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9、枕戈待旦 ...

  •   朝国海军永兴舰吃航母编队大洋巡航已经2个半月。

      向下,向下,再向下……

      10甲板,就是航母主甲板下负10层。甲板数字越大代表离舰面飞行甲板越远,意味着条件越艰苦。

      这里是航母的电源“心脏”之一------机电舱。机舱内噪音震耳,温度高达40℃,人和人说话即便贴在耳边也很难听清楚,连比划带猜才能进行沟通交流。这里的机电兵干活不分白天黑夜,一天三班倒,除了吃饭休息就是值更干活。此刻,上士小顺子,正专心致志给装备部件刷油漆,另外大山五个人在检查设备运转情况。舱内电话响了,为了抵消噪音,机舱电话上居然加装了扩音器。小顺子凑近电话,边拧扩音器音量开关,边大声喊着回。

      隔壁的造水机舱室。偌大的舱室里,只见给水兵卫肖一人戴着防噪音的耳塞,静静地坐在木凳上
      他要定时观察玻璃孔里海水翻腾的情况,查看气压是否稳定,保证造水设备正常运转。

      卫肖就是离开北阳的张夏雨,他上舰有三个月了。

      董林风跟他摊牌以后,张夏雨还是在12号院的家里呆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他买菜做饭做着人妻的本份,养着自己病弱的身体,日子还是平静和谐的。只是,第一天买菜,他就从相识的邻居那里得到他竟然从未离开过家的信息,想起马夫来看他的跷蹊,他给马夫打了电话,套出了许多确定的信息,他的家,他离开的这两个多月,有一个“他(她)”一直生活在这里,怪不得董林风举不起来,他要是能对着他张夏雨这样纸片的丑男人举起来,那才是奇了怪了。

      仔细地查看了家里的生活痕迹,有女用的物品,头发,使用的化妆品包装。这个房间应该已经经过了细致地痕迹清理。但是显然的,做这事情的人把有可能关注这方面的人轻视为社会常人,但他张夏雨不是,他很专业,即使他没了爪子,失去了自己的牙齿,他也曾经是一只豹子,他还有锐利的眼睛和专业的头脑。他根本不是让人改造过的的坐吃死宅的贱货,让人攥在手心里的鸟儿。

      他和研究所领导联系了一下,领导说,这些天他身体不好,目前任务还没有什么新内容,他只不过才休息了三天,可以再多休息一个星期。

      张夏雨黯然地放下电话,他的工作有一个她一个肯定是女人的张夏雨在做,领导的语气说明很肯定她的工作表现。

      想到董林风那个男人不动声色的一步一步把自己弄到手,不禁后怕。想到那个生活在这里的女人有心遗存的印迹,他的心直打哆嗦。想到自己占了别的床,他想流泪,他是个没有家的女人了,一具装女人的男躯壳,他不应该这样给人添麻烦。

      董林风很忙,位置高,责任重,必须有安定正常的家庭生活,他张夏雨给不了他,自己应该主动,自觉,平和地退出来,张夏雨看出来了,董林风也是这样想的,他感觉得到。

      时间过渡了一下,一周以后,他找了个房子,征得董林风的同意,他搬了出来,这一回离家,他没有联系马夫,也没有去找哑巴。马夫上回因为他离家被董林风砸碎的损失,他已经补偿了。哑巴酒店损失太大,他没有能力支付,只能去哑巴的天上人间帮个忙,尽点补偿的心意,去了也没有多少回 。他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

      在朝国,每个人都有个身份证件,有一个她做着他,张夏雨现在成了社会的影子人,他没有身份证明,脸和身体也改变了很多,男不男,女不女。张夏雨虽然手头还有钱,够他生活很久,他还是试运气地去了过去熟悉的超市。但是,几年前的熟人都不知流动到了那里,最后,他找了一家不看重身份的小餐饮包吃包住,做了半个月,可这家的生意很快不行了。他不得不无所事事地浪荡街头,直觉总有人跟着他,让他感觉紧张,若大的北阳,他竟然无处安身立命,这里到处是董林风的爪牙,他真想要逼死他啊!

      又用了一周的时间确定了甩尾巴的路径,他开始行动。他已经确认监控他的人员,回到12号院金蝉脱壳,有那个住他隔壁做着她的女人,大约能给他争取48小时的时间。这一天他取了大约够用的现金,买了必要的服饰,把卡全丢进了渠里,这些卡上财产再跟他没有关系了。飞机或者高铁能在五个小时内带他去2000公里以外,但是,这些实名制的交通工具对他来说是水中的月亮,他一个没有身份的人是没有资格使用的。他来到蔬菜批发市场,偷偷爬上一辆外地的卡车,中途在高速服务区不停地换乘,有拉水果的,有拉服装的,有拉日用品的,一周后到达海军总部所在地瑞江港。

      现在他只相信跟他有一面之缘的卫大司令,他能给他个活着的地方,带给他新的身份,他的直觉相信他能。

      卫天宇做到了,他喜欢这个弟妹,姓董的这小子做事不地道他门清。上回没把弟妹给安顿好,这回有什么不答应的,有什么秘密不能保守的,给自己之整一个新兵蛋子,比活个人命简单太多了。哈,哈,哈。董子,这回,你感谢我吧!

      此刻,是25日0时30分。这是“永兴舰”的海上之夜。白天,官兵们安全顺利地完成了远洋海巡各项课目;此刻,大多数人都带着成功的喜悦酣然入梦。“永兴舰”上有3000多间舱室,数万台(套)装设备,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沿着舱内迷宫般的通道,朝国国家电视台军事频道的当家记者罗明泉跟随“永兴舰”夜查组一起,去航母各部位巡查。航母之夜并不宁静,从底层的机电舱,到飞行甲板,再到舰岛的上层建筑,每个战位都有官兵在默默坚守——

      那一个个枕戈待旦的身影,是这座“海上钢铁城堡”最忠实的守护者。

      在一处通道里,他看到墙上挂着这样的标语:“在舰上,只有我们,没有你们,更没有他们。”

      途中经过过夜餐餐厅。虽然已是凌晨,这里依然聚集着10多名吃夜餐的官兵,他们大多是换班的执勤人员。打卤面,还有蔬菜粥、蛋炒饭、饺子……夜餐很丰盛。炊事员韦永刚向罗明泉介绍,他们4人负责做夜餐,从晚上9时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5时,保障数百人用餐,工作量很大。

      “只要把值夜班的战友保障好,我们累一点没关系。”韦永刚自信的表情告诉记者,虽然炊事班不能执掌核心装备,但却是航母战斗力整体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不知不觉来到了位于10甲板的二号电站机舱。

      如果不是值班战友提醒,正在修整设备的领班上士小顺子压根没察觉到夜查组的到来。

      “为什么晚上干活?累不累?”小顺子抹一抹脸上的汗水,凑近记者耳朵大声说:“习惯了,感觉不到累。”

      “平时能听上歌吗?”记者指着耳塞问。旁边的张传浩摇了摇头。当都市年轻人塞着耳机享受音乐的美妙时,他们却因职业需要而远离了音乐。

      “白天去看海上鲸群了吗?”小张还是摇了摇头:“夜里值班,当时在补觉。”

      望着眼前这张淳朴的脸庞,记者心中不禁感慨:这些像小张一样普通战士的付出,才有朝国日益强大的深蓝海军。

      左转,右拐……夜巡组来到造水舱。与机电舱的热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冷得就像“冰窖”。值班的下士卫肖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戴着皮手套。安静的他只在记者发问时才简练地回答,夜间通常每半小时就要观察玻璃孔方向,如果风浪大,则随时观察,确保造水设备正常运转。回答记者的时候,卫肖紧绷神经,没有丝毫懈怠的表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