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人们常说本命年会走霉运。

      运势下降什麽,做什麽坏什麽,犯太岁赶快去摄太岁什麽的游小明同学从来不信。每年母亲大人伙同一众师奶们去圆玄学院摄太岁的时候都是该干什麽干什麽,经历了二十三年没病没痛的人生後更不应该没事找事干。

      所谓宁可信其有,小明同学这不体验了本命年的强劲霉气了。先是在年初丢了手机,打球断了条腿,刚毕业工作没找到打工又得不到续约。而且人衰没药医,除了一堆霉运散不去,小明同学昨天又经历了一场轰天动地的男女纠纷,然後失恋了。短短半年就能获得如此丰富的体验让小明同学反省了一下这要命的霉运到底是因为本命年问题还是人品原因了。

      游妈妈得知小明的悲惨生活,立马极力劝说小明和她同游去烧香拜神。一直细数拜神妙处,还亲自约了一众师奶打算找个良辰吉日给儿子去霉气。小明同学虽有动摇,但还是没有跨出这一步。开玩笑……母亲大人很明显就只是想找个劳动人口帮忙拿东西,去了才真倒霉。

      日子还是要过,只是这种霉气死跟着自己,游小明把所有不如意的藉口都推在这种烂原因。终於有一天,母亲大人看不下去这个整天呆家里等吃等睡的双失青年,发出通牒召唤小明去屋邨旅行团举办的流浮山一日游。万般不情愿地,小明还是放弃抵抗当起老妈的贴身跟班,负责炫耀一下有子相伴同游,看山看水吃海鲜,吸收天地日月灵气,共同游山玩水的母慈子孝假象。

      游小明其实叫做游浩明,小学时老妈在同学面前一直小明小明的叫,周围的人都改不了口,直到现在大学毕业都还被人叫作游小明。小明是独生子,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家庭主妇。典型被宠着长大的小少爷,但该孝顺的时候还是不马虎。

      到了出发那天母子二人起了个大早,上了邨里旅行团的大巴,一路上听着众师奶阿姨的八卦吐糟,还要被母上拉去介绍给一众雀友认识。游小明觉得还没晕车就被他母亲大人弄得头都晕了。

      十点钟的太阳才刚开始出来露面没多久,柏油路已经蒸出一层热气。旅行团先去了湿地公园,导游带团走了一圈展示廰就给时间自由活动了。母亲大人跟着大队去室外看湿地,游小明看着室外那薄薄的蒸气,顿时装中暑躲在室内。

      这种天气邨委员怎麽会想要搞中暑旅行团呢?游小明坐在空调房想着这问题,脑袋不忘扭着到处看看有什麽有趣的东西可以打发打发时间。没多久就见到一男的进来了。你说一大热天,好好的为什麽还要穿件衬衫出门,而且还在这种跑户外曝晒的脑残活动里。游小明同学立马为可怜的衬衫哥打了个脑残的标记。来这种满团师奶的旅行团还装毛,穿衬衫能不热死吗?看这衬衫哥一副装社会精英的衣着,相貌堂堂竟然是脑残的,好可惜。

      第二站去了元朗买老婆饼。游小明一扫刚刚被晒到溶掉的颓势,从包里拿了个大环保袋去装老婆饼。

      你问游小明万般不愿为什麽还要去这种旅行团,那答案一定是因为去的地方有东西吃。游小明长在一个长辈们都烧得一手好菜的家庭,外公在五十年前在港岛某大酒楼是掌勺的,母亲大人尽得其真传也烧得一手好菜,於是乎游小明成功地长成一名吃货,而且吃多尝广,咀愈来愈刁。行走江湖,不为别的,就一吃字。

      元朗老婆饼也算是到新界必会买回家的定番之一。酥脆的外皮咬下去就松开,淡淡的油香味配着香甜的冬瓜蓉,也算是香港的地道名特产之一。之所以要跑到新界元朗里买是因为在制饼厂里刚做好拿出来的饼才是最最好吃的。平常在市区看到店里一个个独立包装的老婆饼全是污蔑了老婆饼这名字,寂寞地封在胶袋里不用说,一个个全都冷冰冰的咬下去都能嗑到牙。就算门市里的放在箱子里暖着,也已经失了刚出炉时热腾腾的温度,那种从冬瓜蓉中透出来的热度是微波炉怎麽也复制不了的。在元朗店面的都是透着烟地放在纸盒里,带在手中的热度高得灼手,吃起来热呼呼,冬瓜蓉馅因为温度变得更好吃,糯而不黏,甜而不腻,一连吃好几个都不会腻。饼皮酥脆,只有用猪油才做得出那种松得一咬就化开的质感。每一口咬下去外酥内软,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了口。

      而且这种传统纸盒装才有爱啊!在厂里逛了一圈,虽然现在而经机械化生产了,但看着面团从最初的粉团一步步制作成老婆饼,再到出口处买一盒刚出炉制成品,简直是人间一大乐事哇哈哈哈哈哈哈!

      游小明本想买三大盒,被母亲大人喝止,没办法最後买了两盒。刚付完钱就迫不及待咬开一只,这才是真正的大满足啊!

      到了中午旅行大巴就开往流浮山吃海鲜午餐。

      虽说是叫做流浮山一日游,但流浮山能逛的地方就一条街,两旁的店都是些家庭式的工作坊,走到尽头就只有一滩泥沼,导游还会叫你傻站那里看弹涂鱼。开玩笑……刚在湿地公园还没看够,现在站这大太阳下又再看一次。而且中午弹涂鱼都躲泥下了,谁要看泥。

      所以通常这种本地一天游都会加入周边地区的活动,买下老婆饼什麽的,真正在流浮山活动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或许是因为本命年的霉运,又或真的是人品的问题,中午被安排去了一家专门招待旅行团的餐厅。当然,这种做旅行团生意的餐厅是给不了什麽好菜的,说好的新鲜海鲜还是有的,但完全变身成迷你版和山寨版,清蒸鲍鱼仔还没全洗净,肠和内脏都稳稳地黏在边上。粉丝蒜蓉扇贝明显煮过了缩成迷你大小,等着旅行团来的时间一直热着,扇贝已经老了。豉汁仓鱼感觉还有一股子土味没有去掉。一桌子的诈骗案。

      游小明看着桌上的菜在发呆。碗里放着每人限定一只的鲍鱼仔,近看的话壳上还没有洗干净,黑色一条边框着整只鲍鱼。大概坐在桌对面的人现在就能看到他脸上已经没表情了,本来对这一餐还有一点点幻想的小明,看着碗里的鲍鱼硬生生把仅剩的都污染了,嘴上还一直对着旁边的母亲大人抱怨。

      其实所谓的海鲜餐的口味也不是很难吃,只是卖相真的让幻想完全幻灭。小明在这一日游中唯一期盼的都被幻灭了,从刚刚的老婆饼天堂一下掉进这幻灭海鲜陷阱的确让人难以接受。

      刚好和小明坐在同一桌上打对面的正是刚刚在湿地公园见到的衬衫哥。同样看着这一桌子幻灭海鲜,之前想要带母亲出来走一走天伦乐的目标蒙上污点了。与其看着这一桌掉胃口的菜,倒不如看着对面那小朋友的反应。每吃一道菜反应都不一样,明明想要尝尝看,但眼见卖相又下不了手,十分精彩的各种颜艺表演。看上去都不小了还在对着妈妈撒娇,像小学生般戳着那鲍鱼不肯吃下去。这种任性小学生太有趣了吧。衬衫哥轻轻的摇了头,对这般像怪黍蜀的行为一番鄙视,又再努力和众师奶抢菜吃。

      吃完饭逛了下街上的摊贩,在流浮山大街上有种手工做的马仔,一颗颗球形面糊用蜜糖黏上,再切成方形,面糊炸过後脆脆的,吃起来有淡淡的蜜糖香甜,小明开吃就能吃上4,5块才罢收。这东西是去流浮山的指定手信,当然游家限定。

      之後的旅程都是很普通的到处走走逛逛,反正中午那一餐已经毁了游小明在整个旅程剩馀的幻想,也没什麽心情走,只是跟着母亲大人要走哪跟哪,整个人提不起劲,再不然休息时候拿一件老婆饼吃一吃,但天气真热得人不想动。

      那天的一日游後,买回来的零嘴小吃用不了2,3天就被吃完了。游小明依旧在混着日子。去打打球,玩下游戏,老妈来关心一下就去找下工作。一个夏天就快挥霍完了,依旧在打着零工过着一天是一天的日子。

      八月是整年最热的日子,这个时候的总有一种奇怪的现象,人总喜欢开着空调吃火锅。明明是愈吃愈热的东西,但空调的发明完全逆转了吃火锅的季节限制,这在空调过冷的香港更是愈热愈多人吃。

      游妈妈在周末买了各种火锅料,打算在家也开空调打边炉。游小明走到厨房看看有什麽火锅料,然後成功被母亲大人训了一顿。

      “你妈一人两只手能买这些已经是超人了,你意见这麽多自己不去买躲在家里凉空调,这是故意走来找骂还是赶枪口上自杀!”游师奶切菜骂人两不误,把游小明当成油墨菜狠狠切半。

      “要吃什麽牛丸贡丸都自己去买,没贡献就别在这个家吃饭!”

      游小明成功的引发了母亲大人这座火山。但这大热天去嫌母亲大人你这不是自杀是什麽?

      游小明认命的夹了施鞋去了杨屋道那边的街市买火锅料。游氏一家住在荃湾近地铁站一带的私人屋邨,说便利是很便利,但如果要买好菜还是要走远点。远一点的杨屋道街市海鲜也新鲜,摊子也多。那边有家卖肉丸的用来打边炉是一流的,还要再带点鱼蓉烧卖,在汤里滚久了也不会变软。

      不过小明是不会亏待自己的双腿,走了远路当然要去吃个下午茶再回家。
      在街市旁有好多的旧式食店冰室,惨白的光管照着店里的一个个卡位,没有漂亮的装潢但味道绝对带住浓浓的怀旧香港味。其中一家更是永远的多人,排队排上一个小时都未必能等到位子。

      小明一个人随便挤一挤就行,等没多久就有位子了。进去坐了二人卡位,小明想了下,叫了个伙计过来点了阿华田沙冰和细奄列。

      点好餐後小明发现对面有一股超热切的目光从对面看来,这才看了看对面搭枱的。对面是个男的,喝着红豆冰咬着饮管看着小明,小明想了想,这男的脸很熟,好像在哪里见过面………………

      这两人就这样旁若无人两双对望了一分钟,小明开始从远古的记忆中寻找关於这男的印象,明明脸很熟,但就是想不起在哪见过。

      这边想不起来,但对面先有反应了,“你…上次那个…那个…老婆饼”

      这下游小明更迷茫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