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初来乍到 ...

  •   北漂
      (一)初来乍到

      杨一帆终于舌战成功,在二十八岁这一年毅然辞去高中语文教师一职,决定北上闯荡。
      临行前,一辈子本本分分的父母恶狠狠地甩出一句话,三十岁还嫁不出的话就赶紧回来!回来,我才彻底嫁不出去了呢!一帆吐了吐舌头朝门口阴着脸的父母嘀咕了一句。

      那一刻杨一帆觉得特别的心酸,突然间想到了十年前离家的场景,父母当时那叫一兴奋啊,忙上忙下地整理东西想方设法地做各种美食,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有半点不妥丝毫差池。时至今日依旧清晰地记得当时母亲那湿润的眼睛担忧的表情。
      十年前的一切历历在目,可如今父母的态度却相差千里万里。所幸,她们说的是三十岁还嫁不出去的时候赶紧回来,而不是三十岁还嫁不出的话就永远不要回来了。
      就在这时,打小看着一帆长大的邻居奶奶佝偻着几乎成直角的身躯晃动到一帆爸妈身边,一脸掩饰不住地兴奋,“一帆这孩子有婆家了?!”“没有,就是出去工作!”一帆妈妈咬牙切齿,一副苦大仇深状。一帆一看老妈脸上挂不住了,知趣道:“妈,我去前面等车!”然后灰溜溜地一个人离开了家门。

      六年前,刚大学毕业的杨一帆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家乡服务乡梓,在镇上上的高中做了一名语文教师。
      在这六年里,她从一整个村子里孩子学习的榜样,最后沦落到有女孩的家长教育自己孩子的对象,每次出去都觉得背后有人指着自己的脊梁骨教育她们的孩子:瞧见没,女孩子还是不要读太多书的好,看看谁谁家的孩子,读书读得都嫁不出去…每想及此,一帆都会觉得身后发凉。本着不祸害乡梓幼女的伟大献身精神,一帆最终决定离开家乡北上闯荡。当一帆用这样的理由搪塞的时候,她发现这个蹩脚的理由连自己都哄骗不了。

      时值深秋,万物似乎都在萧瑟秋风之中停止了所有的喧哗,身边只有呼驰而来的风以及树叶飒飒落地的声音。
      一帆一向最爱秋天,许是中文系出身的缘故,她总觉得,秋天才是生命最本能的展现,一如智利诗人聂鲁达说的那样: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一想到秋,稼轩的那首《书博山道中壁》毫无来由地撞进了一帆的脑海,情不自禁地默念道: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时的一帆,似乎早已经过了“为赋诗辞强说愁”的年纪,天性活跃的她,却也还不至于到“欲说还休”的境地。可是在这个年纪选择重新开始一种新的生活,逢人问起,却也只能“道天凉好个秋”了。

      想着想着,一帆不知不觉竟然走到了家里的老宅子前,许久未有人打理的庭院,遍地的落叶与枯黄的草儿,偶尔几只不知名的鸟儿飞过,然后倏的一下飞向高而辽远的天空。
      中庭的那棵小桃树毅然亭亭,时至今日早已经很粗很壮了,每年春天都会成花海状弥散于整个院落,然后结出无数大大小小不等的果实。只可惜,能够完好到成熟的却总是寥寥无几。

      “有一棵小桃树,自以为春天来了,开花了,却没有结果。”

      那一刻,一帆浑身感觉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冰冷。平生最喜桃花的一帆,命运是不是也若这桃花般,美丽只不过是生命的一瞬呢?想着想着,不由地忧上心来。
      父母曾多次打算砍掉这不成器的桃树,无奈一帆多次强力力争,曾经的小桃树终于逃脱掉了被砍伐的厄运而存活到现在。这棵桃树,可是一帆爱情的最好见证啊!
      可是,过早涉足爱情的一帆,命运是否真像诗中写的那样,开花了,却没有结果呢?

      许是惯性使然,一帆卸下背囊,又一次娴熟地坐回到门口的石凳前,只是这一次,她没有东张西望,而是神色凝重,像是在思考着什么,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不远处风扫落叶、炊烟袅袅。那一刻,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顿间填满了她的整个身心,触景生情,眼角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点点泪花。

      擦拭下眼角,抬起头,眼光从左由右地浏览了一遍这个她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她想默默地记下这里的一切,可她心里很清楚地懂得,即使是再怎么熟知的事物,也终有会变得陌生的那一天。
      不是么?当初那些弱不禁风的小树苗时至今日已经长成参天大树,门前的流水也已经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地趋于干涸。唯有眼前的这座老房子,孤单依旧,沧桑依旧。屋檐下筑巢的燕子,也早已经在季节的更迭中去远方寻觅它温暖的巢穴。来年,它还会记得与老屋的约定,还会来此安家繁衍么?
      想着想着,一帆不禁又黯然神伤起来。

      你回首时,我尚在水边;
      我回首时,你已是云烟。

      十年了,我在这里等了你整整十年,可是你,到底在哪里?一帆痛苦地诉说着,似乎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质问这老屋内外曾经与他相关的一切。这可惜,这微弱的质问终究穿不透傍晚的暮色沉沉,十年的等待终究唤不回哪怕是顶点的柔情抚慰。

      秋风起,一阵树叶哗哗落地的声音,一帆禁不住地缩了下脖颈。眼前景物变魔法似的一点点地为自己渲染出越来越深的颜色。这样正好,遇见熟知的相邻,倒也免去了诸多不必要的解释。

      老屋前是父母半生都在铺展的宅基地,原来只有不足一米的过道,在父母半生不辞劳苦之中竟然拓展有六七米的宽度。父母每每提及,都难掩满腔的自豪。他们似乎平生都在用行动告诉孩子们一个个在他们看来或者深奥或者绝对的真理,比如家里墙上贴的那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是么,原来十米深的沟堑,硬是被他们填平了那么多。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那我的坚持,到底属于哪类的努力呢?一帆默默自问。

      一想到自己的父母,一帆内心就会隐隐作痛。打小,一帆就是父母为之骄傲的孩子,聪明,听话。父母为了能让她接受更好的教育,打从初中起就把她送进市区里面最好的中学读书,六年的时间里,不管刮风还是下雨,父亲总能把粮票及时地送到她的手中…
      可是…一帆不愿再想下去了,天色不早了,快点出发吧!

      车厢一如十年前那般的拥挤,好不容易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帆原本想坐下来静静地梳理下凌乱的思绪,可不绝如缕的喧闹声无数次地打断她对于未来、对于人生的各种设想。也罢,好好睡一觉吧,自打决定北上的那一刻起,很久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
      火车行至保定站,被查票的乘务员叫醒,梦中的各种情景顿间像烟花一般,成碎片状零落,似乎很清晰,但却记不得任何一个场景。
      邻座自称是一位在大学开超市的中年男子,对面坐着几位稚气未脱的女孩子。正值各大高校开学的日子,难怪车厢如此拥挤不堪,放眼望去,学生占了多半。杨一帆就这么静静地听他们聊天、说笑,想来也不失为一种消遣的方式。

      过了石家庄这一站,车厢人数陡减了大半,此刻,周遭只剩下邻座男子与自己依旧要继续北往。

      “对了,刚听你说,你蛮会看人的,那你也帮我瞧瞧我是哪个阶段的人?”
      因为就在前一站,邻座男子还与对面几个女孩说:“凭我在大学开超市的经验,我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女孩子是大几…”
      邻座男子煞有介事地观察了几眼身边这个一直都默不作声的女孩,然后紧蹙眉头,接着来了句:“你,是去北京打工的吧?”
      “是打工的不错,那你觉得我有读过大学么?”杨一帆此时有点反唇相讥的味道。
      “这个…”男子先前的自信顿间消弭了不少,接着逃避一般地地问了句,“你准备去北京做什么?”
      杨一帆禁不住地露出一个嘲讽的微笑:“我大学毕业六年了。”然后留给男子一脸的惊讶与怀疑。

      这场景让她禁不住地想起大学毕业上第一堂课的情景,当她在没有任何老师引荐的情况下走进高三教室的时候,班上所有男生都在嘀咕,班上又来了一名女生。
      认识一帆的朋友都说,一帆似乎永远都活在十八岁,这话一点不假。不管是对于人生的看法,还是对待爱情的态度。永远都是那么的纯粹与天真。多年来迟迟不愿走进成人的世界,也许只是因为想留住年少时期的美好,留住和那段岁月有关的一切往事吧。一帆默默地叹了口气。

      此时的一帆已毫无睡意,长这么大,除了去外地读大学的那四年,这是她第二次远离家乡,可这次又和上一次截然不同,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可她还是来了,内心莫名在交织在兴奋与紧张之中。
      些微的紧张,就会激发一帆滔滔不绝地说辞,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在她安安静静地呆着的时候,也是内心最为充实的时候,一旦口若悬河,就能说明她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此时她有一种强烈的倾诉的欲望,于是,她向这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畅谈自己的理想,谈这次北漂的初衷,谈及那个打小就对京城有着一种宿命的向往。

      “我对京城一直都存着一份敬畏之心,我总觉得,这里,会和我牵扯出许许多多的故事。也许有一天,通过我的拼搏,我终将在高手如云之中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之后就功成身退,过竹杖芒鞋一般的生活…”
      说白了,其实,她还只是一个孩子。

      临下车前,邻座男子发自肺腑地说了下面的一番话:“说实话,初见你,我真就觉得应该是一般出来打工之人,但经过和你的一通谈话,发现你是一个很单纯并且极具才华的女孩子,北京是一个冷漠而又宽容的大都市,在这里,一定会有你的梦想。只是,在这个衣冠高于人品的年代里,人还是要稍微注重下自己的衣着比较的好…希望我们还有再见的机会。”

      刚到出站口,一股寒意顿间涌遍周身,一帆禁不住打了个冷战。北京的秋天,果然比家里冷多了,阳光虽然很是明媚,但风也凛冽了不少。这是北京给一帆的第一感觉。
      远远地就看到好友丁楠在站台前,一脸平静地示意一帆走过去。不管发生何等的变化,也不管发生怎样地惊喜,丁楠永远都是那个样子:不带任何表情的冰冷面孔,一副全天下人都欠她的仇恨表情。

      话说世界上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女博士。这话用在丁楠身上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不管熟悉还是陌生,众人对她的评价竟然都能惊人的相似,丁楠,就一典型的灭绝师太。
      否则按照常理,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他乡重逢,再怎么着也该着实惊喜一番,来个拥抱啊什么的。没想到见面她递给一帆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走吧!
      走吧!

      许是太累的缘故,杨一帆一到车上就呼呼地进入了梦乡,丁楠看着一帆熟睡的模样,不禁感慨:没心没肺之人,真让人羡慕!
      而一帆熟睡之前闪过脑海的却是:丁楠一点都没变,真要走上社会,真让人担心!

      这就是她们之间的友谊,十三年前,她们在县城实验中学相识,一个热情似火,一个冷若冰霜,在学习成绩上倒也能够望其项背。就这样,她们初中高中一路走来,彼此竟也达成了某种默契。
      进入高中,因为早恋,一帆成绩一落千丈,丁楠却一如既往地优秀。但难能可贵的是:在一帆看来,丁楠优秀那是理所当然之事;而在丁楠眼中,一帆永远都是让她崇拜的偶像。

      多年的书信往来中让她们发现了彼此一个极为相似的地方,一帆总能很成功地让身边的男士在短时间内对她倾心,然后彻底地死心;而丁楠却能屡试不爽地让所有准备向她示好的男人一下子失去所有的战斗力。就像一帆对丁楠调侃的那样:我的面前,是一张张神情极为复杂的黯淡面孔;而你的面前,是一张张“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疑惑表情。
      也正因为此,时至今日,“大龄剩女”的帽子名正言顺牢牢地罩在了她们两人身上。

      咱俩个都不是那种开放时尚的主儿,但终于时髦了一回,竟然和“剩女”这么一前沿的词汇搭上了边。
      那这样吧,到时候我工作了,都不想结婚,咱俩就一起买房子,一起过。

      到现在一帆的手机里,依旧完好地保留着当初她们两个的聊天记录。

      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一帆醒来的时候,刚好撞上丁楠那副整个世界都和她没有任何关系的表情。看到一帆醒来,丁楠觉得该说点什么,似乎也有必要说点什么的冲动,似乎只有这样,才对得起东道主的位置,想了许久,终于开口:“醒了?”
      一帆还没得及“嗯”一声,丁楠接着就来了一句:“准备下车吧!”

      走下车门的一瞬间,一帆才算真正地回过身来:我终于要开始我向往已久的北漂生活了!
      自打见到丁楠的那一刻起,所有的惶恐就已经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满腔抑制不住的喜悦了。

      此时一帆眼前似乎出现了一座硕大的舞台,而未来即将上演的一幕幕,就是需要用自己的人生去诠释的离合聚散,喜怒悲欢,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初来乍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