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各位乘客,列车前方到站南京站,由于列车靠站时间短,不是本站下车的乘客请不要外出散步......”
      列车缓缓进站,有人离开,有人上来。
      李秀英见一位七十左右的老先生步履蹒跚地走在过道上,赶紧上去搀扶,一问才知道位子就在自己旁边。
      列车开始前行,老先生静静地看着秀英发呆。秀英犹豫了好久,终于问他道:“您有事吗?”
      “你今年多大了?”
      “我67年生的。”
      “孩子应该挺大了吧?”
      “是啊,我女儿在温州工作,这次就是去看她。”
      “我女儿比你大三岁,活着的话应该也像你一样儿女成人了。”
      “啊,您的女儿......不开心的事就不想了,人要总要向前看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也早就看开了,只是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你看开了就可以当做没发生的。”
      秀英点头赞同,人生总会有一些经历让你刻骨铭心,时间可以让它不再触目惊心,却会让它成为你心底永久的烙印。
      “这么多年了,我的心事无人可说,我一直一个人扛着、扛着......”老先生不由潸然泪下。
      “您要是不介意的话就对我说说吧。”秀英拍了拍老先生的后背,递了张纸给他。
      “哎,说起来话还挺长。”老先生缓缓一叹,像在回想悠悠岁月,又像在想从哪说起。
      “从我记事起,我就和母亲一起要饭。我们没有房子,没有地,总是走走停停、风餐露宿,运气好的话能找个桥洞睡一觉。那个年代,每家都不富裕,我们能要到的很少,挨饿是常有的事。”
      “那你爸呢?都不管你们吗?”
      “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走了,我从没见过他。十岁那年,我和母亲在保定的一条街上要饭,遇到一个男人,他问我知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我说不知道。他说我父亲是个英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他曾是我父亲部下的士兵,战争结束后,他在追悼会上见过我母亲和八个月大的我。当时母亲抱着我哭得伤心欲绝,令他记忆犹新。”
      “当时没有人安排你们母子的生活吗?”
      “当时牺牲的烈士很多,自然无法一一为烈士家属安排。他说他认出了我的母亲,悄悄地关注我们好几天,最终确定没认错人,所以过来询问。他还问我想不想上学,我说不想,我想吃饭。”
      “后来您上学了吗?”
      “那个男人姓王,我后来管他叫王叔叔。王叔叔告诉我说只有读好书,以后才会有饭吃,他安排我去了学校。班里的同学数我年纪最大,又没有学习基础,总被同学们嘲笑。想着我父亲是个英雄,想着再也不能让母亲过以前的生活,我咬紧牙关,卯足了劲学习。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这样,我终于可以抬起头做人了。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戴河工作,从此我们母子再也没有被人瞧不起。”
      “您一定吃了不少苦,好在最后苦尽甘来。”
      “工作第二年,我和单位里的林欣同志结婚。两年后,我们有了属于我们的女儿。女儿很聪明,每个学期都能得奖状,老师总夸她是个栋梁之才,可她却从不骄傲。她知道我们辛苦,很少缠着我们,见过她的人都说她乖巧可人。我当时无比感激上苍,我从没想过我的人生可以如此圆满。我每天努力工作,早出晚归,只想让她们过舒适的生活。由于工作出色,单位给我们在当时繁华的唐山分配了一套房子,同事们无不羡慕。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76年的大地震让我重新变得一无所有。”
      “您的女儿就是那时候没的吗?”
      “那次地震,不仅让我失去了女儿失去了妻子,也让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当我听到地震的消息时,我没命的往家赶,我不相信她们会这样抛下我。我在废墟里挖了六七天,救了不少幸存者却没能见妻儿最后一面......我手上的皮早就破了,白肉翻滚,我好像不知道疼也不知道饿似的,后来眼前一黑,被人送进了医院,等我醒来时,看到两鬓苍苍的母亲,两人抱头痛哭。我无比憎恨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有多陪陪女儿,为什么出事的时候自己不在她们身边......”
      “这么多年,您是这么过来的?”秀英握着老先生颤抖的双手。
      “在医院住了几天,被我救出的一对母子来医院看我,小男孩才五岁,虎头虎脑的,可爱极了。他的母亲叫杨素兰,三十出头年纪,虽然满脸憔悴,但是眼神坚定,举止得体,看得出来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告诉我们说,她和她先生都是大学生,毕业后下乡到同一个村里,在那里,他们相识、相知、相爱,最后结婚,生儿育女,直到前两年他们才有机会被调回城市工作。为了儿女能更好的成长,她毅然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一心在家相夫教子。原本一切都很完美,可地震却夺去了他的爱人、女儿以及所有财产,我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助,他们母子将会过上怎样的生活。面对苍老的母亲、憔悴的女人、弱小的孩子,我连死都是奢望。”
      “那后来您有再结婚吗?”
      “后来,我每月会给他们母子寄些生活费,素兰不肯白白接受,就帮我照顾在家的母亲。随着时间流逝,母亲的岁数渐渐大了起来,在母亲的极力撮合下,我和素兰结婚了。我们没有再要孩子,她的儿子泽西成了我们共同的孩子。阿西很懂事,对我很依赖。如今,母亲已经仙去多年,阿西也已成家立业,我退休后他总叫我搬去和他一起住。”
      “那您现在应该过得很好吧,有个贤惠的妻子,孝顺的儿子。”
      “是啊,素兰一直很支持我。前几年,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想起地震中死去的妻儿,我很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是我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想去支援也是力不从心,就想着组织个募捐活动,为那些不幸的人尽点绵薄之力。她知道了我的想法后,很是赞同。我们在街头设点,用我们的经历为他们发起募捐。对于在地震中遭受苦难的人来说,我们的帮助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我们的关怀和爱心会给幸存者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爷爷,奶奶说下一站就是上海了......爷爷怎么哭了,哪里疼吗?”前面车厢跑来一位小男孩,六七岁模样,白白嫩嫩的,一双大眼睛关切地看着他爷爷。
      “爷爷知道了。”老先生望向秀英,说:“这是阿西的孩子,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他跟我可亲了。他和他奶奶坐在前面那节车厢,我们要去阿西那。”
      “人活着就会有希望,现在您也别想以前那些伤心事了,您儿子那么孝顺,您也该享享天伦之乐了。”
      “是啊,在我最绝望的时候,是他们母子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我很感激他们。以前的事呢,也不全是伤心事,有苦有甜,有幸福有失落,我想这就是人生吧,这些是我一生的足迹啊。人老了话就多,谢谢你愿意听我唠叨怎么久!”
      “但愿您以后事事顺心,爸爸!我想您女儿要是活着一定这么希望。”
      晶莹的泪珠在红肿的眼睑上滑动,却久久不肯落下,老先生微微一笑,像极了风雨侵袭后依然昂首绽放的残花,喃喃道:“我的女儿......我的女儿......”
      “各位乘客,列车前方到站上海站,由于列车靠站时间短,不是本站下车的乘客请不要外出散步......”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第 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