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楔子 ...

  •   楔子
      齐王朝昌辉34年,是齐历史上极为混乱的一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颠覆了某些家族,也成就了某一些人,在冥冥中指引着这个王朝走上它既定的历史道路。
      年初,西北狄戎部落来犯,边境告急,帝王令威武将军李德广为主帅,户部侍郎于诚为监军,率领大军20万赴边关迎敌。李将军曾戍守边关多年,对敌经验丰富,不出一月,西北传来喜讯,齐军大败戎狄。帝甚悦,颁下圣旨,大肆奖赏边关将领,并令威武将军班师回朝,接受封赏。2月底,威武将军率亲兵回朝,帝王令韩王亲自出城迎接,封李德广为常胜侯,可世袭,并将监军于诚提为户部尚书。然,3月中旬,御史徐长发奏请帝王,弹劾户部侍郎于诚通敌卖国,有谋逆之心。帝王震怒,令大理寺彻查此事,朝廷众臣皆以为此事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毕竟于诚是韩王亲舅,背后有着偌大一个于氏家族,并无人相信他当真通敌卖国。然而,大理寺官员在检查于府之时,却搜出大量与戎狄王的书信,内容皆是西北一战中齐军的战略动向,字里行间对皇室大为不敬,颇有谋逆之心,经确认,书信皆由于诚亲笔所书。此事一出,朝野大肆喧哗,以丞相周杉为首,力主严惩于氏一脉。帝王无奈,只得将于氏一脉抄家灭族,皇贵妃被打入冷宫,韩王元泰被削去爵位。这就是大齐史上有名的“昌辉末年谋逆案”。六月,于氏自绝于冷宫,五皇子元泰失踪。在这一连串打击下,帝王终于承受不住,缠绵病榻,派出大量人力寻找失踪的五皇子。九月,帝王病危,下旨传位于贤妃李氏之子锦王元盛,封皇后周氏嫡长子,年仅九岁的皇七子元谨为安王,赐封地历州,并令其立即前往封地,未奉诏不得入京,同时恢复元泰韩王之位,着新帝登基之后务必全力寻找韩王下落。十月初,年幼的安王在常胜侯的护送下,抵达封地。十月末,帝薨,谥号世宗,新帝即位,年号平阳。皇后周氏一脉受此打击,一蹶不振。
      后世评价,世宗此举,不仅是打压旧朝权臣,更是对周氏的报复,帝王心中明了,于氏谋逆一案始终与周氏脱不了关系,更有可能是周氏的陷害。然而当时周氏动作迅速,证据确凿,在朝臣的逼压之下,帝王无无可奈何,只得将于氏满门抄斩,最后竟害得他最心爱的女人身死,最宠爱的儿子失踪,他妄图将周氏的希望葬送在西南边陲,这是一位帝王最后的疯狂。
      齐世宗苏弘道,史书评价:有勇有谋。他一生中御驾亲征数次,无一不胜。他还是太子时,迎娶了江南大世家宋家嫡长女为太子妃,育有一女,太子妃难产而逝。世宗即位初期,并未封后,只是册封原侧妃李氏为贤妃,并迎娶户部尚书之女为淑妃。淑妃貌美,且多才多艺,世宗宠爱淑妃,在其产下五皇子元泰之后,封其为贵妃。后为平衡朝廷势力,迎娶丞相幼女周氏为皇后,周皇后进宫后,为世宗产下二子一女,分别是嫡长子元谨,嫡次子元凯,公主洛璃。五皇子十五岁时,随军出征,大胜而归,世宗大悦,封五皇子为韩王,晋贵妃为皇贵妃。此时皇后嫡子年幼,未立太子,周氏恐帝王传位与韩王,对其甚为忌惮。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