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 苏家有痞初长成 ...

  •   苏小余是这样一个姑娘,吊儿锒铛,颇有些玩事不恭,平时像痞子,关键时候……还没遇上。某一日,她爹告诉她,她到了该独自下山闯荡的年纪。她告诉她爹:“赶我走可以,想趁机娶你那些相好也可以,我的屋子,我的东西,你敢让别人动一分一毫,我回头就请伙土匪,该咋地咋地,你自己看着办。”

      “女儿呀,爹给你取这个名字是让你明白世道艰难,有余便应知足。可你这性子,吃不得半点亏,听你爹一句,下山后这脾气得收一收,万万不可再肆情妄意。”

      “老爹呀,你还是先把粘在张嫂身上的眼珠子收一收吧。”

      苏小余冷冷看着她爹趴在门上窥看对门的窈窕少妇,从鼻子里哼了声,转身进了屋子,收拾好细软,也不跟她爹拜别,立时便下山去了。

      她家所在的这座山叫宁山,位于雍国东南边的山城丰城。丰城群山环绕,有高有低,宁山算是座小山头,从山顶走到山脚,只需一个时辰,且山路平缓,车马通行,景致只是一般,但四季如春,流水处处,很是适宜居住,大片民居建在半山腰上,山顶有座庙,据说灵得很,所以来往宁山的不少,绝不是什么隐秘的避世之所。

      苏小余出了丰城,在邻近县城左右晃荡,盘算着要往何处闯,到顺清县时正碰见有商队招护卫,要到北边淮国西南的大城烟州去。苏小余想,既然离家闯荡,就应该干脆去个远得不得了的地方,方能体现她的气魄。她的性子,说风就是雨,仗着有些本事,胆子奇大的她扮成男子,受雇于该商队,真的一路北上越过国境,进入淮国。

      她不是第一次下山,但一下子离家那么远,还真是头一遭。

      北国风光真让她大开眼界。山她见得多了,但这里的山才真正称得上入云雾的高险,天空也似乎离地更远些,最令她钟意的,是这里的一切都带上了些粗狂,男人女人都高壮许多,嗓门也大,苏小余那身痞气、放荡不羁很是适应。

      因为干燥、少雨,天候十分恶劣,加上这一年来战乱频繁,本就贫瘠的淮国边境民不聊生,流寇、盗贼层出,商队在漠上遇过不少,但多是些铤而走险的乌合之众,分散又缺乏纪律,只晓得乱抢一气,以商队护卫们的身手,对付他们是绰绰有余。

      令苏小余受不了的是,这北地刚入秋便冷风嗖嗖,从小生长在四季如春的丰城的她,一开始还能勉强抵御,等到尽飘皑皑白雪的寒冬时,她便痛悔自己那颗不思量的心。

      今冬的雪势异常猛烈,商队里有不少常年行走雍、淮两国的,都说没见过这样大的雪。

      这日,商队冒雪到了淮南昌平县的一个小镇,刚入镇,便听说大雪封了镇前的山路,商队的领头李东齐下令折返改道,没等他们转过身来,入镇的山路便坍塌了。于是,他们困在这小镇里,动弹不得。

      说起这小镇,有个可高雅的名字,叫凤栖镇,因为镇里有棵好几百年的古树,据一本不知从哪挖出来的古籍里说,有只凤凰曾在那古树上歇了个脚。

      因为绕道要多花去近半月的时间,镇上本来就聚了不少在等镇前通路的商队、过客,小镇里是人满为患,客栈、驿站早腾不出空房,不少人花了大价住进民居。苏小余他们到处打听,确定真没地儿了,只有镇郊一处破庙还没人抢住。

      对这间庙,小镇里的人都有些讳莫如深,据他们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说辞,可知这庙里死过一对母子,母亲是只有十来岁的小姑娘,孩子更是刚出生还在襁褓中的婴儿,自她们死后,这间庙里便生出各种邪祟之事。小镇百姓强力劝说他们不要入住,但在冻死街头和中邪二者间,商队众人还是宁肯中邪。

      庙果然破,屋顶和四面墙都漏了风,灰土和雪积了厚厚一层,但庙大,后院还有几间矮房。估摸着要住些时日,商队众人合力把它清扫了一番,将货物、车堆在后院,牵了马、骆驼锁厩里,倒没发现什么邪门玩意儿。

      “喂,小余,你去哪了?快过来喝点酒,瞧你冻的那怂样!”

      苏小余裹得像只熊,鼻子还是冻得通红,身子更是频频打颤。她抱着堆柴火从外头进来,放在角落,说道:“怂你大爷!这些是老子晚上自个儿要用的,你们全不许使,不然剁了你们的手指头!”虽然身量不高,但一身浑然天成的不三不四的气质,加上一路上招蜂引蝶勾引少女,竟没人怀疑苏小余并不是货真价实的大老爷们,做过手脚的英气长相仍免不了带点女性的柔美,但一腔低沉豪嗓把剩下的那点也摧毁干净了。

      “你那地方刚才老子给你收拾得多干净,分老子点柴火咋了!没见过这么抠的!”卫斌的年纪不比苏小余大多少,但有些阅历,与苏小余一向挺说得上来话。

      苏小余横了他一眼,挑了根最细最短的树枝,扔到他近前的火堆里,把他气得直瞪眼,没等他发作,苏小余又从怀里摸出一大袋子热乎乎的包子,分给众人。

      大伙一路上大多吃些冷硬干粮,乍见热食,都是惊喜异常。

      “还是小余有办法!你从哪弄来的?”

      “还能从哪弄来的,我刚才就见他跟镇口卖包子的他女儿眉来眼去,不然这时候,谁愿意卖他东西!”卫斌哼道。

      正如卫斌所说,凤栖镇困了这么多人,粮食紧缺,客店里的伙食还要供应给自家的客人,热食铺子也大多早早收摊了,剩下的都是准备发横财的。商队这些护卫都不宽裕,一伙人去问了价,最后骂娘回来。

      “小余呀,你年纪轻轻,真是胜过我们不少。”一位姓陈的老前辈颇感慨她一路上不绝的桃花。

      “他娘的!不知要困在这儿多久!老子还想着快点到烟州,找几个妞扒裤子大干一场,这样下去,可要把我的小兄弟给憋坏了!”程老五骂道。

      “就你还几个,别腰酸腿软一步登天了,俺们给你烧高香!”

      大伙哈哈大笑,苏小余也笑了,眼角余光瞥到不远处,显然不能忍受他们的粗鄙不堪,频频摇头的李允。

      李允是商队领头李东齐的儿子,不是她说,这李允和李东齐长得真够不像父子的。李东齐是个外形极粗犷的汉子,但遇事冷静、心思谨慎细腻,看那身手,也是个练家子。这李允却斯文俊秀得过了头,眉间还总拢着一抹化不去的愁意,看得苏小余特有上前调戏之的冲动。

      天色已晚,商队里的商人,只除了李东齐父子,都到后院的矮房里去了。李东齐本来也让李允到后边住,但李允坚持与他爹一齐待在前头,倒是没众人想象的那般娇弱。

      见者有份,苏小余自然也将包子分给他们父子,她自己吃了个狠饱,灌了好些烈酒下去,在最不渗风的角落堆起柴火点上,这柴火也是她找卖包子的他女儿要来的。

      众人正要休息,忽然听庙外有脚步声渐近。

      “师妹,咱们真要住这儿?”

      “不住这儿你去睡大街!冻死你算了!”

      “师妹,你不要生气嘛,你高兴睡哪就睡哪,晚上要是冷了,师兄的怀抱永远为你敞着。”

      “你去死!”

      苏小余坐起身,见一男一女两个浑身是雪的人抖着身进了庙,一看庙里这么多人,那男子扫了扫身上的雪,恭敬拱手道:“在下冯静逐,与师妹今日刚到镇里,没曾想大雪封了路,又无处可住,听得诸位来此,也想栖身几宿,若有打扰,还望见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