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鲁道有荡,齐子由归。既曰归止,曷又怀止?
      葛屦五两,冠緌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
      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鞠止?
      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既曰得止,曷又极止?

      古代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喜欢咬文嚼字,看似短小简单的一首诗歌却让人看的云天雾里,如果不知道其中映射的事件,还真看不出它到底写的是神马鸟东西。归根到底,它其实想告诉大家的只是一句话,那就是:鲁桓公是个笨蛋,管不住齐襄公与文姜兄妹的通奸丑行。

      说到这,估计又有人不解了,齐襄公兄妹通奸与鲁桓公有神马关系!这个吗,说起来就话长了。

      这件事要从春秋时期的齐僖公开始说起,齐僖公共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先不说儿子,估计是生女儿时,家族基因发生了变异,两个女儿都生得妖娆妩媚,艳绝一方,是春秋时期知名度极高的绯闻美女。

      大女儿宣姜是卫宣公夫人。话说宣姜MM的命运极其可悲,她本来应是卫宣公太子伋的妻子,奈何生得太过美貌,而卫宣公又是个老不休,把媳妇迎到卫国后,一见美人就忘了身份,趁着公子伋出使郑国之际,将原媳妇的使用权和所属权划归到自己的名下。估计卫宣公这货是整个中国历史中最臭名昭著的老流氓了,连后世的唐玄宗李隆基都比不上他的无耻,因为他的后宫夫人中不仅有自己的媳妇,还有自己的继母。卫宣公年轻时,与自己父亲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了后来的太子伋,年老后又抢了太子伋的媳妇为夫人。可怜的太子伋,母亲既是自己的祖母又是自己的母亲;妻子既是自己的妻子又是自己的继母,那关系是混乱的没话说。更惨的宣姜MM则是老公变继子,公公变老公。也许是看她太过可怜,所以后人专门为她制作了一首“挽歌”,以表达对她的“哀悼”,这首诗歌名字叫“新台”,内容是: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籧篨不鲜。
      新台有洒,河水浼浼。燕婉之求,籧篨不殄。
      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一看到生僻字满天飞的诗歌作者就头疼不已,估计大家也是这种感受,所以作者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首富含讽刺意味的诗歌的意思。

      大意是:新台很鲜明,河水却停留;新台很漂亮,河水被玷污;撒网捕大雁,大雁飞不见;想求少年郎,□□跳上床。

      因为“新台”一诗讽刺了卫宣公“爬灰”的丑事,所以后人也常用“新台”一词暗指不正当的翁媳关系。

      宣姜MM虽然背负了“爬灰”的丑闻,但好歹是被迫的,比起其妹妹文姜的兄妹私通丑闻,那真是算的上身家清白了。

      齐僖公的二女儿文姜据说比其姐姐宣姜还好看百倍,嫁给鲁桓公之前就与自己的哥哥,也就是齐僖公的长子诸儿有不正当关系。

      说到这儿,大家应该知道文章开头那首诗歌的意思了吧!鲁桓公与文姜是夫妻关系,而文姜与公子诸,也就是后来的齐襄公是兄妹关系,偏偏这兄妹关系不正常,导致了鲁桓公不但被带了绿帽子,还惨死在异国他乡。如果说《新台》是宣姜的“挽歌”,那么《南山》就是鲁桓公的悲曲了。

      文姜与公子诸从小一起长大(废话,兄妹俩能不从小一起长大吗!),青梅竹马(大误),两小无猜(特大误),感情好的恨不得成为同一个人(读者:作者你用词能不能恰当点!),等到长大后,郎才(财)女貌,一来二去,那奸情就‘当当当当当’的自然发生了。

      这俩人的运气也着实不好,偏偏生长在中国正常历史中,要是出生在某位奶奶的书中,别说神马兄妹了,就是爷孙,只要有“爱情”这个大杀器在,所有的问题将不再是问题。

      可惜两人生不逢时,齐僖公一声令下,文姜小MM只能拎着小包袱,一步三回头的离开了情哥哥,嫁进了鲁国,成了鲁桓公最宠爱的夫人。

      不要问作者是怎么知道文姜最受宠,光从她的相貌就能猜出,只要她的性格不那么愚蠢刁蛮,受宠是一定的了,毕竟男人都是视觉性动物。由于远离情郎,文姜嫁给鲁桓公十几年都相安无事,鲁桓公也一如既往的宠爱文姜十几年的时间。这要是别的后妃,早就感动的稀里哗啦了,可惜这文姜的心是石头做的,一听说鲁桓公想要去齐国出差,多年前被压在心底的情感开始喷涌而出,伏低做小的在鲁桓公面前求了半天,终于让鲁桓公答应带老婆一起回娘家看看。

      也是这鲁桓公注定被华盖遮头,有大臣对文姜回娘家一事甚为不满,他向鲁桓公上书曰:根据周礼第X章第X条的规定,女子出嫁后,一年只能回一次娘家,俗称“归宁”,如今夫人的父母皆亡,哪有回家看兄弟的道理。

      本来那臣子是好心,是忠言逆耳,可人要倒霉时就是听不进别人的建议。鲁桓公那会儿也不知怎么了,多好的一个理由没有抓住,反而执意要带文姜回家探亲。文姜回到齐国后,一见到已经成为齐襄公的情哥哥,顿时奸情迸发,一来二去,两人又“当当当当当”的好上了。过了一段日子后,等到所有该知道不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两人的奸情后,反射弧比较长的鲁桓公才发现自己老婆与大舅子的不正当关系。

      身为一个国君,被最宠爱的夫人带了个明晃晃的绿帽子,是个男人都无法忍受,也许是鲁桓公宠着文姜太长时间,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所以他并没有杀死或是休弃她,而是将她叫到跟前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这一训斥不打紧,文姜委屈了。想她从小到大,小时被父亲、哥哥宠着;出嫁后又被夫君宠着,还从没被人如此不给脸面的训斥过呢。于是,她哭哭啼啼的跑到齐襄公面前诉苦,齐襄公听后大怒,他本就嫉妒鲁桓公侵占了妹妹十几年,现在当着娘家人的面还敢欺负她,新仇旧恨之下,齐襄公恶从胆边生,决定找机会作了他,这样一来他还能把妹妹再给抢回来。

      于是,在齐襄公的“周密”安排下,鲁桓公生生被人给抱断肋骨勒死了,顶着“地球人都知道鲁桓公是怎么死的”名号的杀人凶手齐襄公终于如愿以偿的跟美女妹妹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注意,这是历史,而不是童话,兄妹俩幸福的相依相守只会出现在脑残文里,或是古埃及史上,在这里并不适用。本以为齐襄公只是道德品质比较坏,谁知他还特别不会当国君,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导致他与妹妹的“伟大爱情”终成泡影,无法幸福的白头偕老。

      其中涉及了三件事,咱们慢慢的一一道来。第一件事是前687年齐襄公命连称、管至父二人率兵守葵丘,允诺甜瓜再熟时换防,谁知一年到期后,齐襄公不提换防之事,连、管二位将军屡次要求,齐襄公就是不准,对于这种出尔反尔的国君,两位彪悍的将军甚是不满;

      第二件事和第一件事有很大关连,连称将军的妹妹是齐襄公的妾,我们都知道齐襄公喜欢的是自己的妹妹,好不容易把妹妹从鲁桓公手中抢了回来,自然是日夜相守。这样一来,后宫的怨妇们不满了,虽说国君不是一个人的,可也不能夜夜让她们独守空房啊。于是,在妹妹的哭诉下,连称将军生出了叛逆之心;

      第三件事是齐襄公的父亲齐僖公生前很疼爱侄子公孙无知,给他的级别待遇堪比正妻之子,这让公子诸嫉妒不已,刚一上台就免去了公孙无知的特供,公孙无知也是享受特权惯了,突然没了特权,心中的落差比那东非大裂谷都深。

      于是公孙无知收买了对齐襄公不满的连称、管至父二位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行起了杀人的勾当,齐襄公被杀后,公孙无知坐上了国君的位置。

      不过,公孙无知坐了也是白坐,他的脑子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无知。首先,他的行为属于谋逆,在礼法严谨的封建社会,这种行为算是大逆不道,不得民心的他又怎能坐稳国君的位置呢;再者,齐襄公再不会当国君,再惹人讨厌,他还是齐国的正统,底下的臣子怎会愿意让一谋朝篡位的旁支来统领他们。所以,位置还没焐热的无知先生就在一次游园活动中被一神秘组织刺杀身亡。

      接下来,齐国再一次迈入公子争霸的混乱时期。

      --------------------------------------------------------------------------

      好了,前面罗里吧嗦说了那么多,不是本人舌头太僵想要活动活动,而是没有文姜的祸水、齐襄公的折腾、公孙无知的野心,也造就不了齐桓公的崛起。

      开头时本人曾提到齐僖公共有三子二女,其中两个女儿皆是不折不扣的祸水,她们长大后分别祸害了卫国、鲁国以及本国齐国。姐姐宣姜还好些,最起码祸害的是夫族,但妹妹文姜就有些过份了,不但祸害了夫家鲁国,还顺带将自己的娘家给折腾了一番。

      齐僖公的长子齐襄公白活那么大的岁数,他被公孙无知害死时,不说已经出生的孩子了,就连未孵出的蛋都没留下一个。所以当逆贼公孙无知被灭后,谁当下一任国君成了齐国将要面临的最严重问题。

      齐国上上下下自然支持嫡系人选上位,这样一来,称的上王族嫡系的只有齐僖公的另两个儿子,也就是齐襄公的弟弟公子纠与公子小白。

      噗嗤,不行了,实在是忍不住了,本人真不知道古人起名的依据是什么,继无知后,又出现了小白,其实按照辈分来说,公孙无知与公子小白还是堂兄弟关系,因为不知道两人到底谁小谁大,所以本人到现在也无法判断出两人的名字是由于太过无知而显得小白,还是由于过于小白而显得无知。

      嘿嘿嘿!好吧,本人承认自己又啰嗦了,总之,当了多年的庶子突然被一团巨大无比的狗屎砸在头上,纠纠与小白的激动心情可想而知啊!但是,两人急归急,谁也无法马上回到齐国继承王位。

      这是怎么回事呢?嘿嘿,其实个中缘由很简单,两人此刻正处于逃亡中。想不到啊,春秋时期的霸主之一齐桓公年轻时竟然有如此悲惨的遭遇。

      三国时期,小小年龄的黄口小儿都知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所以当齐襄公被公孙无知谋朝篡位后,作为他亲弟弟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急忙在粉丝的保护下逃出了齐国。谁知还未等两人跑到安全的地方,又接到消息说齐国政局目前呈真空状态,急需一有身份、有能力的有志之士前往主持大局。

      公子纠、公子小白两位大好青年正处于青春躁动期,自然很自信的认为自己的能力是最棒了,于是两人二话不说调转马头又朝齐国赶了回去。当初逃亡时,两位公子聪明了一下,分别朝不同的方向逃窜,一来可以分散敌对势力的注意力;二来避免被敌对势力一锅炖的下场。公子纠的母族在鲁国,所以公子纠朝鲁国逃去。公子小白的母族在卫国,而卫国离齐国太远,所以小白朝齐国的南邻莒国逃去。

      根据春秋时期的地图,鲁国紧挨着齐国,而莒国虽然也靠着齐国,但路程相比鲁国来说要远一些。本来以两人的路程来看,公子纠绝对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王位。谁知在这个重要的时刻,叫小白的反倒不小白了,而不叫小白的反倒小白了。公子纠不说抓紧时间赶回齐国,反而跑着跑着,脑子开了天窗。他命自己的首席执行官管仲去刺杀竞争对手,以达到不战而胜的目的。

      话说这位首席执行官在历史上也是位鼎鼎有名的人物,名人吗,一般都有些自大的特点,管仲也是如此。管仲追上公子小白后,立刻拉弓拔箭,一副“弯弓射大雕”的完美姿态,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个“神箭手”,谁知这箭一离弦,立刻以477m/s的速度擦小白的带钩而过。

      对,大家没看错,不是脑袋,不是胸口,也不是其他要害部位,而是带钩。什么叫带钩,这个带钩不是年龄大小的“代沟”,而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你妹啊!管仲您老人家的眼睛难道是往地下长的吗,谁不知道“打人先打脸,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啊!(读者乱入:后一句我知道,前一句,真没听说过,不是射人先射马吗?作者:啊,那句是我总结出的道理。)往人家腰里射,真不知道您老在杀人时到底在想些什么OOXX的东西。

      其实小白也很无奈啊!如果管爷爷眼睛好使,射的重一些,他说不定还能顺势倒下,岂料对手太不配合,竟然派了个战斗力只为五的渣渣,既然没射中,那么下面就是小白展示演技的时刻了。

      史书上是这样描写的:就见小白白无限哀怨的看了管仲一眼,双目含泪的咬紧了贝齿,顿时一滴滴鲜血像瀑布似的喷涌而出。管仲心中一痛,软倒在地,他不停的哀叹:“哦,达令,不是我要杀你,而是我的主人要杀你,他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不能罔顾他的意思。甜心,宝贝,你能理解我的痛苦,我的无助吗!!!”(所有读者一拥而上:滚你的玛丽苏体+琼瑶体吧!!!)

      公子小白吐血装死后,自大的管仲过于迷信自己的技术,查也不查的拎起凶器回家报喜,而有其仆就有其主的公子纠也过于相信自己的属下,以为心腹大患已死,所以他以游山玩水的姿态慢悠悠的晃回了齐国。岂料,人家小白早就趁此时机登上了王位,于是,刚回齐国还未歇息的公子纠又带着行李卷直接去参观黄泉风光了。

      公子纠死后,管仲的身份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一个杀人者变成了被杀者。好在他运气不错,遇上了以前的同乡鲍叔牙在小白手下打工,在鲍叔牙的劝说和力荐下,公子小白展示出了他作为霸主雄才大略般的宽广气度,不但饶了管仲的性命,而且还委以重任,任命他为相,尊称仲父。正是因为有了管仲兢兢业业的辅佐,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才得以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五霸之首,号令于天下。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