佛堂来,他这样当差的人无事不登门。如今胤禛自有带来的人伺候,不知他的日子过得如何。

      不料他一进门,一句话不说,先给我行起了大礼。惊得我忙去扶他,只听他口中念叨:“姑娘无论如何受奴才这回礼,也让奴才走之前安了这份心。”

      “这是从何说起,从来都是奴婢受得公公的恩惠提携。不想,如今连您都要走了,只剩我一个,了无生趣。”

      “姑娘千万别,老奴这是千该万该的。”

      一时说得两人都是无限感伤。

      赶紧扶起他时,却觉得手里多了个纸团,又见他脸上不动声色,手上暗暗使劲。我遂也和着他不露响声,把东西顺势落到了袖子里。

      晚间独自打开一看,写着:“三日后,姑娘门前菊花若一株未少,便是老奴已遭不测,切记佛堂外,右角门旁,排水渠下第三块青石,内有信函一封。若老奴安然出宫,自会带走信函,若不然姑娘看后自会明白。”

      怀揣不安直等到第三日清晨起来一看,数了又数,还是十二株。又等到第四日,还是如此,心顿时凉了半截。趁角门未开,取了青石砖回来藏好。

      不一会儿静儿来了,也无心应酬她,只推说身体不适,想静静,让她自去别处。急急关了门,去看那信。

       既看了此信,老奴自然已不在人世,并有不得已之景况才叙及往事。

      事情还要从康熙二十九年御驾亲征说起,当时皇上驻兵博洛和屯,噶尔丹夜袭军营,内得奸人所应,陷圣上于危急。
      博库泰·敏臻之子桓真,时为御前行走,他护着皇上骑锦云驎突出重围,追兵合围之际,主仆不得已互换了身份,由桓真引开敌军而去。
      桓真奋力救主,终不敌而自尽于崖下,噶尔丹验尸即知其非圣上。两军之后皆失去圣上踪迹达半月之久。
      后圣上和近卫失踪的消息走漏,一时只得对外称:皇上得疾回銮。
      裕亲王外侄女额尔喀·熙琳,时已是桓真的未婚之妻,她一人单骑,乔装寻去,由于迷了路,竟意外与圣上相遇。
      两人互不相识,皇上以博库泰·桓真的身份掩饰,熙琳则从未见过桓真,阴差阳错,皇上又身受重伤,熙琳一路保驾避祸,虽频频遇险,两人却大难皆度。此后圣恩眷顾,熙琳仍无缘识得真龙。
       待到真相大白,两人方知桓真已为主尽忠。熙琳是个烈性女子,不肯原谅皇上欺瞒之事,此后更要随桓真而去,若不是太医说有了格格您,只怕……
       自此熙主子再不见圣上,任凭圣上屈尊苦求……
      裕亲王福全和博库泰·敏臻又每每劝皇上以国事为重,后来的事就是格格都知道的了。
      想当年熙主子曾说,若是男孩,便要叫母子双亡,免得日后,悔不当初!圣上虽嘱咐敏臻日夜看守,心内仍惧怕万一。
       后来诞下的是位格格,皇上比得了阿哥还要高兴。因格格是初一生的,皇上即赐名“月琦”,取“与月齐出”之意。
       那个白玉香草龙纹的镯子,是皇上初识熙主子时给的信物,原是孝庄老太后的东西,格格一定好生收着……

      一时五雷轰顶,再看这落款,竟是写在圣祖归天后一日,原来李德全早料到了有这么一天。

      额娘和皇上……

      怪不得皇上从不责怪于我,怪不得我一个小小宫女却能独住一屋,怪不得我抗了旨都能保得性命,怪不得皇上在额娘去世那日来佛堂,皇上对胤禩的气,竟也逃不去我连累他的一份……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一时翻江倒海涌来,将我震得呆坐半日。

      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想到自己原来和胤禛、胤禩、胤禵……和所有人都是兄妹,又是一身冷汗。

      李德全他为何遭人毒手?又为何要预留这封信?连圣祖爷都能信得过他,他定会把这个秘密带进坟里,可李德全为何现在要说?是什么人知道了吗?又是谁要了他的命?

      整整一天,我不知时空所在……却已渐有了决断。

      ―――――――――――――――――――――――――――――――――――――

      雍正四年的大年初一,皇上去家庙祭祀完毕,吃了合家团圆饭,入了夜,和往年一样来到佛堂。

      其实,一年里胤禛来佛堂的次数并不多。但每次他总是沾着满身的腥风血雨,我可以理解,却还是抵触着这样的他。

      也许少开些杀戒,对所有人都可以轻松些。但走到今天,谁又有选择的余地呢?

      幸好,大年初一的他是不会为了这些烦人的事到佛堂来寻清静的。

      看着他进屋,照例起身去奉茶。清水注入,缓缓地,茶叶在粉彩的杯子里慢慢舒展,淡香盈室……为什么自己不能试着换一种心境去看胤禛呢?就这样放下防备,放下执念,放下彼此?

      胤禛显然被我难得的态度弄糊涂了,他幽深的眼眸里怀疑多过相信。

      奉了茶,我让静儿下去,对他说:“皇上,把腰间的玉箫借我好吗?”

      他下意识地点点头,转身笨拙地想要解下,那明黄的丝线却不听使唤,固执的缠绕在一处。我走上前,挨着他蹲下,伸出手要去帮忙,不知怎么的也给那丝线缠了个紧。

      他一时停了手,我略定了定心神,一下、两下,片刻结便解了。忍不住觉得好笑,抬头去看胤禛,却发现他也在笑。

      那笑容挨得那样近,那样真,那样难得。

      “皇上,您笑起来很好看。”我贪恋地望着他道。

      “月琦,是吗?朕还是愿意看你笑。”说着这样温柔话语的人是胤禛吗?

      我起身走过去,靠在窗前,屋外,天地一片雪白。看着景,便自顾自吹起玉箫,一曲接一曲。良久,我听见胤禛悄悄起身,走到焚香的琴案前,试了试弦,清丽的琴音随即相合而出……

      也许韶光短暂,所以才特别让人觉得珍念吧。

      我缓缓停了箫声,看着胤禛,他的眼神如此不设防,我有些不忍开口,“皇上,我想出宫去走走。”

      他的眸色顿时变得深暗起来,说:“你是想去……见什么人吧。”

      我并不否认,只轻轻嗯了一声。

      半晌,他淡淡道:“回来后……若还能像今日这般对朕,就让你去。”那声音恳切地近乎哀求。

      我背着他略点了点头。

      好吧,胤禛,如果我们还会相见。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第32章 乾坤顿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