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我有个习惯,就是听广播剧之前都会先读原著。
先不论广播剧的剧情衔接得怎么样,读了原著会更能投入到故事里吧。作为一个读者和听者,感受故事中所有人、所有事,是很必要的。而且,若是一个好故事,会很值得。
《我窥视了他三年》(以下简称《三年》)是《三年祭》的原著。《三年祭》在07年已经有预告了,08年三期完结。
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主人公发生的一切,都显得很真实,历历在目。但正因为仅限于“我”的视角,所以心里活动的描写偏多,这很正常,读起来感觉是在读主人公的人生历程,读他的酸甜苦辣,所有的心情。
小说往往追求的是剧情的起伏跌宕,《三年》是小说,它的剧情发展像是一条波浪线,偶有起伏,却还是波澜不惊。这不是无聊的意思。我由始至终,没有分毫无聊的感觉。
《三年》不比一般小说,剧情要有多惊险,多炫目,大起大落,《三年》有的,是平淡,是细水长流,是渐起渐落。当剧情的浪潮漫到脚踝的时候,又开始退了下去。
戴宇欲进还却的心情,贯穿着《三年》;胡晨枫在戴宇的眼中的描写,塑造了一个沉默而淡然的形象。因为局限于戴宇的视角,我并没有看出来胡晨枫对戴宇的心理变化。虽然作者在最后的番外里通过戴宇的视角,看了胡晨枫的日志,也清楚的了解到胡晨枫的心意的改变,但感觉还是差了那么一点东西。个人是希望能从胡晨枫的角度来重温与戴宇三年的历程。当然这是后话,也是不可能的了。至少这是一个HE,也算是了愿了。
“三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也可以改变很多事。……而我,却耗用了三年的时间去研究一个人,去读懂一个本与我毫无关系的人,而最终的结果却让我怅然若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是引子里的话。一开始读的时候,《三年》的调调有种偏沉重的感觉,当时很担心是BE,而且到了快结尾也没看出来两人关系的变化,对于HE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 我是喜欢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种人,幸好作者也是亲妈~
看多了戏剧性很强的小说,突然回到这种沉静平淡的故事中,感觉很好。平平凡凡的生活,平平凡凡的经历,平平凡凡的日子,或许更能贴近心。越平凡的点点滴滴,连系起来,敲打在心上的声音就越响,回音越久。
其实,如果没有戴宇没有写那封信,没有把三年的心思都写进去,那么两人是不是永远没有坦诚相待的一天?两人都属于很隐忍的人,而且很少也很难表露自己的心事,谁都没有去捅破之间那层窗户纸,似乎就自己想自己的,认为对方怎么样。虽然有时候可能真的像戴宇做的那样,看着心爱的人,默默地跟在他身后,就足够了,但显然,所有的结果都是必须要靠自己去争取的。
每次读到戴宇的犹豫和胡晨枫的迟钝,我就扼腕不已。如果两人就这么错过了,说是天意弄人好呢,还是归咎在他们自己身上好呢。
故事完了,结局很好。5.24和5.26,他们的生日早就过了,还是说声“生日快乐”吧,呵呵~~ = ω =
很喜欢广播剧的主题曲,《一个人》
睡不好
还会想你的拥抱
有什么样
只要一秒就把你忘掉
做不了你换到天涯海角
我宁愿还听得到
你在微笑说他爱更好
我最后被你多意到
别说成是我自找
还盼我负伤潜逃
我一个人站在街角
还一个人看你微笑
他带你奔跑
整个世界框上幸福的味道
我一个人远远一角
就一个人傻傻的笑
你们的美好像一面来的海啸
我无处可逃
我最后被你多意到
别说成是我自找
还盼我负伤潜逃
我一个人站在街角
还一个人看你微笑
他带你奔跑
整个世界框上幸福的味道
我一个人远远一角
就一个人傻傻的笑
你们的美好像一面来的海啸
我无处可逃
我很好真得很好就一起隐蔽过伤
我的痛苦有多少你不必知道
我一个人站在街角
还一个人看你微笑
他带你奔跑
整个世界框上幸福的味道
我一个人远远一角
就一个人傻傻的笑
你们的美好像一面来的海啸
我无处可逃
我给过的好我真不拖得久了
回忆里乞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