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关于野人的史记三 ...

  •   27年后,我们在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的家里,见到了这封电报。电报由当时的湖北省郧阳地委宣传部签发,日期为1976年5月17日,内容长达884个字。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
      就是读了这个电报以后,我就觉得这个东西是个很值得探索的一个东西。没有说是不是拍的一个假的(电报),因为它落款是宣传部来的话,我想作为宣传部,它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弄个电报来。
      于是,黄万波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派人赶赴神农架实地考察。
      1976年6月15日,黄万波率调查小组,奔向那神秘莫测的鄂西山区,采访了许多目击奇异动物的山民,拍摄了大量照片。就在调查期间,紧邻神农架的湖北房县传来消息,该县桥上公社妇女龚玉兰看到了野人。调查小组立即赶到现场考察,在野人蹭痒磨掉树皮的树干上发现了几十根毛发。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
      看完以后我就觉得这个毛跟人的头发特别像,后来采到绒毛以后,我就觉得值得研究。咱们人的头发没有绒毛,都是一根根的毛,所以这个动物是值得研究的,值得探索的一个动物。
      蹭痒者到底是谁?为了彻底揭开它的本来面目,黄万波将采集到的毛发和人、棕熊、猩猩、金丝猴、猕猴的毛发进行对比,并请公安部、协和医学院有关专家共同研究,很快获取了分析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
      它应该是和人、猩猩接近的,所以当时结论就是一个级灵长类(动物)。 1993年  1993年9月3日,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谷城桥梁厂一行10人,在神农架就曾与3个野人邂逅。
      当天下午6时许,铁道部桥梁局谷城桥梁厂司机黄先亮,驾驶一辆面包车,载着十几位专家到神农架旅游。当车驶过一个急转弯时,黄先亮发现前面20米处的公路上有3个人正低头迎面走来。
      铁道部桥梁局谷城桥梁厂司机 1993年目击者黄先亮:有一个高个儿,有两个矮个儿,高个瘦一点,看面相呢,它那个面相,从这个位置到这个位置,看着比较清楚一点。
      等到人们下车,3个野人已逃至公路坡下30米的森林边缘,用它们的“双手”有力地拨开树枝、藤蔓,大步向前冲去,人们只能听见“噼噼,啪啪”折断树枝的清脆声响。
      铁道部桥梁局谷城桥梁厂司机 1993年目击者欧镜生:听得见下面劈树枝的声音,树枝折断的声音,下坡的声音都听得见。
      这次事件的目击者多达10人,其中三位是铁道部大桥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事发后,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专门派尹本顺等人赴谷城桥梁厂调查核实情况。座谈会后,尹本顺起草了一篇通讯,谷城桥梁厂还在通讯稿上郑重签署“情况属实 93.9.8”字样,并加盖了党委宣传部公章。尹本顺至今还保存了许多当年调查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进一步弄清真相,当时担任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部长的戴铭和几位记者一起来到了目击现场。按目击者提供的线索,在209国道1548公里向西200米处,果然找到了一块青石打凿有190字样的里程碑。这是一块标志209国道开通前等级公路里程的旧路碑。10年后参加调查的部分人员又一次来到这里,回忆了当时的情景。
      神农架林区□□会副主任戴铭:这个碑都已经垮了,所以把点定下来了。让我们知道在哪块地方。发生了和野人遭遇的事件,如果没有这块碑,我们还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一个物体来说明这块地方。
      190里程碑的确定,使调查人员大受鼓舞。他们沿着似乎像是动物趟过的痕迹继续搜寻,发现了大量折断的小树枝和藤蔓。有的小树有两厘米粗,也被一折两段,楂口非常新鲜,10位目击者听到的噼噼啪啪的断裂声就是这样形成的。更让调查人员惊喜的是,他们在撞断的小树楂口周围发现两个清晰的大脚印。两个脚印呈左右脚型,间隔约50厘米,前宽后窄,前掌宽约12厘米,后跟约7厘米。其形状与1981年发现灌制的野人石膏脚印形状完全相同。 1999年  20年来一直坚守的科考队员卞军电话报告:9 月23日曾经发现怀疑是野人的不明动物行踪。接着,他又收到湖北省房县公路段的孙运智和房县报记者张仁华寄来的信,详细记录了房县青锋镇猎人王开明于8月11日、12日两次遭遇野人的经过。于是科考队不得不临时决定立刻赶赴现场。在现场科考队果真发现了怀疑是野人留下的足迹和一个吃玉米时留下的屁股墩印。
      当时,虽然下过几场大雨,但现场留下的脚印和屁股墩印都非常清晰,脚印迹长32厘米,前宽14至17厘米,前部宽后部窄,脚趾头很光滑,没有像熊那样的尖爪印,前脚掌很深,有足弓。屁股墩印宽48厘米,没有尾巴痕迹。现场共被掰了30多株玉米的玉米穗,而没有弄断一棵玉米秆,玉米穗离地面高度在1.6米以上,被吃的玉米芯像人吃过一样干净,但又不像人那样剥光了玉米穗的外壳吃,而是从玉米穗后部啃开包壳再往前啃,吃完全部玉米粒后,外壳仍然基本完整。
      据袁教授分析,这些现象基本上可以排除熊的可能性,因为熊吃玉米,是先搂一大捧在怀里,然后掰下来吃,这样就会把玉米秆弄断。从被吃的玉米芯看,熊有犬齿,犬齿长,门齿短,因此熊吃玉米一是不会吃得那么干净,二是犬齿会把玉米芯啃出深痕,所以它不是熊,而是一种不明动物。 2003年  公元2003年6月29日15时40分,在中国神农架林区发生了迄今为止最新的一次目击野人事件。自 1977年中国首次组织野人考察以来,该地区已有300多人、60多次目击过这种似人非人、似猿非猿的奇异人形动物。“6·29”最新目击事件的发生,在科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神农架野人作为世界自然之谜,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与以往历次目击事件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要目击者中有一位14岁的中学生,他叫周江,所在学校是神农架林区一中。
      (2003年6月29日野人目击者神农架林区一中学生:周江 14岁)
      我们四个人同时看到一个灰白色的东西,背反正是弯着的,就像一个老年人那样在路边走,我们车往前走了一点,我看见它快步地朝路中央走去。走了一会,站在那里,头往后一甩,直接往下面的树林里跑去了。
      面对如此怪异的身影,车上几个人几乎同时发出了一声惊叫:停车。
      因为惯性,车向前冲出20多米后停了下来,但奇异动物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神农架林区一中学生周江
      我们下车大概有十秒钟,跑到路边就没有声音了。我们还向下找了大概30多米,只发现几个脚印和碰断的树枝。一般人不会光着脚向下跑,下面的树上长着这么长的刺,因为下面我们找到脚印的时候,发现(脚)趾头印,前掌、后掌都是非常清晰的。脚印不像人的脚印,有一瓣一瓣的五个(脚)趾头印。
      其实,野人的目击和传说在神农架由来已久。“在神农架找野人,到兴山看美人,去秭归访文人”的说法广为流传。兴山的美人,指的是汉代浣溪美女王昭君;秭归的文人,指的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 2007年  21日上午,考察人员在温水见到了王东妻子,她告诉提供了两位主要目击者的电话。
      下午2点,两位目击者的电话相继拨通。他们的讲述如出一辙:18日,前来神农架踏勘越野自驾线路的张先生,会同林区向导王东一行5人前往老君山、里叉河一带。中午12时许,快速行进的越野车到距里叉河管护所约1公路处简易公路上。在绕过一个缓弯后,张突然看到前方约50米处的公路上,一高一矮两个浑身黑色的直立的“人”,呈右侧对来车,向公路下方向,两“人”相距很近,高的似乎还拉着矮的。张惊叫:野人哪。坐在车后的王东也看见,急喊:快停车! 发觉来车,反应迅捷的两个“人”,大步往前,飞身闪入公路下。越野车在冲出去事发地20米后才停下来。大家急急下车往回,张先生操起车上的DV,冲向那“人”消失的地方,对着下面灌丛、对面山坡上一通狂拍。但已经太晚,没能看到什么。一时间,高度紧张的人们,没敢下公路下面去看或者去追。几分钟后,他们驾车来到一公里外的林业管护所,激动地向见到的管护员讲述所见情景。叶某等两位管护员又随同张等一起去发生怪事的地方。看到了公路下令人不解的痕迹。目击者张先生讲,他们看到的这一大一小两个“人”(与脚印有大小相符),高的约1.7米,矮的约1.3米,形体看上去精瘦,浑身似黑色毛发,好像当时转过脸来,但没能看清面部。该动物身形矫健,反应迅捷,非一般常人所能想象。王东反复表示,自己虽然是神农架人,但以前是不相信“野人”这回事的,这次所见真的让他觉得这以前只听人们说的东西还真有,神农架真的太神奇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关于野人的史记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