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11章 ...


  •   年三十那天清晨,我还在梨花木的雕花床上沉沉的睡着,朦朦胧胧的似是听见园子里下人们嗡嗡的说话声。原本不想理它,继续好眠,却突然听清了‘下雪’二字。猛地坐起身,睁开眼,兀自吐出一句:“下雪了,终于下雪了!”便急慌慌的唤了锦书,起身想去观雪。

      一面匆匆的夺过司棋手里的花盆底鞋往脚上套,一面心中想着在我们那里,虽然南京年年都是会下几场雪的,可总是稀稀拉拉的一点,地上能积下雪来的次数原就可数,超过半尺便更是金贵了。从未见过北方的雪,听人说感觉是极不同的,所以自从来到这里,心心念念的便是早些有机会赏一赏北国的雪,可是天公却总是和我作对般的,迟迟不愿意派一位雪仙子踏入凡尘。

      开了门窗,步入庭中,眼前赫然是一片银装素裹的天地。皑皑的白雪覆在屋顶上,倚在石阶上,铺得满地都是。就连傲然而立的梅枝也被压得沉甸甸的,好不热闹。看样子雪是昨夜开始下的,这会儿子虽然已经不再‘漫天飞花’了,可天空中仍然稀稀疏疏的飘着星星点点的雪花。
      忽然想起了苏轼的那首《减字木兰花》:
      云容皓白。破晓玉英纷似织。
      风力无端。欲学杨花更耐寒。
      相如未老。梁苑犹能陪俊少。
      莫惹闲愁。且折江梅上小楼。

      那今儿就让我“莫惹闲愁”,且与家人把酒言欢,迎接新年的到来吧!

      满人过年的习俗和现代的我们并无太大的区别,只是要传统的多也热闹的多。许多随着时光的流逝被忽略的礼节和讲究,在此时此地是绝不可有所省略的。对我来说,最最麻烦的就是大大小小的请安了。玛法奶奶,额娘姨娘,还有大哥二哥,我都要一一前去行礼,看来作为晚辈,又是最小晚辈这可着实害苦了我。辰时就开始磕头见礼,到了申时才从二哥的峥园里走出来,早已是头昏脑涨不辨方向了。好在,这番折腾还是有收获的,回头望了眼瑶琴和知画手中托盘上的鼓鼓的红包,我在心里偷偷乐了一下。

      酉时的时候,玛法领着大哥进宫去赴年宴了。其实按照规矩,朝中一品和二品的大元是应该带长子,长女和嫡夫人进宫去的,可是奶奶卧病在床,大伯和阿玛又不在京城。于是按序排下来,便是大哥随行了。

      原先我还觉着家里还是算的上人丁兴旺的,可玛法和大哥一走,吃年夜饭的时候顿觉的无比冷清了。额娘,姨娘,二哥还有我四人围桌而坐,虽然额娘极力维持着愉悦的神情,姨娘也是微笑着不停的给我和二哥夹菜,可还是掩饰不住由于阿玛的缺席,她俩内心的寂寞和失落。
      二哥和我自是都感觉到了,可都觉得无从劝起,便也只得尽力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免得气氛太过冷清了。

      就这样不温不火的吃了大约半个时辰。实在看不下去了,我突然计上心来。

      “额娘,姨娘,这么吃着年饭实在甚是无趣了!不如,我们来对几个对子可好?”我开口问道。
      “好啊,如儿这个提议不错,额娘,不如就依了她吧。”二哥一听,顿时明白了我的意思,于是便积极的帮我敲起边鼓来。
      “也好,那便依了你。妹妹你说呢?”额娘先应了我,又转去询问姨娘。
      “如此自是甚好的。”姨娘笑盈盈的回道。

      “那如儿就不客气了,先出个上阙。”我决定开个头,便徐徐吟了出来:“云扶石扶云。”

      “人望月望人。”二哥果然厉害,不假思索的便对了上来。

      “烟沿艳檐烟燕眼。”二哥说完就直接出了上联。好难!我在心中叹道。
      “雾捂乌屋雾物无。”额娘略是沉思了一下,便出了下阙。“姐姐对得真好。”姨娘不禁赞道,其实,这也是我心中所想。

      “妹妹哪儿的话,你的文才也是不输我的,就不要谦恭了,不如你来出个上阙吧!”
      “哪里,我原是不行的,不过今日既是过年,我便现个丑全当是给大家助助兴吧。”姨娘说罢,把这桌上的茶杯想了片刻,缓缓念出了上阙“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良久,正当大家都在冥想着下对时,我忽然瞥见墙角的那架古筝,略微韵酿了一下道:“二曲天音,乐乐乐师之心 。”
      “好对子!”二哥一听轻拍着掌,赞道。
      “是啊。”额娘和姨娘也许道。

      “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我来,‘春读书 秋读书 春秋读书读春秋。’”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
      “好对……..”

      就这样,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我出上阙,你对下阙。气氛越来越温馨,真的很有过年的气息了呢!我想着想着,望着正陶醉于此的亲人们会心地的笑了

      由于小酌了两杯,待到玛法和大哥回来时,我微微觉得有些头晕。本欲回房歇了,可玛法却说一家人要待在一起守岁,这是规矩。于是,我便倚在椅子里,听着玛法和额娘他们絮絮叨叨的说着家中的一些事情,迷迷糊糊的,虽睁着眼,实际上脑子早已经不听使唤的飞到周公那儿去了。

      “嘭,嘭!”猛地听到震耳的响声,我一下子清醒了。却见玛法他们都站了起来,纷纷向门外走去。我好奇地跟了去。却惊喜地发现竟是礼花。

      “呵呵,今年宫中的烟火是费了心思么!”玛法抬首望天,一边捻着胡须一边笑着感慨道。
      “是呵,今年的果然特别耀眼!”大哥附和道。

      是宫中的烟火!每年过年,守岁结束的那一刻,宫中便会燃起烟火。由于每颗礼花都飞得很高,而且数量多,时间又长,所以京城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是看得到的。

      我也高高的仰首观望,只见天空中的星火越发亮了,五彩缤纷的,越聚越多。明晃晃的很是绚烂。几乎将夜幕中的北京城带进了白昼。接着,伴着轰隆隆的礼花声,各户的鞭炮声也接踵而至,争先恐后的响了起来。

      低下头,侧过脸望着在烟火的光芒下被映的时隐时现的家人们的面庞,轻声地对自己说道:“如斯,终于要到来了么,入宫选秀。”

      而此刻已经步入了康熙四十年。

      二月底的时候宫里传出消息,今年选秀的日子已经被户部选送至皇上那里且得到了批准。

      四月初七。
      卯时。
      我早早起身,穿上素色的旗装。这是户部的规定,凡待选秀女皆不得着时装,必须穿简洁的旗装入宫。

      与母亲一起用过早餐,她没有再做什么交待,只是深深的望着我,我不愿与她对视,心中有些酸涩又有些紧张得出了索府。由于玛法还要上朝,这次便由大哥和二哥带我前去。
      马车晃晃悠悠的到了神武门,坐在车里等着,因为这会儿的门还未开。
      此时,大哥和二哥皆是不语,我也讪讪的不知道说些什么,便低了头,绞着帕子。

      终于到了午时,户部的一个侍郎带了许多太监打开了巍巍的神武门,准备接我们进宫,交由内监进行初选。

      是二哥扶我下的马车,握着我的那只手有些湿湿的,似是出了好多汗。
      本不打算回头望他们,可刚迈出两步只听见大哥的声音:“如儿,好好选,我们在这等你!”于是忍不住回了头,望着定定立在那里的两人,视线久久的,长长的,不愿移去。
      “恩,好!”前面的公公催我去排队,不得在多待,匆匆应了大哥一句算作回答,这一次就真的头也不回的直行向前了。

      “满洲,正黄旗,赫舍里氏。督统克什那之女。年十四。”按照规矩不能抬头,我只望一双黑色的靴子出现在眼前。接着见一边听的小公公报了我的名牌。
      “抬起头来!”一个尖尖的声音响了起来。我不敢怠慢,缓缓抬了头,看见一个穿着华丽一些的公公,估计是位主管太监。
      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又让我原地转了一圈,问道:“索哲里索大人是你玛法么?”
      “是的。”我答道。在太监面前我们这些秀女是不用自称奴婢的,一来是因为家世都算得显贵,二来是因为以后若是中了选就大都成了真的主子了。
      “恩。”那位公公应了一声,接着便对身旁立着的录员道:“中了。”
      话音一落,只见那人提笔便在手中的簿子上记了些什么,于是我想,自己一定是被留了牌子。

      “她,中了……”
      “这个,弃了罢……”
      接下来的时间里,院子里总是时不时的想起那个公公的声音。寥寥几字便主导了眼前这些女子的命运的车轮,这是何等的无奈呵!我在心中感叹。

      一直到了申时,初选结束,我们这批秀女才被带出了神武门,望见哥哥们急急得在队伍中寻找着我,便快步走了过去。
      “还好么?”二哥一上来就牵着我问道。
      “好,很好,这是去选秀又不是上战场嘛!”我故作轻松的一笑道。
      转脸却看见大哥直直的看着我,漆黑的眸子好像在对我说“这,就是战场。”
      我一愣,却又觉得,的确这是更可怕的战场。

      上了车,我见大哥和二哥都不问我结果,便自己先开了口:“公公说我中了。”
      “恩。”大哥应了一声却不多言,我正在纳闷,只听见二哥道:“以你的容貌,第一轮是必中的。”
      “为何?”我根本算不上是沉鱼落雁倾国倾城啊,他们为何如此肯定。
      “皇宫里是容不得太过美貌艳丽的女子的,这样可能会迷惑君心,乱了纲纪。如儿你算不上这种类型,却是剩下的可选之人中算得容貌清秀,气质婉约的,所以初选你必中。”大哥进一步的解释道。

      原来如此,我心下豁然明了,重德不重貌,那些当真算得上沉鱼落雁倾国倾城,怕是反而要用因为这容貌而失了先机罢!

      初选结束的第二日,户部来了两道通知,一是,不出所料,我过了初选。二是,要我次日再次进宫参加复选,若是又中了就接着参加可以面圣的终选。

      四月初十,未时。
      顺利通过复选的我站在交泰殿前的广场上,等待着被后世称作“千古一帝”的康熙爷亲临。
      太后,和几宫地位较高的娘娘早已经坐在那里了。随着三声鞭响,没有抬头的我心里清楚,这场选秀的压轴戏已经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浩浩荡荡的仪仗过后,康熙也坐到早已为他备好得位置上。
      “皇上,让他们开始可好?”听声音,应该是太后,我在心中估计。这位太后不是康熙爷的生母,而是他的嫡母。由于来自蒙古,所以不得顺治爷的喜爱,好在,没有子嗣的她对康熙爷是极好的,所以很得这位早年丧母的皇帝的尊敬。日子长了,他俩便真的诚如亲生母子一般了。

      “好的,那就听皇额娘的。”康熙恭敬的回答,接着转向身边立着的太监道:“李德全,让他们开始吧!”
      “喳!”那个李公公应了一声,便走向前方五人一排,低头立在那里秀女。
      “上前!”一边的一个小太监会意了李公公的眼神,高声宣道。

      于是,只见第一排站着的五个秀女,整齐而缓慢的向前进了几步。接着,面朝康熙爷,从左向右数起的第一位秀女又自觉地盈盈向前迈了三步,“正黄旗,瓜尔佳氏,左领苏完之女。年十六。”有人报了名牌。“抬头!”李公公果然跟随康熙多年,不用主子多说一个字,便深谙圣意。
      康熙望了望她,对李德全道:“留牌子。”看来长的不错,什么都没问便被留下了。
      “正黄旗,觉尔察氏,参将巴尔达之女。年十五。”由于队伍是按所在旗排的,第一批就是正黄旗,所以我默默数了一下自己正好站在第三排。以这个速度,恐怕不一会儿就要轮到我了,想到此处,心中不觉有些紧张。

      好在,随后的秀女上前时,除了康熙会问问她们的名字外,太后也会询问一下家世啊,是否识字,是否读过书之类的问题。时间便被拉长了些,我也不在似刚刚那么不知所措了。还有就是,这不问还好,一问我才知道,诚如记载,秀女之中识字的是少之又少,念过书的就压根还未听到。看来真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了。”忽然,灵光一闪,一直担心被康熙选中去做他小老婆中的小老婆的我,心生一计。

      “正黄旗,赫舍里氏,督统克什纳之女。年十四。”我左边的那位刚刚被撂了牌子,就听见有人报了我的名牌。于是我定了定神,缓缓前行了几步,照例停了下来。
      “抬头。”
      按照吩咐微微抬起头,正望上一身明黄的坐在那里的康熙皇帝。不敢看他的目光,却生生感到他正打量着我的目光,那眼神很有穿透力,可惜我没有那么深,没什么值得你穿透的,我想。

      “赫舍里氏么?”突然他第一次开口确定一个秀女的姓氏。
      “回皇上,是的。”李德全在一旁答道。
      这是什么意思?我先是一惊,接着就赫然想到了他那位以逝的元后赫舍里,难道是因为她么?所以才对与之同族的秀女会多上点心?俺滴神啊!请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跟我开这种天大的玩笑好不好。我赶紧祈祷着。

      “你可识字啊?”还未待我再做多想,太后的声音缓缓地响了起来。
      “回太后,奴婢识字。”我不敢怠慢,盈盈一福,接着恭恭敬敬的答道。
      “那可读过书呢?”她又问。
      “回太后,读过。”呵呵,我读过,赶快把我筛了吧,“女子无才便是德么。”

      “你读过书?”出人意料的,接着响起的不是我热切期盼的“弃了!”而是康熙爷清晰的询问声。
      “回皇上,是的,奴婢读过。”豁出去了,总不至于因为读过书就杀了我吧!我暗想。

      “叫什么名字?”他又问。
      “如斯。”我答道。

      “如斯……”可怕的是,他竟和八阿哥初次知道我名字时一样的轻轻的重复了一遍。
      更可怕的是,随后我便听到了我最不想听到的两个子,不!是六个字“留下她的牌子。”

      我的脑袋轰的一声就炸开了,顿时觉得有些天旋地转,接着踉踉跄跄的退了下去。只觉得视线中,脑海中皆是一片空白,这算什么?难道就这样我要成为这深宫之中的,年近五旬的康熙皇帝的老婆了么?
      怎么办,这该如何是好?

      愣愣的出了宫门,看见来接我的玛法和哥哥,隐隐听见他们问我“牌子呢?”
      下意识的答道,“留了。”便再不说话,默默钻进了车中。
      不想去注意他们在说什么,因为我知道,他们是满意于这个结果的,而另一方面,现在的赫舍里家族也是需要这个结果的!因为自从元后因难产而辞世,这个家族里就未再出过一个得宠的嫔妃,而此时,我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新的希望。我理解他们,但却说服不了自己去接受这个结果。只是一遍遍的在心中重复着:“怎么会这样,这不是我想要的,不是,绝不是……”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