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三)角落的故事

    也来说说谢晨风这个人。
    我们不了解认识染病之前的谢谢,但是通过他和林泽的一系列互动,可以隐约地感知,他是个有趣的人。虽然不能不说他是带着接近林泽的目的,但一个人的内心本质,却是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便可一窥一二的。林泽开始喜欢他,觉得和他“来电”,也是因为他“挺有意思”。
      【“怎么称呼?”林泽笑道。  
    “你有酒窝。”体育老师手指去戳林泽的脸,林泽无语了。
      他说:“叫我谢老师,你呢?”
      林泽说:“谢什么,老师好。我姓林。”
      “谢谢。”那体育老师说。
      林泽:“不客气。”
      体育老师说:“我是说,我的名字叫谢谢。”
      林泽:“……”
      “哦,谢谢。”林泽说。
      谢谢说:“唔,不客气。”】
    看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读者一直那么喜欢他。谢谢的骨子里也是个很有情趣的人啊,否则也不会和林泽“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了。这样一个诙谐幽默的人,一个性格很讨人喜欢的人,因为一次致命的419而坠入深渊,付出生命,简直太可惜。
    他曾绝望过,怀着一腔愤懑,试图报社。但就在此刻,他遇上了爱情。
    【我小时候相信,要当一个好人,上天一定不会亏待你,后来因为一些事,我不信了,后来因为你,我又信了,但已经太晚了。】
    林泽的爱情拯救了他。其实从根本上来说,是他自己的爱情拯救了他。

    其实我个人认为,林泽和谢谢之间的情感大抵是出于火花,然而这火花有很大程度上是谢谢为了接近他而刻意创造出来的。如此说来,他俩爱的根基其实有些薄弱,因为二人没有十分深入的了解,也没有长时间的日常相处与身心的全面交流。所以当我看到林泽被谢谢欺骗,后来将他送上火车之时,还以为二人之间已经一切都结束了。然而后来林泽决定听从心中残留的爱,去广州与谢谢复合时,我的第一印象是林泽在“以德报怨”——用爱去促使这个内心曾经阴暗、对生命和世界曾经毫无希望的人,充实满足地度过他余下的生命,让他即使生命终结,也要以一种纯净美好的形式去终结。而又是什么促使他决定去“以德报怨”呢,因为,他能感受到谢谢是真爱他的。
    林泽爱的感化无疑是成功的。最后,谢谢在给林泽的戒指上锉掉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刻,他人性中的美好展露无疑。希望你带着我的爱,快乐地生活下去,爱上别人,得到幸福。
    顽疾可以打败生命,但是打不败一切美好。谢谢最终走的时候,是不舍的,也是轻松的;虽有牵挂,但心境已然平静祥和。他犯过错误,但已经得到心灵的救赎。他最后的这段路要比很多和他命运相同的人幸运很多。
    (以上对二人爱情的推断只是个人想法,其实我自己在对爱情的理解上是十分浅薄的,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所以代入不进去,很多都是想当然。所以持有不同意见的亲们别见怪~~ =3=)
    关于艾滋病人报社的传闻,我不是第一次听说了。很小的时候,有段时间传闻我家小区附近有病人拿着针筒上街戳人,吓得这一带的居民夏天不敢穿短袖,闹得人心惶惶。我也曾想过,作为病人,当他们被检查结果宣判死刑的那一刻,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啊——有些人根本就是无辜的;而有些人,他们自作自受,自食其果,但是——罪不至死。于是,带着愤懑绝望的情绪,他们一步错,步步错。而这错误的起源是什么?还是那句话,放纵自己才是最致命的内因。
    犯了其他错误,还有悔过自新的机会,而犯了这种错误,就要用生命来偿还了。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也是母鸡在文中借李同光之口强调“自爱,自律”的原因。

    读到谢谢去世的那一段,我忽然想起一事,连忙到网上搜索当年写下《最后的宣战》的黎家明,从网友口中得知他还活着,便长长地松了口气。2000年年底,在一家知名公司工作的黎家明接受了色情服务后不久便被检测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在绝望的深渊之下,他选择毅然拿起笔,写下了自己染病以后的心路历程,试图通过揭开自己血淋淋的伤疤,来唤醒更多游戏人间放纵自己的人。他说,“我想让看见我的文字的人:能够真正了解艾滋病,尽可能少的人重蹈覆辙;能够了解我们真实的生活状态,给像我一样的弱势人群更多的理解和鼓励。”“死亡只要有意义,或许可以少一些遗憾和伤痛。既然我已经不能像我原先设想的那样,如一个健康的人为社会创造些什么,那么就让我的文字使更多的人避免这场灾难吧。”

    现在距黎家明染艾,一晃已经十多年,有人顽强的活着,有人却不在了。而我们,除了感叹惋惜,或是为他们捐些零用钱之外,能做的,也只有给他们一些微不足道的宽容、理解和关心,以抚慰这些伤痕累累的灵魂。正如一个网友写道的:
    我想犯了什么错
    才能以生命为代价
    或者性的错误是每个人的天性
    不应有如此的深重的报应
    我对他们表示深深的同情并且绝没有任何偏见
    我想也不应有人对此病带有偏见
    生命是可爱的东西
    当它不在你的手上的时候没有能体量到其中的痛苦
    我们无法忍受的事情
    但他们却不得不面对...
    很多时候我像一个迷茫的孩子以为生命是种没有尽头的痛苦
    但其实我知道总有一天这种迷茫会成为过去
    但是他们不同
    当自己被宣判死刑的时候
    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没有尽头的痛苦
    如果重新给他们一个机会
    那么我相信没有人会选择那千分之几的机率
    当家明说今生只有那一次的时候
    那种无奈和无鼙是任何事情都无法替代的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珍惜我们的生命
    并且用有效的防止措施
    同时关心你身边的艾滋病朋友们
    …………
    再插句题外话:刚才忽然想起去年的一个新闻,有一个倒霉的德国人同时得了艾滋病和白血病,需要脊髓移植,很巧合的是脊髓捐献者是CCR532型基因的人,也就是对艾滋病免疫基因——然后他的白血病和艾滋病都治愈了。
    虽然将这种疗法发展成艾滋病的常规疗法有很大的危险性和难度,但是人类医学在抗击HIV的战役中至少取得了一个突破:证明了只要拿掉CCR5上的32碱基,HIV就无法攻破人类的免疫系统。照着这个方向努力探索下去,终有一天,我们会战胜这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光明在眼前,人类依然任重而道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