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一 章 ...

  •   距十二月曹操驻军官渡以来已有月余,袁绍与他相互试探着发起了一些小冲突,却始终未敢大动干戈。

      夜影孤灯,照亮了营帐中的一方案几,曹操俯身一点点查看着地图上的每一处据点,生怕遗漏了半分。郭嘉放下手中的兵书,望见曹操紧锁的眉头,开口唤道:“将军。”

      “奉孝啊,你说,这个刘备,他是翅膀硬了?居然敢跟董承勾结在一起,怂恿皇帝下密诏行刺孤!”头也不抬,曹操便兀自说了下去,不难听出语气中的愤恨之意。

      轻轻按了按有些僵硬的脖子,郭嘉轻描淡写道:“将军前几日不是就下令杀了董承、王服他们,还夷了三族吗?怎么又说起这件事了?”

      好一个满不在乎的“夷三族”,谁说战乱中能有绝对的正义?一人之过,竟牵连三族之命,妇孺何辜?老幼何辜?一将功成万骨枯,谁不是踏着他人的骨血登上荣耀的顶峰?后来,命已垂危的郭嘉会讽刺地想,大概不是天妒英才,而是自己图谋了太多人命,以致天地不容。可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人们更乐于去传诵一个天才早逝的故事,却不愿去发掘这背后的身不由己与叹息无奈。

      将手中用来圈点标记的狼毫笔放到一边,曹操直起身回道:“孤是担心,正面迎击袁绍已是应接不暇,后面还盘桓着一个刘备,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在我军背后捅上一刀。这样,你明天把他们都找来,我们来好好说说这件事。”

      “诺,将军也歇息吧。”见曹操有些倦怠了,心中已有对策的郭嘉便起身退出了军帐。

      翌日,军中上下大小谋士将领纷纷聚到曹操帐中,无一不神色肃然,唯有坐在曹操身边的郭嘉一脸轻松,心不在焉地听着他们的争辩。

      在上面听了会儿,曹操渐渐明白了在座将士的态度,轻咳一声,他沉声道:“如此说来,诸位是不赞同孤迅速挥兵灭刘而向袁?”

      “对。”程昱起身回道:“此举太不保险,万一袁绍趁我军与刘备相斗之际从背后攻来,我军将腹背受敌,不可抗击。”

      “嗯,说得有理。”蹙着眉,曹操沉吟不决,在他心里,是想去攻打刘备的,但听了程昱的话,却又不得不谨慎起来。

      就在众人陷入沉默的时候,一直神游太虚的郭嘉突然哂笑两声,“听程公的意思,我们当下的处境就不是腹背受敌了?”

      见又是这个轻狂小子,程昱哼道:“现在我们至少可以维持平衡,不至于手忙脚乱,如果贸然攻打刘备,只怕到时候会全军覆没。”

      “不可能。”抬头看向程昱,郭嘉眼里的光芒如六月的骄阳,“速克刘备,是我们唯一改变腹背受敌局面的最好办法。此时,刘备人心未归,立足不稳,迅速进攻,我军必胜。而袁绍这个人,一向优柔寡断,他若是知道我们回头去打刘备了,恐怕还要观望上一阵子,等他看清了局势,我们早就回师来对付他了。”

      “万一袁绍不是你想的那么糊涂呢?”仍旧坚持着自己的想法,程昱不放心地追问。

      “不会有万一。”一道有些阴冷的声音响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贾诩手持羽扇,颇为欣赏地望着郭嘉,“若是袁绍不糊涂,早在将军征讨我们时,他就会舍下与公孙瓒的战事,进攻许县。”

      自己的想法得到足够的肯定,曹操不由大悦,“好,明日,我们便挥军东征,与刘备速战速决。”

      见大局已定,程昱虽心存怀疑,也只得与众人一起,齐声应道:“诺。”

      后事也正如郭嘉所言,刘军在旗鼓震天中被曹军大破,刘备仓皇而逃,曹操擒了关羽与刘备的妻子,春风得意地返回了官渡。直到此时,另一边的袁绍方才醒悟,无奈时机已过,不可再得。

      然而,曹操尚未高兴两天,又是平地一声雷——江东小霸王,大名鼎鼎的孙郎,孙伯符准备发兵偷袭许县。

      头疼地看着探子传来的密报,曹操满心的烦躁,“你说这个孙策,在江东呆的好好的,这时候来添什么乱?偷袭许县?他是想偷袭?孤看他是想来明的!”

      接过密报看了眼,郭嘉笑道:“这也难怪,孙郎弱冠之年便承袭父业,将门虎子,骁勇善战,不过几年便打下江东六郡,名声大噪,如今生出这等野心也在情理之中。”

      叹息一声,曹操道:“此等少年英雄若是生在孤的麾下也就罢了,他偏偏和孤对立。好不容易解决了一个刘备,又来了个孙策,真是愁人!去,传令下去,拨出一万人马,还兵许县,抵御孙策来袭。”

      闻言,郭嘉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捂着肚子笑个不停,曹操见状不禁疑惑,“你笑什么?”

      好不容易忍了笑,郭嘉深吸一口气,道:“将军糊涂啊,拨一万军回去,我们还怎么跟袁绍对抗?要让我说,孙策是在说痴话,江东距离许县有多远,将军也是知道的,他能不能在我军班师之前赶到还是回事。孙郎再怎么骁勇,也不可能带着一大堆人马日行千里吧?退一万步讲,就算路程不是问题,孙策也到不了许县。”

      “哦?”一挑眉,曹操饶有兴味道:“详细说来。”

      “孙策固然善战,善于用人,堪称豪杰。只是,他性情果躁,才吞并江东之时,杀了不少名士,比如陆康之流。而且,他本人轻率又疏于防范,即使拥有百万之众,也与孤身独行无异。以前有周瑜在他身边时时叮嘱着,才不至被人偷袭。如今,周瑜远在巴丘,不能在他身边监督,不久前他又杀了许贡,因此,嘉料定,他必死于刺客之手。”

      把玩着手里的茶杯,曹操沉吟片刻道:“就听你的,按兵不动,孤倒要看看,孤的郭祭酒是有多么料事如神。”

      两人相视,皆是会意,不由开怀大笑。

      狠狠将檄文往案上一拍,曹操怒道:“袁绍!先是进军黎阳,又是发表檄文,孤还没去说他干的那些勾当,他倒是先叫嚷起来了!”顿了顿,又道:“还有这个帮他写檄文的陈琳,真是把孤骂得狗血淋头啊!”

      将檄文捡起放到一边,荀攸淡然道:“将军息怒,谁是谁非,一战便知。现在袁绍不是企图渡河与我军力战吗?我们何不成全了他?”

      喝茶定了定神,曹操缓缓道:“不错,他派颜良去攻白马东郡太守刘延,是想要夺取河水南岸要点,保证主力渡河。刘延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现在已经伤亡惨重了,下一步,就到咱们了。”

      “将军的意思是?”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荀攸首先询问道。

      “我军集结在官渡的主力不过三四万人,若与之正面交锋,必然不是对手。”看一眼荀攸,曹操继续道:“孤看你早有想法,说出来,让孤和奉孝听听。”

      “不妨分散袁绍兵力,我军先引兵至延津。”不疾不徐地说着,荀攸见郭嘉眼里神色肯定,不由放下心来。

      思索片刻,曹操恍然大悟道:“你的意思是,声东击西?我军到延津佯装要攻打袁绍后方,这样,袁绍必会下令让颜良分兵回撤。然后,我们再轻装突袭白马袁军?”

      “将军英明。”

      点点头,曹操眯眼道:“不失为一条良策,只是,这前锋该让谁担当呢?”

      歪头想了想,郭嘉笑道:“何愁无人可用?将军不是抓来了个现成的关羽?他可是迫不及待地想报您的礼遇之恩呢。”

      抬手凭空向他点了两下,曹操笑骂道:“你这郭奉孝,鬼的很啊!”

      许县,荀彧坐在府中的槐树下,翻看着书卷,不知不觉就发起了呆。他看着石桌的另一边空荡荡的位置,兀自笑了笑,却是眉头深锁,“奉孝……”

      “报——”

      被跑到跟前的侍卫打断了思绪,荀彧抬起头,有些紧张,但语气依旧平静道,“说。”

      “将军已解围白马,斩了颜良,正带领白马的百姓一路沿河水西撤。”

      轻轻舒了口气,荀彧缓缓道:“如此紧迫之时,曹公还不忘白马父老,怕袁绍反扑屠城,曹公仁慈。还有什么消息?”

      “将军听说江东的讨逆将军,孙策遇刺身亡了,让您放心,没人能来袭许了。”

      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荀彧淡淡道:“知道了,退下吧。”

      一片被飞鸟惊落的树叶飘到荀彧膝上,他轻轻拈起,喃喃道:“孙郎,孙郎居然死了。”叹息一声,松手任由树叶随风飘去,“江东再无双璧啊……”

      彼时,荀彧只叹江东双璧不复,却不知道没有了孙郎的周郎,是怎样的一番光景。一直到七年后,他才明白,当时周郎的绝望与痛彻心扉。

      那天,千里迢迢赶回会稽的周瑜,一进讨逆将军府便看到满眼的素白。他顾不得日夜兼程的疲惫劳顿,重重跪倒在孙策的棺木前,忘记了流泪。周瑜迟到了,所以,他错过了与孙策最后的诀别,从今以后,他再也见不到他那意气风发,笑容明朗的孙郎了。

      两天两夜,周瑜一动不动地跪在灵堂里,没有人敢去劝他,也没有人能劝得动他。月夜里,惨淡的月光照进灵堂,他没有丝毫的害怕,他想,那里躺着的,是他的孙郎。

      他们总角相识,年少相知。周瑜曾站在孙策身边与他一同遥望江河,志陵中夏。后来的戎马倥偬,亦是无怨无悔,所过之处皆是荣光。周瑜几乎以为,他们能够这样得到天下,策马江山,让这每一寸山河,都带上孙郎和他的足迹。在他心里,孙策就像个孩子一般,豪情万丈又天真烂漫,总是心血来潮、突发奇想,自己却从不忍心拒绝他的要求。周瑜甚至暗暗对自己发誓,只要是他孙伯符想要的,他就会一点一点给他夺来,只愿换他开怀一笑。

      然,孙策这个任性的孩子,走得太快,太急,远远把他抛在了后面。

      近乎宠溺地笑笑,周瑜在凄迷的夜色中声音喑哑道:“伯符,你到底在急着追赶什么?居然都不愿意等等我。”

      周瑜当然不知道,那日,孙策因为在专心追赶一只紫貂,才会毫无防备地遭到行刺。那时的孙策满心只想抓到那只紫貂,回去让人做成一双护手。他清楚的记得,周瑜畏寒。

      第三日,周瑜终于开口唤来了小乔,“去把我的琴取来。”

      红着眼睛看着憔悴的夫君,小乔默默点头,取来古琴交到了周瑜手里。

      又是一天一夜过去,周瑜在第四天清晨慢慢起身打开了灵堂的门,丝丝缕缕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他却没有半分暖意。

      微微眯起眼,一滴眼泪就这样毫无征兆地滑落出来——他看到,朝阳里,他的伯符一身鲜衣骑于马上,笑容灿烂,胜过晨曦,“吾得卿,谐也。”

      “伯符……”

      灵堂中,裂琴两段,那是周瑜的许诺。

      此后十年风尘,为报当年一回顾,赤壁烈火烽扬,不及那人爽朗一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一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