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白马啸西风 ...
-
这是一部中篇小说,也是金庸的唯一一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小说。相应的,小说的主题也更多是关于女性世界的爱和无奈,而不是男性世界的征服和成功。
金庸是一个很传统的男人,虽然才华绝艳,但对两性的看法,实在是很庸俗的。他自己曾经承认,他最喜欢的两个女性人物,是小昭和双儿。这两个角色都是温柔和顺,甘心为奴为婢,毫无独立人格的,是最符合传统男性欲望的。对女性的奴役,似乎是根深蒂固的男人的基本欲望。曹雪芹虽然写了一个孤标傲世的林黛玉,还是要给贾宝玉一个袭人。这方面,梁羽生比他们强的太多,笔下的女性主人公人数众多,如白发魔女、武则天、吕四娘、柳琼瑶,个个摇曳多姿,性格鲜明,有独立的事业和追求,与男性人物分庭抗礼,各有千秋。
好在武侠小说发生的年代,是在“万恶的旧社会”。强权至上,武力至上,女性地位的低下,是不争的事实。
白马啸西风这部小说,可以当作一部男权社会的女性命运的寓言来读。故事发生在黄沙莽莽的大漠上,正是这种充满了危机和不测的自然环境,最初决定了体力上比较弱和要负担生育任务的女性退守家中,成为男性的附属品,造成了恩格斯所说的“女性历史意义上的全面失败”。
金银小剑三娘子
故事的开始,是主人公李文秀和父亲白马李三、母亲金银小剑三娘子被强盗追杀。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暴力竞争的游戏规则,强弱抗颉,力大者胜。结果李三被杀,三娘子诱杀一个敌人后自杀。强盗们所要的东西是藏宝地图和金银小剑三娘子,也就是财和色。自古以来,男人使用各种手段和暴力追逐的,也就是这两样东西。财色并列,女人并没有自主权,她们和财宝一样,被男人所拥有。三娘子自己选了一个丈夫,但她的丈夫却不足以保护她,仍然落入暴力或者说强权的手里。三娘子唯一的抗议方式,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幸亏像她这样激烈的女子并不多,大多数人还是适应了恶劣的环境生存了下来,否则人类也许来不及进化到文明社会就绝种了。
三娘子在自杀之前,还手刃了一个仇人。这场争执的细节很有代表性。作为弱者的一方,三娘子不能用武力战胜,她利用了敌人的弱点,以色相诱,扑到敌人的怀里杀人。从古到今,女子如果要对抗男性,基本上都必须采用这种曲折的手法。这种非直接对抗的结果,就产生了“红颜祸水”,“最毒妇人心”,“女人心,海底针”,“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等等感叹。其实女人只能伤害对她们有企图的男人。见色起意,色胆包天,其实真正的罪魁祸首是男人的贪婪。男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弱点,就把罪过推到引起贪婪的对象上。反正从整个社会规则和社会意识的层次上说,女人没有发言权,更没有能力反抗,想怎么糟蹋就怎么糟蹋。
三娘子殉夫之前,为女儿的命运祈祷:“老天啊老天,愿你保佑秀儿像我一般,嫁著个好丈夫,虽然一生颠沛流离,却是一生快活!”在三娘子,也就是金大侠,甚至整个社会的潜意识里,一个女人是否幸福,主要取决于是否能够嫁个好丈夫。笑傲江湖里面的宁中则,慷慨磊落,是一个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可惜遇人不淑。作者借任盈盈的口说,嫁了这样卑鄙无耻的丈夫,若不杀他,只好自杀。轻轻松松一句话,就判了大部分女性的死刑。其实三娘子所以快活,是因为她做了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走了自己想走的道路,而并不是因为某一个特定的男人。可惜这个道理,大部分男人和女人都不懂得。
一个人若是把自己的幸福完全押注在别人身上,那几乎是注定了的失望。三娘子临终前的一句话,已经预言了李文秀一生的命运。
李文秀
李文秀是不幸的,小小年纪就失去了父母。李文秀也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计老人愿意收留她,照顾她。计老人应该把她照顾得很好。因为至少从表面上看来,李文秀并没有因为父母的早逝而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
李文秀是非常女性化的。父母被恶人杀死,一个儿童正常的心理反应是要练好武功,要报仇雪恨。而在李文秀小小的心灵中,只想到为什么恶人这么多,为什么我总是受欺负,却从来没有想过要反抗,要报复,要成为具有保护自己和欺凌别人的能力的强者。小小年纪的李文秀,自动的(因为似乎没有人教过她)把自己归为软弱无力的一类。她对身强力壮的苏普由衷的崇拜,如果不是天性使然,那么就只能归为造作了:“你力气很大,是不是?”“ 你这麽厉害?”“ 下次你杀到了狼,来叫我看,好不好?”简直和日本漫画里女孩子们对男生的对白如出一辙。她们自己从来不想要甚至不希望自己去做那个杀狼的英雄,而永远躲在一边,用女性的崇拜来鼓舞男性的虚荣。女性的柔弱和逆来顺受的“天性”,在她身上非常的明显。如果人人都这样,那么世界也就和平了。可惜事实上,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
讽刺的是,李文秀的柔弱忍让只能让她被所爱的人及其部族疏远和遗弃,反而是她从来不曾向往过的武力让她获得了他们的肯定。从来没有想要主导什么或者追求什么的她,阴差阳错,居然练就了一身武功,成为了比她童年崇拜的英雄苏普厉害得多的强者。她从强盗手上救下了苏普和他的家人,成为了哈萨克人的英雄。这个时候,她无论如何不能得到苏普的爱情了。一个生活在大沙漠里,从小接受硬汉教育的男人,需要的是一个依赖他崇拜他的柔顺的女人,而不是一个比自己更能干的英雄。
反而是计老人(马家骏),才是真正的爱着李文秀。这不是建立在崇拜和虚荣的泡沫之上的渴望,而是相濡以沫的岁月里滋生出来的平凡人的爱情。马家骏并不是一个勇敢的人,他没有任何英雄气质,他在麻烦来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置身事外,他面对强大的敌人选择了隐姓埋名来逃避。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普通人。这样的人常常不能够得到女性的垂青,然而幸福是最平凡的东西,适合最平凡的人。爱情使得一个平凡的人无私,让一个怯懦的人勇敢。那是真正的直面恐惧的勇敢,不是苏普他们挂在嘴边的勇士式的悍不畏死。如果李文秀够聪明,就应该忘掉苏普的影子,去找一个像马家骏那样深切爱着她的男人。
李文秀的情场失意代表了女性一个永恒的悲剧。软弱的女性,依赖的女性,只能期待命运的施舍,能够得到爱情简直比期待天上落金子更不容易,而且这金子还容易砸破了头。而一旦她们强大起来,却再也不能爱和被爱。男人们不再能够照顾她们,不再能让他们尊敬和依恋。她们永远失落了可以让她们崇拜的英雄。而男人,为了维护可怜的自尊和虚荣,不得不去寻找那些愿意做依人小鸟的女人。香港作家亦舒的畅销小说,描述的大部分都是现代社会,经济独立的女□□业和爱情的成功相互矛盾的尴尬。
这个悲剧并不是必然。只不过,如果现在的女人和男人们的观念仍然停留在李文秀和苏普的水平,那么这个悲剧仍然不能避免。
阿曼
阿曼的个性其实和李文秀一模一样,不过遭遇不同而已。两个人都满足于做一个安分守己、贤良温顺,在一个自己心许的男人手里讨生活的女人。只不过阿曼较为得到命运的垂青,得到了苏普的爱情。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李文秀应该比阿曼幸福的多。因为她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阿曼第一次遇到强盗,有李文秀救她。可是如果强盗再来呢?如果她真的被强盗掳去做了女奴呢?苏普和他的爱情能够保护她么?就算没有强盗,苏普不过是一个粗鲁不解温柔的大汉。一辈子伺候他吃肉喝酒,为他缝制皮衣皮褥,为他生儿育女,为他生为他死,又有什么意思呢?她的世界,不会比苏普给她的帐篷更大。
而李文秀,她至少报了父母的仇,至少能够自立,可以骑着白马,看大漠的狼烟落日,看江南的杏花烟雨。也许还可以再杀几个强盗,再救几个少女,再帮助几个需要帮助的人。天下那么大,风景那么好,可以做的事那么多,而她那么年轻,生命的愉快和机遇才刚刚开始,只要她放开怀抱。一个人,只要有爱和被爱的能力,是一定不会孤独一世的。可惜,这些虽然都是很好很好的,她偏偏不喜欢,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也许她是喜欢的,只不过作者一定要这么写。毕竟如果女人都这么坚强独立,有理想有抱负,如果女人都不把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不被男人控制所有的悲喜,那么我们的唯我独尊了几千年的男人的自尊心,我们的主宰书中人物生死祸福的金大侠的自尊心,该往哪里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