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工作,封赏 ...
-
又过了几日,先后送走了沈近思和史普。看着史普远去的车队,文清对史贻直笑笑,带着依依不舍的林靖回了马车准备回去。看他无精打采的样子,文清安慰道:“靖儿不用难过,阿真过几年就回来了。你会记得他对吗?你们平日里可以写信,就像你和小姑姑一样。”
林靖靠过来说:“爹爹说的对,靖儿没有难过,只是有些舍不得阿真。”
文清拍拍他的肩膀道:“好了,爹爹知道,靖儿是勇敢坚强的好孩子。今天起的挺早,要不要睡会?”
“不用,就想让爹爹抱着。”
“好,爹爹抱着小宝贝儿。”文清把他抱在腿上轻轻拍着,他不一会就睡着了。自从知道史贻真要跟着史普上任,这几天他都闷闷不乐的,今天又早早起来送行,想来是累坏了。
文清悄悄施了个静音法术,对窗外骑在马上的史贻直说:“儆弦,我用身体不适推了几个聚会,我实在和他们没有话说,你有什么打算?”
史贻直点点头道:“我也不喜欢去,可父亲说咱们要在翰林院任职了,和以后共事的同年聚聚有好处。不过,咱们偶尔去一次就好了,反正也没几日的清闲了。”
文清叹了口气无奈的说:“也只能如此了。”
史贻直看她的样子笑道:“文清你这样可不行,诗词歌赋什么的先不说。靖儿都这么大了,你怎么还听不得别人说些风花雪月的事。要不咱们找个时间去听曲儿?”
文清白了他一眼道:“你乱说什么,我只是不想和他们浪费时间,还不如在家陪靖儿呢!”
“靖儿靖儿!你每天围着靖儿转,就不能做些别的?你今年才二十一岁吧,怎么不是孩子就是书本,真是无趣!”
“和你去听小曲儿就有趣了?”文清懒懒的接过元宁递来的草莓吃了,心想还不如去空间听音乐看小说,这会儿的曲子不就是那几首?哦,他们是为了美人去的。可她是女人啊,又不喜欢女人!不过,倒是可以到青楼去见识一番。
史贻直伸手捞过一串龙眼葡萄吃着说:“你这人真是不解风情!身边又偏偏都是美人,想来外面的庸脂俗粉是入不了你的眼了。这葡萄真甜!”
文清不想搭理他,放下窗纱,换个姿势抱好林靖。
不多时和史贻直分开回到家是才十点多,让七夕、灵珊抱了林靖回去,她自己到书房看小黑让人送来的翰林院的一些资料。
说道小黑,他自去年带着小白出去,一直在各处游历没有回来。如今的年月,不时有灾荒发生,他们碰到会不时救助一下。这些都是功德对他们修行也有好处,文清自然不会反对,只是常嘱咐他们动作不要太大,引起别人的注意也是麻烦。不过,小黑一直很有分寸,她是放心的。
再说回翰林院,按清制,翰林官不仅升迁较他官为易,而且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为之,因而与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有较多接近机会,多蒙优待厚遇。此时科举考试均由翰林官主持,形成座师制度,文脉与人脉相互交织,使翰林影响延伸至各个领域。
翰林在知识界享有崇高声望,对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翰林院制度始于唐代,而以清代为最完备,资料最为丰富,机构最为庞大,品秩最为突兀,规模最为壮观,是集历代大成的产物。
翰林院官署因其清贵之选,史书上称为“玉堂”。康熙颁“道德仁艺”匾额,并像国子监立进士题名碑一样,立掌院学士题名碑。掌院学士两人,满、汉各一人,从二品,是侍读学士以下诸官之长,其他翰林官设置多因命制。而康熙时起掌院学士历由殿阁大学士兼领,地位更加突出。
文清和史贻直开始上班是六月二十二日,翰林院编修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实际上,其重要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类似于现在的实习生。庶吉士则是研究生,由掌院教习,在翰林院内读书学习,只是在翰林院忙的时候,需要帮忙。做庶吉士待遇很好,笔墨纸砚,早晚膳食,乃至灯油蜡烛,都有定例,另外还有俸禄。
文清开始时多是整理抄写文书。相较于状元汪绎的为人疏狂、性格狂放和榜眼季愈的老成稳重,文清虽然平日冷清少言,却勤快认真,且她的字很好,除了史夔大人,其他人也慢慢的愿意不时提点她。比如说,起草诰敕的一般格式,怎样措辞之类的。
此时的掌院学士是内阁学士法良和吏部右侍郎韩菼。从侍读学士王思轼、陈论先后充曰讲起居注官,法良大人和韩菼大人也领旨充经筵讲官。韩菼大人不时会分派下工作给修撰、编修、检讨等人。
过了一段时间,文清也渐渐熟悉了每日的流程,也有时间去翻阅这里的藏书。其实她看史贻直他们拿着俸禄读书什么的很是羡慕的,不过想着三年后他们若是留馆还是要做类似她现在的工作,也就释然了,早晚都要做的事还是早做了吧。
每天下午四点下班,史贻直都会来找文清一起回去。这天,已经快五点了,他还没有来,文清就收拾好了东西去找他。
来到他们平日读书的院子门口,就看到里面史贻直和人起了争执,周围也站了几个人,不知怎的竟没人过去劝阻。
文清站在那里就听史贻直对面的三十多岁模样的人大声说:“我哪里说错了,林瑾本来就没有什么才学,平日里也不见他作出一两首诗来。他能中探花不是他伯父的功劳是什么,还整天一副清高不群的模样,给谁看呢?”
“你还说?!”
史贻直气红了眼,就要扑过去打他,被不知什么时候到他身后的张廷玉拉住劝道:“别惹麻烦!”
“衡臣你别管,这些人什么都不知道,还乱说话,真是太可恶了!我要好好的教训他们!”
原来是因为林海受封的事,看史贻直还在使劲挣扎,文清就出声道:“儆弦,该回去了!”
那边的人转身看到她,不管怎么说文清也比他们级别高。赶紧行礼“见过林编修。”
文清走过去说:“各位请起,不必多礼。”
不管他们神色各异,她拉过史贻直给他整整衣服说:“这么热的天,咱们快回吧!”
“可是...,好吧!”史贻直还想说什么被横了一眼,只得作罢。
文清对他们点头道:“我们先走一步了,众位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林编修慢走。”
史贻直被拉着走还不忘对那人哼了一声,文清不理他,对一同出来的张廷玉说:“多谢张兄拦住他,儆弦还小,有时会有些冲动,平日里还请张兄多关照一下他。”
“林编修客气了,衡臣不敢当。”张廷玉打量着好象一点都不受那些话影响的文清。父辈同朝为官,史贻直他以前就认识,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的那是小霸王的性子,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制住的,没想到在这个林编修跟前这么老实,看着差不多大嘛!倒是有种让人看不透的感觉!
文清不管这位名臣的不时的打量,对一边还有些不服气的史贻直说:“你和那个谁制什么气啊?也不怕上火!”
“你不知道他们有多讨厌,自从知道林大人封了爵位,就到处说酸话!”
“你也知道是酸话,还计较什么?不去理他就完了!”
“我这都是为了谁?真是好心没好报!哼!”
“好了,别闹脾气了,回去给你准备好吃的!”
文清看他别扭的样子笑笑,想到上午起草的诏书。在某个地区经过几个月实验和推广牛痘,天花确实很好的被预防,康熙决定对林海进行嘉奖。吩咐翰林院拟诏,大体意思是把他们这一支从汉军镶黄旗抬入满洲正蓝旗,封林海为一等永安伯,赏赐金银物品若干等等。
文清当然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她的想法是或许是天花太可怕了还是别的什么,康熙给的这个封赏确实挺厚重的。没想到有人会和她的名次联系起来,不过话说回来,她自己当时也是这样想的,如今被人说两句,文清倒是真的不在意。
不过看史贻直还有些起气鼓鼓的样子,也挺开心的!文清决定多让家里准备些新鲜的吃食奖励他。这么热的天确实挺烦人的,就多做些清凉的饮品吧!
边想边出了宫门,元柏等人已经来接,和张廷玉告了别,文清拉了史贻直上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