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十六章引蛇出洞 ...


  •   一连几日,不断的有信鸽落到函关城楼,易州的消息一个接一个的传来。陈梓坤与文杰商量后迅速发出指示,遥控着京中事态的进展。

      “殿下,大王请您去赴宴。”
      “哦。”陈梓坤忙完手头的事情连忙赶到父亲房中。
      “梓坤哪,爹爹今日想给你补办十六岁的生辰,你看如何?”陈梓坤猛然想起自己十六岁的生辰已过,那几日刚好和晋军大战,她早忘得一干二净。

      陈梓坤笑嘻嘻的坐在父亲身边,晃着他的胳膊说道:“父亲,那日乌陵大胜就是女儿用来庆贺生辰的。要补办,也得回去让母亲补。”
      “这个……咱爷俩倒想到一块儿去了。”陈信想的是自己给女儿补办,然后回去让自家娘子给自己补办。陈信生怕女儿窥视自己的想法,神态略有些不自然。

      陈梓坤假装没看见父亲窘迫,她沉吟片刻,开口说道:“父亲,我们明早就回京如何?”
      “这?可以吗?”
      陈梓坤乖巧的说道:“女儿知道爹爹归心似箭,所以这几天一直在书房忙着处置三关防务,以便早日踏上回程。”
      陈信一脸的感动,本来他心中颇有微词,觉得女儿不如以前孝顺自己了,昨晚还独自感伤了一回,心中越发思念老妻。如今得知女儿竟是为了自己忙碌,不禁埋怨自己太多心。

      陈梓坤见父亲心情舒畅,大手一挥道:“父亲,今日咱爷俩好好聚聚,陈剑,去让人上酒菜来。”
      “好好。行行。”
      不多时,酒菜端上,梓坤挥退左右,亲自为父亲斟酒布菜,陈信心满意足的呷着酒品着菜,话匣子也随之打开了。

      “好久没见你娘了,也不知她是瘦了还是胖了。”
      陈梓坤叹息着接道:“娘亲肯定想父亲想得瘦了。”
      “唉……”
      “我回去要和你几个叔叔聚聚,我们哥几个总是聚少离多。”

      见父亲提到这茬,陈梓坤剑眉微蹙,一脸遗憾的叹道:“我真羡慕父亲和几个叔叔的深厚情谊,为何我和几个义兄弟就如此淡薄呢?”
      陈信呵呵一笑,忙安慰女儿:“我们哥几个当初可是同生共死无数次,而你们生下来就掉在了福窝里,哪有机会经历这些考验。”

      陈梓坤一双灵动的眼睛细细观察着父亲的神情,接着叹道:“爹爹,女儿无论性格还是相貌都随爹爹,承业一一他们也都像他们的父亲,性格也不错,唯独大弟承嗣既不像二叔也不像大姨,我真不知如何评价他?”
      一提到秦承嗣,陈信不禁面色略沉,默然片刻,他轻轻摇头:“不止你一个人这么感慨……或许,他以后长大些会好些吧。”
      陈梓坤一脸迟疑:“可是人们都说三岁看老,他都快十六了,真的会变好吗?”

      “这……”陈信深深叹息一声,一时无言以对。蓦地,他放下酒杯,在屋里转了几步,突然问道:“梓坤,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得知什么消息了?”
      陈梓坤假装一脸踌躇,欲言又止。她必须要给父亲通个气,让他提前有个心理准备。但又不能说得太直。
      “你倒是说呀。”陈信一脸的焦急。

      “爹爹,事情是这样的……”陈梓坤将秦承嗣的所作所为源源本本的说了出来,一边说一边察言观色。
      陈信听罢拍案怒骂:“唉……这个孽障!”骂完秦承嗣,陈信突然目光锐利而又警觉的看着女儿,久久不语。
      陈梓坤有些拿捏不定,略有些忐忑的问道:“爹爹为何如此看着女儿?”

      陈信揉揉眼眶,略带无奈的说道:“宝儿啊,你是不是早有对付你承嗣弟弟的心思?”
      陈梓坤一脸委屈:“父亲,女儿没有!”
      陈信走过去摩着她的头顶,狡猾的一笑:“你真以为爹爹傻啊,你从小就心思忒多,我能不了解你?”

      陈梓坤神态尴尬,不自然的干笑两声,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一脸难过的幽幽一叹:“爹爹你想,我身为女儿身,被朝中文臣武将摒弃,若不多费些心思,能行吗?”
      “而那个秦承嗣——爹爹自个说,他到底哪儿比我强?他是文能治国,还是武能安邦?可是那些老顽固偏偏都拥立他。他自己也认为二叔为陈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理所当然的有继任权。”
      陈信沉吟道:“这……他也许没有错……”

      “不,他大错特错!”陈梓坤一脸严肃的纠正父亲的话。
      “父亲,您如今再不是雁鸣山上的那个山大王了,您是一国之君。国君是受命于一天,就要有绝对的不容他们置疑的权威。国君也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也别说什么,父亲出身草莽,没有他们的辅佐就没有今日。他们怎么不反过来想想,若是没有父亲,难道他们就能有今日吗?当时乱世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文治吗?不,是武功!若没有父亲在前方冲锋陷阵、攻城夺寨,凭他们一帮文人秀才何时才能建立基业?若非父亲威严赫赫,在军中一呼百应,四方壮士会云集响应赢粮而从吗?难道他们能凭嘴皮子说出一支军队来?父亲和他们的关系的确是相依相存,犹如鱼和水。但他们和父亲都弄错了,您才是水,他们是鱼。只要有水,就不愁没鱼。但鱼离了水,就不能存活!”
      “这……”陈信一脸惊诧。

      “父亲,那些朝中大臣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结党抵制女儿,那秦承嗣之所以肆无忌惮就是因为父亲太重情义,没有树立起为人君者的绝对威严。让他们居功自侍、不知进退、目无君上。父亲您再想想,您若纵容秦承嗣,那其他几个叔叔的儿子们怎么想?他们的父亲当年立下的功老也不小。他们是不是也有继任权?到时祸端一开,他们耗子动刀窝里横斗起来,我们陈国有多大元气才能经得住这番折腾?到时我们一家三口该如何自处?”
      “可是……我实在做不到拿你二叔一家开刀。”陈信一脸的为难。

      陈梓坤突然破颜一笑:“爹爹,女儿并非让父亲拿他们动刀。我是让父亲从今以后端正心态,任何时候都要记得自己已经今非昔比。您是一国之君,您有乾纲独断的权利。不要总拿以前的事情说事,此一时彼一时也。他们功劳是不小,但父亲也没有亏待他们。立我为储君也并非父亲徇私,按照古制,无论是立长还是立贤都该是女儿。况且古制也没说不准立女儿吧。以后朝堂上再有争执,父亲要理直气壮的拿出这番理论堵住他们的嘴,别总觉得心虚。父亲,母亲以前说过,人心很诡异,你越往后退,对方就越往前进。倒不如您干脆前进一步,做臣子的退让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父亲现在退让得越多,女儿往前迈的就越多。况且,女儿继承了父亲的暴躁性子却没有学会父亲的宽容仁慈,万一举措不当,不但有损父亲的一世英明,对于他们也是祸不是福。父亲这么做也是为了他们好。”

      “好吧……梓坤啊,爹承认你说得有道理。”陈信一脸的感慨。没有女儿前,他被妻子拎着耳朵教训,如今轮到女儿了……偏偏她们说得都有道理。
      “爹爹,这次回京,您就要着手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女儿会在一旁协助父亲。您要向他们证明,您是一个能上马治军,下马治国的英明君主。不要让他们总拿老眼光看人。”
      “好吧……”

      陈梓坤见父亲已经被自己说服,不禁长松了一口气。先打通父亲这一关,以后就好办多了。她早就敏锐的察觉到父亲的性格中既有骄傲自满的一面,又有自卑的一面。虽然母亲帮他矫正了不少,但这种深入骨髓的性子并不是说改就改的。这才让那些文臣们钻了空子。

      “爹爹真是从善如流,英明神断,我们明早就启程回京。娘亲见了,定会说父亲越发稳重成熟。”
      “呵呵,爹爹也这么觉得……”
      陈梓坤心满意足的告辞离去。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陈信就迫不及待的起床,吩咐士兵火速准备启程回京。
      除了留守函关、阳平关以衣西平关的士兵外,其他的八万大军全部班师回京。一路晓行夜宿,速度不下于急行军。不过众人都是归心似箭,倒没一个人抱怨行程太快。

      三日后,大军回到易州城外。城中百姓早闻讯赶来夹道欢迎,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三军将士全部身着明亮的盔甲,排着整齐的队伍秩序井然的入城。陈梓坤身着去鲜艳夺目的大红披风,头戴银盔,骑在一匹神俊无比的白马之上,异常引人注目。
      不知是谁起了头,众人一齐高呼:“大王万岁,公主万岁!”陈梓坤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向人们招手示意。
      “嗷嗷——”两旁的百姓也疯狂的随之招手回致。

      两旁百姓越聚越多,前方的骑兵纷纷放慢速度,缓绺而行。刚进出外城城门,气氛便不自觉的为之一僵,内城门口,数百个士兵面无表情的顶盔贯甲持刀而立。地上跪着一老一小两个男人,两人均赤着脊背,背负荆条。
      陈梓坤心中一紧:这父子两人竟然来负荆请罪?
      她脑中飞速盘算,堂堂丞相大人亲自带着儿子负荆请罪,其心可嘉,其诚可赞。以父亲的性格绝不会再像她计划中的严惩不贷。而且她还要考虑民心向背。文杰也知道事情有变,连忙策马赶上陈梓坤,两人暗暗使了个眼色:她们的计划要也要随机应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章 第十六章引蛇出洞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