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四合院 ...
青春是一支短暂却跌宕起伏的赞歌。那些青葱的岁月,或许每个人都曾做过无数傻事。疯狂过、后悔过、烦恼过、彷徨过,也曾嘻嘻哈哈地努力向前冲过。那些年,我们遇见过最纯真的友谊与尚未成熟的爱情。如果上帝能够给我一颗完整的心脏,我愿意就尽情地在青春的岁月里奔跑。
徐毓和张初南,是两个打娘胎起就特别有缘的女孩。
两家人生活在同一个四合院里,平时大家也和和睦睦的过日子。
打从改革开放起,人们慢慢地搬出了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然而也总有那么些念旧的人,他们喜欢四合院的宁静。
张家住在南院,张家长辈世代都是教书的。张爷爷是B大的数学教授,现在退休了也在四合院里开个周末小班,打发打发闲时。儿子子承父业,现在也是Q大的特级教师,娶了个媳妇,同校教语文的。或许是因为夫妻俩都是知识分子,平时工作也都忙,所以生孩子也比别人晚了2、3年,直到今年才怀上。
而徐家住在西院。徐家长辈都还健在,只是徐爷爷和徐奶奶常年外出旅游,要遇上他们,得早早地预约才成。也是随了两老的个性,儿子处事也随性,长大后挡了一名画家,在北京城也是小有名气。妻子是钢琴家,弹得一手好琴,时不时要去外地开音乐会。本来徐妈妈是打算生下儿子后不再生第二胎,安心做她的事业。哎,哪知天有不测风云,这总有漏网之鱼,这还是怀上了!这可乐坏了徐家的小孙子徐城西。这院子里,一个女孩也没有,平时在幼儿园看见别的男孩放学时家人带着小妹妹一起接他放学特别羡慕。于是每天回家吵着闹着要一个妹妹。自从听爸爸说妈妈肚子里怀了小孩儿,别提那兴奋劲儿!从此一天到晚妹妹长妹妹短的。
除了张、徐两家,院里还住着另外两户人家。
北院的刘家。刘常青年轻的时候经商,这商人难免要天南地北地跑,常年在外头跑,也就耽搁了人生大事。家里的两老急的不行,院里同辈的都比他大了几年,早已结婚生子,孩子都上高中了。自家的儿子却一点动静也没,还笑着说不急。刘常青30岁的时候一回下江南,遇上年轻貌美的许至云。江南女子温婉,说话软声细语的,这哪是北京汉子见过的。于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刘常青栽了!当然他也不负众望,在纠缠了2年的时光,终能抱得美人归。婚后两年,许至云就生下刘墨北,刘家两老看儿子事业有成、家庭和睦,不久就相继撒手人寰。
东院住的是陈家。陈家有儿子,大儿子是C市市长,大媳妇是北京市的妇联主席。夫妇俩平时聚少离多,但感情颇深。育有一字,唤陈琦东,今年刚满一岁。而陈家的二儿子,早年和陈老爷子意见不合,一气之下离家出走,后远渡英国求学,娶了个洋人当老婆。这下可气坏思想保守的陈老爷子。当即便说他若不离婚,这父子情分可就算是永远没了。这小二少爷也是个牛脾气的人,打死都不屈从。父子关系虽僵,但兄弟俩感情却是极好的,当初弟弟闹叛逆,这哥哥暗地里可是没少给过援助。现在也是常常往来,当然这都是瞒着陈老爷子的。
这就是四合院,北京城里的一角。虽然是四家人,但却好的和一个大家子似的。或许心细的人已经发现,这些家的孩子取名都跟自家院子的方向有关。其实都是源于墨北的名字,自从刘墨北的出生,大家对这种取名的方式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不约而同地给孩子取了这样的名字。
(P。S。:刘常青和其他院的爷爷辈同辈,但岁数比他们小了5、6岁。也就是说刘墨北比其他院里的未成年孩子都大了一辈,是他们的叔叔。)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四合院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