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6、第四十六章 ...
-
转眼到了春节,京城一片喜气的景象,但宫中却显得有些冷清,因为喜帝又病了,下旨宫中不再开宴。起初人们以为喜帝已经病入膏肓,但后来渐渐发现没有那么严重。喜帝只是精神显得不大好,总是恹恹地躺在床上,但仍能处理政务。
几位皇子都极为关心喜帝的病情,日日前来请安,尽足了孝道。兄弟之间的关系从表面上仍是一片和睦,但私下里早已互不买账,众人都知道这是卯足了劲一争高下,但喜帝对几位皇子却都淡淡的,只有对文璟例外,因为七王妃在正月初一生了儿子,喜帝高兴地打赏七王府很多东西,甚至有人开始多留意文璟的动作。文璟哭笑不得的把这当作笑话讲给文熙,文熙也是一笑了之,这个春节他除了进宫,大多还是和文璟一起。
初七这日,陈子瑞在府上与兵部的副将小聚,散了之后突然接到传召。陈子瑞忙换好衣服,赶到宫中。走进文华殿才发现喜帝只召见自己,他本以为会是和司空凌、夏方一起,不容他多想,喜帝放下手中的奏章,慢慢地问:“子瑞,将军府住着如何?”
“承蒙皇上恩典,臣住着觉得很好。”
喜帝点点头:“那就好,朕看你最近有些消沉,还以为是不甚满意。“
陈子瑞忙说:“劳烦皇上惦记,臣可能因为最近搬家,收拾整理有些烦乱,但真的并无不满之事。“
喜帝望向远处,似乎在回忆着什么:“你爷爷曾为我父皇拼下了江山,你父亲为朕……战场捐躯,你又为朕立下大功,你们陈家都是我大杰王朝的功臣。“
不知喜帝为何说到了这里,陈子瑞小心地陪着说:“这也仰仗皇上的信任和提拔,父亲曾经一直这样教诲臣,陈家都感恩皇上的赏识。“
喜帝欣慰地笑了笑:“子瑞你确实成熟了不少,三年前,你断不会这样说的。“
“臣……”陈子瑞有些尴尬,“确实也大了几岁,更明白些事理。”
“朕是随便说说,你不用紧张。子瑞,朕只是希望,在朕……百年之后,你继续为朝廷效忠。”
陈子瑞慌得赶紧说:“皇上这是哪里话,臣定当尽忠,而且皇上龙体安康,臣还打算跟着皇上一辈子呢。”
“朕的身体朕心里有数……子瑞,别说那些好听的了,朕问你,你觉得朕这些儿子里面,谁适合当太子?“
陈子瑞楞在那里,这样问他,该如何回答?
喜帝接着又说:“是不是文舜?朕觉得,你一直是支持他的。”
“不是,”陈子瑞坚定地说,他终于明白今天喜帝召见的真正目的,镇定下来答道:“臣确实和楚暮卿大人交好,但太子的人选,臣不应该多管,还是听皇上的定夺。”
“那你觉得文舜如何?”
“这……”
“你如实回答便是,这里只有你和朕。”
陈子瑞无法,只得掂量着说:“人无完人,臣觉得四皇子宅心仁厚,儒雅博学,但少了些魄力……”
喜帝沉思片刻说道:“那文麒呢?“
陈子瑞答:“三皇子有些浮躁,少了分沉稳。”
喜帝抬起头看着陈子瑞笑了笑:“子瑞,你眼光真高,是不是这些皇子都入不了你的眼?“
“臣岂敢,“陈子瑞分辩道,”无论皇上决定谁作太子,臣都会尽心辅佐,全力效忠。”
喜帝神色变得郑重:“子瑞,你这句话说到了朕心里。朕这些儿子都长大了,朕也管不住了,文祥就是个例子。到时候皇子继位,恐怕需要你的协助,你不要不辨是非,辜负了朕的期望。“
这话语气很轻,但充满了警告的意味,陈子瑞忙跪下说道:“臣绝不会辜负皇上的嘱托。“
喜帝这时摆了摆手:“子瑞,你要记得今天朕的话。起来罢,朕有些乏了……你先退下。”
正月十五很快就到了,家家户户忙着包元宵,街上熙熙攘攘全是看花灯的人,文熙孤零零地一个人在家中吃饭,文璟只来坐了一会儿,因为他刚得了儿子,七王妃身体又不大好,所以文熙便让他赶紧回去了。
到了晚上,听到外面热闹的炮声和喧闹,文熙也让王顺跟着他去街上转转。大街上热闹得很,人声鼎沸。都是老老小小在一起,,挑着花灯,猜着字谜,爆竹声震耳欲聋,一片喜气。文熙暗暗地叹了口气,唯独自己孤身一人,若有人来陪该有多好……
他又一楞,自己一直习惯了独处,为何今天突然难耐寂寞,脑中猛地闪出那个人的身影,文熙心里一沉,再也看不下去街上的这些欢乐景象。
他和王顺说了句“回去罢“,便转身往回走,王顺随手买个花灯,赶紧跟了上去。
文熙刚走了几步,就见府里的小厮匆匆地迎了上来,着急地说:“五爷,可算找到您了,宫里来人了,让您即刻进宫!“
文熙皱了皱眉,加快了脚步往府里赶。
一进门,就看见李公公在那里等着,文熙忙问:“李公公,出了什么事?”
“五王爷,皇上中风了,请您即刻进宫。”
“什么?”文熙吃了一惊,随即问道:“您是来叫所有皇子?用不用我派人去叫七弟?”
“不用了,老奴已经都派人去请了,请您更衣,马上进宫。”
文熙大步地朝屋里走去,不禁担心起喜帝的病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