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关于司徒关于第二段爱情
在非天的所有人物中,我最爱的是李应,但是觉得人物群像刻画的最好的是二零一三。抛开主角不谈的话,里面几乎所有的重要配角都非常出彩,人物鲜明令人难忘,并且在整个故事的进展推动中功不可没,比华丽退场的闻且歌,哲学家谢枫桦,颇有争议的赖杰,以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老小。里面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那个只带了一本诗集一个枕头独自上路的诗人,还有在逃亡的途中刘砚说的那句话“是啊,下次再碰见会讲故事的人,应该请他留下来。”
回到北城天街,虽然第一段爱情故事比第二段更吸引我,但是我却更喜欢司徒这个人物。
司徒这个人其实写得挺有意思,一开始出场像个唇红齿白的学生仔,后来发现这个人其实挺单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有些地方甚至有些天真。
我不否认对这个人物的好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他对摄影的爱好和才华。司徒的一幅幅照片即使是用文字来叙述也足以让人觉得惊艳。我觉得在摄影当中,人物是最难拍的,这不是用器材,技巧就能完全胜任的事情。你必须要有相当的耐心与爱心,如果不是用一双带着爱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没有细腻的情感,根本没有办法去捕捉人物最生动的画面。司徒在我眼里就是这样一个人。
喜欢摄影的人,并且能拍出那么精彩的照片,除了本身的天赋之外,骨子里一定还有一种极致的浪漫,渴望爱和自由,比如他随身携带的相册,还有他流浪的足迹。小时候我的梦想是环游世界,长大后我的梦想仍然是能去更多的地方,用相机去记录甚至是发现那些鲜为人知的美。所以我在看司徒这个人物的时候有一种非常高的共鸣度和认同感。
司徒的行李不多,一般行李不多的人都不会在一个地方呆太久,因为他们随时准备着继续出发。但是久经流浪的人,最矛盾的事就是在渴望自由的同时也渴望能有让自己停住脚步的人。就像漂泊的游子,最渴望的就是能有自己的家。
这一切其实和他的宗教信仰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也许他的成长背景影响了他对世界的看法,但是以上所说的一切都是性格使然。
我觉得他的成长背景对他影响最大的应该是他对爱情的态度。我周围生活着很多的□□,即使交谈不多,我也知道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独特的精神领域。无疑司徒其实是一个勇敢的人,即使他用流浪来逃避他的婚姻,但是他却甘愿背叛他的信仰。面对爱他想爱而不敢爱,充满了矛盾和犹豫。司徒爱林泽毫无疑问,但是他认为林泽不爱他,至少没有像他爱林泽那样爱他。而林泽心中则充满了犹豫和防备,我感觉他一直在试图说服自己是爱司徒的。到底爱不爱呢,爱情是复杂而又多样的,林泽和司徒和林泽和谢晨风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是突如其来的心动,一种是长期相处而产生的习惯和依赖。连林泽自己都弄不明白的事,最后只能在两人之间的各种纠结犹豫逃避中上演你追我赶,我停你追的一场拉锯战。直到最后司徒的离开,对于他才是真正的当头棒喝。
张爱玲曾经说小说的八字真言是痴男怨女悲欢离合,其实这个也适用于第一个故事。第一段故事张力够,冲突集中,让人欲罢不能。而这一段在爱不爱的问题上纠结的时间太久,自然不能产生和第一段相同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