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这是晋江不多见的一篇好文。
第一眼看到文案,首先想到的,就是戴望舒那首脍炙人口的《雨巷》。
雾气氤氲的江南小镇,有毛毛细雨飘过,而疏落斑驳的青石瓦铺成的小巷中,那个撑着陈旧泛黄的油纸伞,缓步走来的,是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毫无疑问,小说强烈的画面感,是它与别不同的地方之一。单车,小溪,长衫,和偶尔流露出的软糯的南方口音……作者用细腻的笔尖,通过无数的细节景物的描绘,活灵活现的泼墨出了一幅烟雨江南的画卷,把旧式的风貌一点点尽显眼前。
故事的情节谈不上跌宕起伏,没有任何哗众取宠,夺人眼球的地方,反而处处透着一股细腻温柔。甚至连最激烈的冲突,比如逼婚,私奔,用的都是最轻描淡写的叙述方式。然而,就是这似有若无,处变不惊的文风,才让人读起来,有溪泉过处,淡而清冽的感觉。
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在这样一个速捷文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处处充斥着重口味的时代,这么清雅从容的文笔,似乎很难找到生存的空间。可是,正像吃惯了山珍海味的资深食客,其实最怀念的,始终是家里简单可口的饭菜香一样。对于我们这些看惯了狗血小白玛利苏之流的读者来说,正正需要这样一杯清淡幽香的碧螺春,来洗去肠胃里经年累月留下的,被世俗堆砌而出的肥甘厚腻。也只有这样的文字,读起来,才让人觉得余音绕梁,齿颊留香。
而作者刻画的人物,和她叙述的故事一样,走的是人淡如菊的路子。可是淡,并不代表寡,也不代表单薄,更不是无聊。恰恰相反,书里的人物虽然话语不多,可寥寥几笔,人物身上那种孤傲,坦然的性格,已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欲罢不能。
顾泊年,江苒。
这是两个多么赋有诗意的名字。正如作者在一开始的文案里的句子,“年驶舟泊惹岁怜,光映舞奕徒月迁,荏苒韶华尽”。
这是一个透着淡淡哀伤的故事,这是两个透着淡淡哀伤的人。甚至于,在他们还没有开始经历,还没有开始受伤的时候,那股哀愁,已经透过名字,从头到脚散发开来。
可是,人生,又有多少故事是以快乐开始,以圆满结束的呢。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必经的风景;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偶得的期盼。
顾泊年和江苒的故事,也许注定是一场分离;和漫长的人生比起来,他们在一起的那短暂的十几年,也许不过饮鸠止渴。在芸芸众生,人间百态里,有的故事,猜的中开头,猜不中结局;可有的,即便猜到了结局,可依然想知道,他们曾经的过往,是怎样凄婉迷茫的故事。而这,就是定义一本好书,魔力的所在。
江南依然风景如画,大上海依然车马繁华。而雨巷里,那丁香一样的姑娘,依然有旧时的颜色芬芳。
就让《年光荏苒》带着我们,继续在时光的隧道里徜徉,听一听那一曲吴侬软语的评弹,落下一颗颗晶莹的玉珠;再听一听古老的说书人,用一把旧三铉,弹奏出撩动人心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