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3、意兴阑珊 ...
-
张张夏雨推了推僵在他身上的董林风
董林风泄气地把头埋进张夏雨肩窝里,嗡声嗡气地嘀咕,
“我们就当自己不在家,好不好,贱货。”
门禁的铃声很执着,张夏雨不耐烦地又推了推赖在身上的男人
董林风只得意兴阑珊地从床榻起身,胡乱披了一件衬衫,便骂骂咧咧地往应答走去。
是他们家家属楼的蔡楼长。打开门一看,蔡楼长正站在门外。是啊,老蔡是有事要说。他们常不在家,积攒了很多社区的事和卫生费,便民卡什么,发放的宣传册,分类垃圾袋,等等,今天可逮到他们两口子在家了。
其实这座近二十年的家属楼,是和老蔡一直联系在一起的。老蔡在位时,集资盖了这批楼。盖楼时他事必躬亲,从地皮的选定审批,到施工队招标,从结构设计,到建筑材料的选定,直至到后来的验收,他都亲自参与定夺。那时候,在光秃秃的北阳四环,突然拔地而起这样一片六层的家属楼,犹如羊群中的骆驼,是何等的惹人眼目。在人们还不知住楼是啥滋味时,老蔡的下级们就知道了抽水马桶怎么用,灌装煤气怎么使,登高远眺是何等心旷神怡。那时候地皮便宜,材料便宜,又有单位补贴,拢共算下来人们拿的不到两万块钱。老蔡把这个价码与后来的房价一路比对下来,是越比越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造福子孙功德无量,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虽然现在北阳城的楼房如雨后春笋般一座座拔地而起,但那是什么价位?十几万上百万甚至好几百万上千万啊!
董林风签着一摞子调查,通知表格,蔡楼长又有机会龙门了:“看咱们这楼,个人出资还不到两万,便宜野啦! ”然后就是说他如何跑有关部门批地,如何找施工队,又如何节省开支,从单位经费里节约资金贴补到这座楼上。他的这些话,熟悉他的人几乎就要背下来,尤其是楼上住户。所以只要他在场时,有人提到现在的房价,这些人不等他开口就会抢先说出“看咱们这楼……”
董林我运笔如飞,只当了过堂风。
12号院的楼房既是老蔡炫耀的资本和政绩,也是他心中的骄傲和精神寄托。老蔡把这座楼看得比啥都珍贵。
“前些个时候,儿子说,爸,你和妈跟我们去天津住吧,看看港口城市有多棒。他说不去。女儿说,爸,跟我们去深圳吧,看看沿海城市发展得有多快。他说不去。他说别说仅仅是天津深圳,就是纽约巴黎我也不会去,在这座楼上住着,我就是住进了天堂!”
在天堂住着的老蔡,幸福得一塌糊涂,充实得一塌糊涂。他还特别看重董林风。这小子,几乎天天不着家,现在敬业的都是好娃子啊!
老蔡从总务处长位置退下后,乐意接受“蔡楼长”的称呼。对称呼他首长的,老蔡倒是有几分不悦。他是真的喜欢这楼啊,他把这片楼看得比自己的孩子还亲。老蔡在位时,12号的物业管理归总务处管,差不多就是老蔡的一把手工程,这楼几乎就姓蔡;老蔡退役后,老蔡直接抓,住的这座楼完全随了蔡姓。老蔡把领导一个处的工作责任心,全部转移给了自家这座住宅楼。甚至把在位时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都应用到楼的管理上。
人虽然退了,但对于老蔡来说,照样来来回回地去总参,与在位时没有两样。不像有的人把自己看成单位的外人,再回单位羞羞答答。老蔡不,更因为人已经退了,话才更说得出口。该争的利益去争,不该争的利益也敢去说。新任历届处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在他是老处长的份上不去过分计较。这样以来,居民户该多出的钱少拿,该少拿的不拿,因为老蔡的缘故沾了不少光。
还不仅这些,谁家晚上熄灯迟了,谁家有吵闹玩牌声,谁家夫妻在吵架,谁谁回家晚,他都一一查问,上门解决。雪天他负责扫雪,雨天他把堵塞的下水道疏通。每天他早早起床把楼院打扫一遍。如果有陌生人进楼,他一定要严格盘查。所以这座楼不仅环境卫生搞得好,安全保卫也是一流,小偷小摸都无从下手。
大家沾了光,对老蔡当然就是感恩戴德。老蔡残留一些官脾气,平时说话粗声大气些,大家能忍就忍能让就让。总之大家说,老蔡虽然脾气差点,但人不坏,心里还是总为大家着想嘛。
应该说,老蔡当楼长这十来年中,楼的物业管理是妥帖的,住户的生活是安稳有序的。无论是水电暖,还是环境卫生,安全保卫,不用大家操心都在正常的轨道有条不紊地运行着。不然的话,这座家属楼怎么会年年评为先进,老蔡也被居委会评为先进楼长呢!
终于把蔡楼长恭送走了
董林风夫妻俩个人重新开始抚摸、拥抱和接吻之后,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他们想好好地大战一场,享受一番,正要进入主题的那一刻。董林风大汗淋淋,脸色发紫,全身发抖。他越着急越不行,身体一软,之后就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董林风身体发凉地扒在张夏雨的身上,迷惘的眼神时明时暗,闪烁如星,若有所思地看向张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