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之前的故事 ...

  •   金连休沐日回了趟家。

      上一次踏进家门,还是两年前的事情,差事不是真的有那么多,只是——不想面对心里空落落的那个洞。

      他怀揣的消息,不知算好还是坏。

      下人们在屋外齐声道:“大少爷好!”

      唐娉婷正同着金阳的媳妇儿赵氏商量中秋安排,闻声搁了账册,对她说:“你先回吧,我们商量好的,先去办。你大哥指不定又是什么事来烦我。老大的人拖着不成亲,和你公公见一次吵一次,闹得家宅难宁,还是阳儿乖觉。”

      赵氏不多话低头出了门,看见一男子侧身站在廊下,面容稍显阴柔,然而体长八尺 ,身体健壮,不像弱不经风的读书人一般精瘦。

      赵氏拜下去:“大哥。”

      金连侧过头,淡淡点头。这就算打过招呼了。

      赵氏心里难免怨愤。金阳的这个大哥,沉默寡言,脸上总是紧绷着,很少给好脸,仿佛人人都欠他。她嫁进来三四年,和他没说上过十句话。任何问话,多是用“是”或“不是”回答,别去想跟他能拉拉家常套套近乎。不过这套在军中似乎吃得很开,金连二十有三便晋升校尉,有不少人说他是靠着父亲顺风顺水。金家的人都全清楚,金华金连父子失和已经四五年。莫说帮衬,金华不给他故意下绊子,已是谢天谢地。

      金连不理会赵氏悻悻的表情,进门直愣愣地给母亲磕头。

      唐娉婷不是金连生母,但是儿子既然认在名下,也当尽力悉心教导。金连从小听话知礼,堪为金家子弟典范,唐娉婷鲜有需要出手的时候。偶尔有事做得不周全,少不了他罚跪磕头。后来金连大了,自察言行有失,便来拜会母亲磕头。

      所以唐娉婷一看金连的摆出的架势,就很头痛。

      “说吧,你惹了什么事情。”

      金连早已将这句话在心里默念了数十次,说出来还是很困难:“柔儿就快回来了。”

      唐娉婷以为自己听错:“你说什么,再说一次。”

      金连慢慢重复:“柔儿,快回来了。她失踪五年,三年前有人给我传了点消息。如今打探详实,我派了人去接她。如果顺利,月底可以到。”

      唐娉婷慢慢消化这事:“三年前你就有信,怎么拖到现在?”

      金连说:“消息并不确切……来源也有待考证,远在京城,凡事都需谨慎,就拖下来了。”

      唐娉婷已经有了分寸:“孙幂自求出府,是你安排的?”

      金连说:“是。”

      “已验明正身?”

      “是。”

      唐娉婷难掩心中喜悦,仍维持一个主母应有的温雅情态:“你对柔儿这份情谊,我很满意。你父亲那边,我会解决。你舅舅那儿,你择日去打点一下。”

      金连知母亲已有计较,听她这番安置,提着的心亦放下了:“是。”

      唐娉婷仰头,长呼一口气,何尝不是终于放下心中的一份牵挂。

      “柔儿若是回来,说到底,日后还是要仰仗你这个大哥。这几年,虽说是我和柔儿连累了你,但秋令居那边的花花心思,也一日日养起来了。你可知道?”

      金连人不在家,也常听到金阳母亲闹出的一些动静。唐氏的暗示,他很明白:“儿子知道怎么办。”

      唐娉婷很喜欢金连这样的聪明人,不需捅到透亮就能领悟。她记起一事,不问着实不放心:“若是你六舅舅问你……”

      金连胸中闷痛仿佛涟漪般泛起:“仍没有消息,恐怕,凶多吉少。”

      唐娉婷看他脸上发白,到底不忍心:“连儿,积重则难返,你要爱惜自己。”

      金连磕头:“是。”

      唐娉婷想他也听不进去,否则何故自己的大事会拖沓至今日未决。不到二十六的男儿,心思这么沉,半分也不像他那个糊涂爹!

      ……

      隔十日后的休沐金连又回了家,在秋令居院外从天不亮跪倒日头落下、寒气倒入。

      眼看就要落锁,金华让人开了门,走到金连面前,沉默许久,讷讷地说:“回来就好。”

      金连神色恬然,连磕三个响头,在仆从目瞪口呆中血流满面地回房。

      赵氏晚上在帐内同丈夫嘀咕:“到底是血浓于水,稍微服软,几年的积怨就搁下了。父亲整日和母亲抱怨,害她白白陪着受多少气。大哥那凶样……他回来以后,咱们怕是没好日子过了。”

      妻子的小心思金阳很明白,也觉得好笑:“娘糊涂,你也跟着不清白?咱们家满门武将,怎么能指望我这个读酸书的得势。”

      赵氏对丈夫向来满意,只是遗憾:“你若从军,还能比大哥差哪里去?”

      金阳道:“夫人高看我了。你只当大哥是武夫不成?他谋略过人,沉稳持重,是一等一的人才。我哪里有资格望其项背。金家全族的少年,谁不以他为榜样?”

      赵氏不解:“大哥这么厉害,家公为何容不得他?”

      “大哥若非要说有什么不足,便是出身。”明知在内室,金阳还是不自觉压低了声音:“他不是那边的亲生儿子。最早嫁过来的,是那边的姐姐,产下大哥后,由于血崩之症不治。后来那边进门后大哥过继她名下,因着姨亲血缘倒没有另眼相看——何况那边后来生的是女儿。大哥再优秀,也是父亲正妻用命换来的,要说没有膈应,怕是难。”

      “母亲为何不曾对我说起过此事?”

      “她到底知道这是父亲心里的一道伤。你若是不留神说出点什么,得罪的可不止是那边。”

      赵氏心有不甘:“照你这么说,你便是一分胜算也没有?咱们干脆早早收心,什么也不用争?”

      金阳替她扯好翻起的被角。

      “父亲对我同大哥,还是有区别。慈眉善目不一定是关爱,凶神恶煞也不一定就是疏忽。他早晚继承父亲衣钵。而且,你也知道金柔要嫁的是哪家。同是哥哥,大哥与我,对金柔来说可是不一样的。大树底下好乘凉,只要哥哥有一两分顾念,还能苦了咱们?”

      “杨家二少都病了这么些年了,婚事一直拖,谁知作数不作数。”

      “他一日在,这门亲一日都是定下的。就算不是杨二少,他家还没别的儿子?”

      “柔妹妹在我嫁来之前就去了唐家,算来也快五年了。夫人怎么回事?一双儿女都送得远远的。”

      金阳意味不明地一笑。赵氏同他成亲时,年纪尚幼。几年来朝夕相处,他熟知她心性单纯,对丈夫全心全意,偶尔小任性不过是替他鸣不平。也正因为如此,有些事他反而不便告诉她。

      “别人的事情,管那么多!我盼着你早日替我生个儿子才是正经。春宵虚度不得,我们歇吧。”

      赵氏羞涩地钻进丈夫怀里。

      帐内春情无限。

      ……

      隔日金阳早起去了金连院子。

      金连对他一向客气:“这几年我家回得少,你辛苦了。” 金连仍要返军中,昨日带回的东西不少,正交待小厮打理。他头上缠着白色的绷带,微微渗出了些血。

      金阳示意他继续忙,摆摆手:“分内之事,不足挂齿。你先忙,我等得。”说着坐到一边,下人把茶奉上来。

      金连点头:“好。”同手下交待一番,才得空回过头对金阳说:“我前日见了弟媳,记起她弟弟赵浦似乎是在虎贲校尉门下,正想同你商量是不是要来放在我治下。城门屯兵虽然不易建功,但贵在安逸。”

      金阳不禁自愧不如——他都搞不清楚赵浦是在哪里,大哥竟然能想到把他从高危的战车部队里换下来。“容我同内人商量下。”言毕又怕大哥认为自己没有决断,有些后悔。

      金连说:“不急,我等你消息。”

      他就是这点好,凡事为人想,但从不武断。兄弟几日一起长大,虽则母亲之间总是爱争意气,情分到底还是在的。金阳还记得一同读书时,自己进度慢,金连总是在下学后一本正经提点他功课。做的好就赞扬,欠佳便耐心解说。他很受用,倒是母亲总疑心金连将他留下是有意欺侮。

      眼前冷淡克制的人又同他记忆里那个温和细心的大哥重合了。金阳心头一暖,本来就是真心的话更是发自肺腑了:“父亲母亲都挂念你,生分这么些年,大哥你可得多回来。”

      金连说:“自当如此。”

      ……

      金阳回头把小舅子的事跟赵氏说了,赵氏眼睛一亮,弯成月牙:“如此甚好!我娘早就想替弟弟谋别的出路,苦于无门。大哥既然提起,最好不过,可得好好谢他。”

      金阳取笑她:“你才说大哥回家人人都没好日子过的。”

      “我不过是怕他……”于你不利。赵氏羞赧了。

      金阳摇头道:“大哥是极重感情的人,他志存高远,内宅那么些小事,何时在他心上。”

      赵氏很奇怪:“大哥重情谊,那他为什么总是冷冰冰的。我每次见他,都觉得无论怎么应对似乎都会惹他不开心。”

      金阳沉默半晌,才说道:“以前不是这样,柔妹妹走了以后,他变了许多。”

      “哦?那柔妹妹回来了的话,大哥会不会也变开心?婆婆让我好好收拾翠微苑,说是今年过年前,柔妹妹就要从唐家回来了。”

      金阳喜道:“果真如此?”金柔是金家出了名的混世魔王,金阳没少在她手上吃亏。谈不上有多喜欢,但是一家人离心离德这么久,渐渐恢复和睦的趋势,毕竟是好事。

      他交待赵氏:“你且办得仔细些,多备些女儿家喜欢的物什。金柔既然回来,和杨家的婚事怕也不远了,得趁这些时日,把以前的情分赶起来些。”

      赵氏应了,凡事格外用心。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之前的故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