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七章 新来的徐妹妹(上) ...
-
自从陈垚“英雄”救英雄之后,小男孩对陈垚的态度越来越好,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一开始,还是陈垚经常往隔壁院子跑,后来小男孩也经常自己跑过来找陈垚玩,陈垚偶尔表现出的聪明才智,让小男孩非常“敬佩”,发展到最后,小男孩俨然成了陈垚的小跟班。
陈垚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还是挺有小孩缘的,轻轻松松就收服了一个小跟班。别看着小男孩年纪还小,但是用处却很多。比如说,自己懒得动弹的时候,使唤小男孩去拿个东西,小男孩就屁颠屁颠去拿了……
(某人:你不是有使唤丫头吗?干嘛使唤童工?
陈垚:那个……我都30的人了,就因为偷懒就使唤大人做这做那,不太好意思,怕传出去人家笑话我……使唤小孩子么,就当逗他玩玩咯~
某人:逗你妹啊逗,偷懒就直说!
陈垚:……我知道这一章我会多出来个妹妹,但新剧本公布之前,即使身为编剧,剧透也不太好吧……
某人:呃……我……)
除了可以使唤之外呢,还有两个更为重要的功能。第一,就是有了学习语言的最佳伙伴(陈垚:只能是伙伴,绝对绝对不是老师),有啥不懂的就问,想来小孩子也不会发觉什么;要练习说话就跟他对话,反正这家伙有点反应迟钝,耐心还挺好,反反复复说那几句也不见他有啥不满。于是,短短半年时间,陈垚迅速地把这里的语言学了个七七八八,再不用作哑巴状,也不用再闹笑话了。(某人:这娃终于知道自己闹笑话了,终于知道人家对“她”的称呼了。)
学会了语言之后,陈垚也通过他人的闲聊,知晓了许多侯府内的小道消息,知道了身边人的有关情况。(自此以后,苏查就改称李姑,古末改称小可,胡菜改称虎仔。)
对了,还有新增加的身边人,隔壁院子的小子,大名叫郑剑君,据他说自己名字的来由,是他爸希望他像个剑客一样武功了得——能武,又像个君子一样知书达礼,明辨是非——能文,总之,就是希望他能文能武,做全才就是啦。
陈垚想想,听起来这名字起的还有那么点水平的,看来他爹还是给他花点心思的,但看这小子的样子,恐怕他爹的愿望要落空了,因为这小子明显偏科,武——100分,文——50分!(已经算给面子的了)。
(某人:你是不是要求太高了?!人家才6岁的小孩也~~你指望他能有你这点水平吗?那你不是白活了24年?!
陈垚:知不知道有句话叫3岁看到老,看他现在的样子,我就知道他脑子的容量有多少。
某人:人不可貌相,人是会变的,人反正,你一棍子打死人的做法,我不赞成。我跟你赌一把,我赌他长大了脑容量比你好!
陈垚:哼,赌就赌,我怕你啊!
某人:你说的啊,到时候愿赌服输!我是编剧,我怕who啊,他脑容量多少,还不是我说了算~~~
陈垚:汗~~~我把这给忘了[转身挥手]不赌了,不赌了,你作弊的)
至于这小子他爹,就是上次见到的年轻男子,是侯府的侍卫长,叫郑毅,据说武功很好的,但是从没见过他耍过。(某人:小样,你以为人家跟你一样,啥都拿来耍的吗?陈垚:别吵,没看到我在说话吗?一边去!)
据郑剑君说,他的那点花拳绣腿就是跟他爹学的,以郑剑君的这点水平来看,陈垚估计他爹的武功,也就这样。
郑剑君还说,他娘是生她时难产死的,所以就他和他爹两个人相依为命。他爹后来就带着他四处奔波,幸好他爹武艺高强,所以在没被路人甲乙丙丁给“嗝”了,一路有惊无险的到了京城,然后又因为他爹武艺高强,所以进了侯府。按此说来,他爹爹的武功应该是很好可惜,没有机会验证一下
除此之外,郑剑君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健身教练+陪练!别看郑剑君还是一个小娃,但毅力惊人,不管寒暑,每天都垚练习他那改版的广播体操几个时辰。刚开始看他练,陈垚是嗤之以鼻的,但是后来没多久,陈垚发现自己身上的肉明显有了突发性的增长,让陈垚大惊失色,想起原来气球式的身材,立马改变战略,天天跟郑剑君“锻炼”:
*******************************************
郑剑君在练扎马步,陈垚就上去用力推,美其名曰看看马步稳不稳。
郑剑君在练习舞剑,陈垚就拿树枝朝他乱挥,美其名曰练习实战。
郑剑君在练举大石,陈垚就趁机挠他痒痒,美其名曰培养定力。
郑剑君忍无可忍,爆发出来时,陈垚立马撒丫子跑回屋里找后援。
如此反复,是为陈垚的“锻炼”计划。
*******************************************
以上内容纯属虚构。
*******************************************
事实上,陈垚有坚持每天运动,经过陈垚的软磨硬泡,郑剑君他爹同意了教陈垚点基本武功,但教得不多,每十天才教一次,每次都只学十个以内的动作,每次在用一刻钟的时间,每次一到时间,郑剑君他爹都说有事,急急忙忙走了,留下比他学得还慢的郑剑君在一旁陪练。
但是,也许是郑剑君的身体底子好,同样的招式,郑剑君耍出来就有模有样的,陈垚耍出来就是“弱柳扶风”,整得陈垚非常郁闷。明明自己学得快,但怎么看都是自己是差生。
后来两人慢慢达成共识,陈垚先学会招式而后教会郑剑君,然后郑剑君在熟练掌握了招式后,把自己领悟的动作要领再反教陈垚,达到双赢的效果。
------------------------------------------------------
快乐充实的时光总如白驹过隙,匆匆小半年的光景一晃而过,夏日的炎热早已过去,严冬的冷风已呼啸多时。已是腊月时分,天寒地冻,雪景处处。但年关将近,田间农活早歇,侯府内原本忙于活计的家丁、仆婢也有了难得的休息时间,外派各地的人也都回来了,该歇年的歇年,该回家的回家,各处洋溢着过年的喜悦和躁动。
陈垚自当年秋天起,就开始在府中各处溜达,把府中好玩的、好看的各处都搜了个遍,要不是侯爷夫人不让她出门,相信她早就把京城也逛了个遍。
是日清晨,陈垚跟着郑剑君练完身体,趁身体还暖和,又带着李姑到园子里散散步。
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是陈垚和李姑一起去,她不是还有个小跟班郑剑君吗?
原因是这样的,因为郑剑君的爹爹只是侯府的侍卫,郑剑君是侍卫的儿子,侍卫=下人,身为下人尚且不能到处走,何况是下人的小孩。因此郑剑君他爹爹再三关照他不能随便走出自己的院子。
而郑剑君小朋友,是极其听他爹的好孩子!唯一一次他不听他爹的话,就是他第一次见陈垚时,推了陈垚一把,后来自己知道错了,偷偷跟着他爹去了陈垚的院子,除此之外,他还没未经允许去过其他院子过。后来即使陈垚让他去自己院子,也是问过他爹,取得他爹的同意后才过去的。
所以,郑剑君是绝对不肯去游园的。
本来郑剑君不去的话,陈垚打算一个人去的,但是李姑不放心“三少爷”一个人去,所以就跟着她去了。
走到主园没几步,就看到管家急急忙忙地出来了,后面还跟着两个家仆,往大门口方向一路小跑。边跑还边叫走过的家仆放下手里的活,一起去大门口。
陈垚估摸着估计发生什么大事了,抬头问了问李姑怎么回事。
李姑猜测说也许是老爷回来了,之前听管家说,也就近几天的事。
陈垚又问:是不是所有下人都要去门口?
李姑摇摇头:夫人和各小少爷院里的人不用去,干下作杂活的下人也不用去。
陈垚听了啧啧两声,当老爷就是排场大,还要家仆列队接受检阅。陈垚想了想又问:那我要不要去?
李姑笑了笑:三少爷要是去的话,老爷一定很高兴。
陈垚想到,她来了这里之后,竟然在半年时间内仅见到一次爹爹,就是在她刚来的那次,之后近半年的时间内,竟然一次都没有见到!他爹爹真是忙得很那~~连儿女都是半年见一回!
陈垚不断回想着徐麟的长相,但发现自己早就忘光光了。只是记得,这个身体的父亲,好像很温柔地抱着自己过。
要不要去接接他呢?去的话,也许他爹会感动、开心的,感动、开心的话,那就会多疼自己一点,多疼自己一点呢,那以后自己在侯府的日子,可以好过一点。
要问陈垚为什么有此想法?原因是陈垚感觉这个侯三少爷身体的娘,也就是侯府夫人(某人:这是陈垚的误解,她还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感觉不疼爱自己。
在自己生病那段时间,他娘亲经常来,但是每次呆不了多久就走了。
后来自己病好了,就常常不见人影,一个月能见一次就很不错了。
自己问了李姑,为什么他娘亲不常来,李姑只是摸摸他的头,啥也不说。
陈垚也问了李姑,为什么他爹也不来看自己,李姑就说,是他爹忙,一直在外地不在家,所以不能来看自己。
由此两厢对比,陈垚就知道了,他娘亲估计不喜欢自己。
所以,既然娘亲不疼了,那么只能指望父亲疼了,如果父亲不疼的话,陈垚感觉以后的生活会想到这里,陈垚毅然地决定了。
此时,他又看到,他娘亲正带着两个丫头,也快步向大门走去。
陈垚抬腿想追,走了两步,看看自己现在的短腿,叹了口气。转头,伸出双手,甜甜地说:“李姑~~抱抱~~”
李姑把她抱了起来,她就指了指大门的方向,李姑笑着摸了摸她的头,往大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