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周王朝2 ...
-
姬昌继位(周朝建立后尊为周文王)后,国力不足与殷对抗,固继续臣服于殷,为殷西伯。但殷商对周并不放心。商纣一度囚禁文王,并杀其子作为肉汤、迫文王喝下。周人以宝马、美女贿赂商纣,求得释放文王。文王归国后,谋商之心并无松懈。他一方面倡导发展生产,制定“有亡荒阅”之法律,防止劳动人口流失,增强周族实力,使周国附近一些部落归附。另一方面进行武力扩张,根据《尚书》记载,周国首先讨伐西方犬戎及密等小国,以固后方,接着东伐黎(在今山西长治西南)、?(即孟,在今河南沁阳),最后伐崇,深入到商朝势力范围。此时周国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便迁都于丰(今陕西长安县沣河西岸),准备进取殷商。
◆西周的建立
文王死,次子姬发即位,率兵会盟军于孟津(今河南孟津),前11世纪,姬发与商朝军队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姬发大胜,纣王于鹿台自焚。商朝亡,姬发建立周朝,是为周武王。
◆西周的兴起
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从周武王灭商朝建国,到周幽王亡国,共历将近三百年,是□□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的全盛时期,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后世历史的发展有巨大而很深远的影响。
先周是活动与中原西部黄土高原的一个古老部落。周人的始祖传说是「帝喾(音「库」kù」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弃」在「帝舜」时担任农师,号称「后稷」,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商朝初年,他的后代「公刘」率族人迁到磁。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定居下来,逐渐发展成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自称为「周」。「古公」的幼子「季历」继位后,修行道义,发展生产,驱逐夷狄,力量更为强大,与商发生矛盾。商王「文丁」派人将季历杀死,「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昌号称」西伯」,仁慈爱民,礼贤下士,天下士人都来投奔。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是将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赎出,此后,在吕尚的辅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于游乐,对「殷纣」十分驯服,实际上却更为积善修德,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进而征讨不驯服的诸侯和商的盟国,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而自称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到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水西岸)。九年,周文王逝世。其子姬发继位,称周武王。他继续以吕尚为师,「周公旦」为辅,「召公」、「毕公」等人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未尽的事业。将都城扩至沣水以东的「镐京」(今陕西长安县境),积极作灭商的准备。两年后,武王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周文王受命第十一年十二月,武王兵出潼关,联合各方国诸侯,挥师东向,于次年二月甲子日在牧野打败商朝的军队,杀死殷纣王,史称「武王灭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周朝」。周朝经历了三十七代天子,八百多年,到公元前二百六年,才被秦国灭掉。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丰镐二京在西,洛邑在东,习惯上称公元前770年以前的周朝为西周,以后的为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