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第五十八章 和田玉 ...

  •   俞夏累狠了吃了晚饭就趴床上睡得死死的,第二天醒来时大家都醒了,只剩他了。
      和田因出和田玉出名,和田玉中又以籽料最珍贵;籽料是由昆仑山上的碎玉石有洪水带下,在玉龙喀什河河床里经过千年不断的打磨冲刷之后形成的。
      王爷爷给俞夏介绍说:玉龙喀什河是一条季节河,平时是干枯的,到了夏天六七八九月份洪水下来以后,带着泥沙和玉石下来 ,每天中午到下午这段时候洪水特别大,凌晨天不亮时候洪水最小,这个时候老乡们就会下去带着耙子什么的下河翻找捡玉石。
      俞夏一听哇靠,这是这条河出产籽料啊!太让人兴奋了,只是望着那滔滔洪水,不能下去捡捡碰碰运气,俞夏实在是有些心痒难耐啊!
      王爷爷先去一户老乡家收籽料,俞夏这才知道这时候的籽料真便宜,一公斤籽料才190多元,顶级的有收藏价值的籽料也不过1500元到2000元一公斤,这价格真够低的,俞夏无法想象后世一块和田羊脂白玉动辄上万几十万,那可是按克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前世他房东去上海给儿子买了块不大的和田玉挂坠,说是花了二十三万多,这价格真让人咋舌!真正的疯狂的石头!
      俞夏看着那白晃晃的和田玉心里算着,想着顶级和田玉籽料如果一块挂坠大小的,差不多要30克,现在的价格才1.5元多一克,本钱才50元不到,可后世起码要二十万以上,连傻子都知道这升值空间太大了,俞夏决定他要投资和田玉,这可是到手的钱,不赚是傻子。
      俞夏拉着三爷爷走到边上:“三爷爷,我想收购和田玉。”
      “好的呀!看中那块就买下来,回头叫王爷爷给你雕着雕着。”这么难得的机会确实要买块好的玉回去,等下叫老王好好给俞夏掌掌眼。
      “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我想和王爷爷一样大量收购。”俞夏说完认真的看着三爷爷。
      三爷爷看着俞夏认真的表情,知道他是认真的,他从股票和认购证就看出了了,俞夏的投资能力,他丝毫不怀疑俞夏的眼光。乱世黄金盛世玉,黄金有价玉无价,这是老话,是经验,现在玉石价格不高收购一批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王爷爷倒是对他们说要收购玉有些怀疑,毕竟这年代大家都不富裕,门外汉有多余的钱收购玉真的是凤毛麟角,来和田私下收购和田玉的大都是香港人。而且和田玉的买卖完全是政府垄断,民间不够流通啊!市场上认同的是翡翠,绚丽而又耀眼,只有他们这些老人才能明白国玉和田玉的温润,内涵!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啊!”三爷爷只说了这么一句。
      王爷爷笑笑没有说话,只是拍拍三爷爷的肩膀。
      俞夏身上钱不多,但还好带了邮政储蓄的存折,可以随时取。俞夏不懂玉籽料黄皮白玉,什么原石,什么红皮他都不懂,所以下午时俞夏屁颠屁颠的跟着王爷爷多学学。

      王爷爷是有门路的,所以通过几个认识的老乡告诉其他人他要大量收购,所以没一会儿就有老乡跑来告诉他们,他们家有玉,王爷爷带领着他们一家家走去。
      王爷爷检查籽料很仔细,没一块都要细细察看有时候还会给俞夏讲解一番,王爷爷在一位老乡家里看中一块籽料,鸡蛋那么大有点偏长,非常润,有一小块带着红色的皮,漂亮的很!王爷爷仔仔细细看了三遍手电筒是照了又照对着俞夏说道:“这就是真宗的羊脂白玉,羊脂白玉,什么叫羊脂白玉,就是说啊!这玉油头好,白!像羊脂一样!这就是羊脂白玉。看看,这油头,润!和田玉的就像美女,女子以白为美,和田玉就是以白为贵,越白的纯粹品质越好,然后就看油性,就像美女光皮肤白不行啊!也皮肤好啊!白嫩细腻如婴儿般细滑,这才是顶级美女!玉也是一样,油性越高它的品质就越好!”
      “嗯!”这比喻真形象,不过说真的这块籽料确实漂亮!
      “你再看这个皮,红皮,古话说:‘白挂红皮,价值连城’难得!难得的!买和田籽料啊!一定要看它的皮,籽料去了皮神仙也认不得啊!这有没有皮价钱可是相差很多的,这皮就是决定一块玉的是不是和田产的籽料,就像身份证一样,胎记一样的!第一无二。这个皮啊!有多种多样,不过和田玉一般为红色或者褐色,黄褐色毕竟多,大家又会安皮色取名,比如这块,”王爷爷拿出一块籽料给俞夏看:“这个叫枣红皮,这个叫虎皮子,这个叫芦花皮!等等!”
      王爷爷一直在和俞夏用上海话讲,所以连带路的老乡也没听懂,玉石主人有些着急了,看了半天也没说要不要,忍不住拉了带路的老乡问了问。
      这户老乡家的玉石品质都不错,都手下了,还有三块顶级籽料,俞夏和王爷爷还有胡爷爷三人分掉了。
      俞夏他们慷慨收购玉石没一天就传开了,所以第二天他们还没出门就有老乡找上门来了。背着麻布袋一口气把那籽料全部倒在地毯上,让他们自己随便挑,最好是能全部收去。
      这天基本没怎么出去,人家老乡自动送上门来了,俞夏跟着王爷爷精挑细选,按等级秤斤三爷爷付钱。
      第三天晚上时来了个老乡,和其他人不同他没有带玉过来反而是想请他们去他们村上收。原来这位老乡叫巴图尔是来和田亲戚家干活的,听亲戚家说有南方来的客人收购玉石,他家在河上游,家里玉石多的很,因为这几年不是都有外人来收购玉石嘛!比国家收的价格高点,所以这两年有空就去河里捡,以前一直没舍得卖,这不今年儿子要上学,所以想把玉石卖了好让儿子上学。
      第二天一早,老乡巴图尔拉着一辆驴车就来旅馆接他们。
      “我能摸摸它吗?”俞夏第一次坐驴车有些兴奋,特别是这驴子。
      “可以,来摸摸它。”巴图尔很高兴的拉着俞夏的手让他摸摸驴子。
      从和田出来坐着驴车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巴图尔的家乡,一个河边小村子,村子很小很简朴,每户人家都有一个院子,泥土和鹅卵石堆砌而成,俞夏想着:这些鹅卵石堆砌的围墙里不知道有没有和田玉呢!难说的,可能真有!
      “进来吧!这就是我家。”巴图尔在一户院子门前停下车招呼大家进去,高声呼喊着大家听不懂的语言,不会儿就见年纪大的老爷爷和奶奶出来了,老爷爷留着白花花的胡子,戴着新疆特有的帽子,不一会儿巴图尔的老婆回来了,和大部分新疆妇女一样她发胖了,但五官看着还是能知道她是一个漂亮的新疆妇女。巴图尔说他儿子出去玩了。
      巴图尔一家人热情了招待了大家,又是西瓜又是奶茶馕饼的,倒是王爷爷直接说别客气了直接看玉吧!
      巴图尔从里面的房间里拎着一大麻袋出来了,哗啦啦就翻到出来让他们挑选。说着又进屋拿出一块足足有婴儿奶粉罐那么大的一块籽料,,王爷爷掂量了下差不多八斤多点,这块籽料是皮色叫虎皮,基本上整块籽料都有皮,只是在一角露了点白,王爷爷拿着手电筒照了照,有些激动,对着他们说:“这是块上品啊!叫‘糯米白’,颜色柔白,质感像糯米,油性偏中上,透明度较好,但光泽感不强。这么大的籽料难得啊!”王爷爷有些心动,想了下和俞夏商量下,能不能把这块籽料给他。
      俞夏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没他王爷爷他可收不到好玉啊!不过王爷爷收下这块籽料没多久就后悔万分了,因为在巴图尔家收玉其他村民知道了,纷纷拿出自己家捡的籽料给他们挑选好收购几块去,有户人家拿出一大块籽料来,一看不得了,这是一块顶级的羊脂白玉,和刚才那块个体差不多,王爷爷那是拍大腿恨啊!早知道刚才那块不要了,他钱不够了啊!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村子周围几个村是不是在上游的缘故,人烟稀少加上收玉的人很少来,所以这个村子的籽料品相都是非常不错的,顶级的收藏价值的籽料俞夏他们碰到了不少,这让王爷爷又是一阵惋惜啊!钱不够啊!只能寄希望俞夏能多手些。
      籽料毕竟多当天是选不过来的,所以下午回了和田,第二天早上再来,光光在巴图尔家村子里俞夏他们就呆了两天,第三天中午去了另外一个村,也是老乡过来拉他们去的。他们的生活水平和内陆比差了一大截,大家都希望能找把捡的玉换点钱改善下生活。
      籽料大块的很少,成年男子拳头那么大的籽料都不多,倒是和那蚕豆那么大的俞夏碰到很多,其中不乏上等的羊脂白玉,俞夏不管大小只有是上等的羊脂白玉他都要。
      当俞夏快要回和田的时候一个男孩拦住了他们,他们是接受过九年义务的,汉语说的很流畅,他拦住俞夏他们原来是他捡到一块玉想卖给他们,不是大家都说他手头捡的那块不是玉,但他坚信他捡到的是玉,是真神阿拉赐给他的。
      男孩把那块认为是真神阿拉玉从口袋里拿出来递给他们,王爷爷接过一看,皱着眉头,俞夏看着也没什么特别啊,三角形样的,就是皮色颜色很深看上去有些黑色,有个小缺口,俞夏凑近一看里面居然是红色的?
      王爷爷感叹了声,掂量了下分量,这才问男孩:“你家在那?我们去你家谈吧!”
      男孩一听知道他们可能要买他手头的玉,立马高兴的指着家的方向说道:“就在那边!”拉着他们就往他们家走。
      到了男孩家王爷爷就开口问他们父母:“这块籽料,150元可以吗?”
      男孩父母一听150元都有点不敢相信,倒是男孩的父亲反应快,高兴的答应下,当初真的不让为这是一块和田玉,没想到居然有人要,而且还是那么高的价钱。
      出了男孩家,王爷爷才说:“有句谚说‘玉石挂红,价值连城’,是说红色玉极为珍贵。这块就是红玉,可以说,红色玉是和田玉中的顶尖者。有文献说,红色玉是和田玉被铁元素在自然环境中染色所致,其实不然。实际上红玉是天生的原生玉石,是玉石生成过程中天然形成的,当然铁离子是致色的原因---铁离子是与铝原子一起形成在透闪石内的,而非“污染”致色。红玉极端稀少,常为整块玉石的一点或局部,偶然见到全色的小块籽料。事实上红玉之红能达到“枣红皮”就是难见的名品了,何况这块如此鲜红的,油头也是上品啊!樟生啊!这块你可得好好珍藏!回上海了爷爷给好好雕琢一番!”
      俞夏真的没想到自己能那么幸运碰上一块和田红玉,忙收下立马和王爷爷保证。
      到了和田修整了一天,他们得向喀什塔什乡进发,哪里有整个和田地区最好的和田玉山料,王爷爷的意思的既然来了怎么好就那么回去,带两三块大山料回去雕琢几件大物件。
      到喀什塔什乡的路更加差,在乡里歇了一晚,第二天向目的地村子进发。去村子都是走山路,难走的很,俞夏都在坐着驴子的,走了好几个小时旁晚了才到一个昆仑山下的一个村子,俞夏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有那么穷的地方!
      路上王爷爷说看到有户人家的围墙居然全是和田玉山料堆砌的,这得多么牛啊!真正的土豪!真的是有好东西却无法走出去,只能守着过着穷日子,哎!
      听说他们来收山料,有个老乡立马把我们拉倒他们家,搬出一块超大的山料,老乡说现在山口都设有关卡,但大家还是会冒险去山上开采,好还钱赚点钱的,他这块大山料是他爸爸开采来的,16公斤左右,是非常好的羊脂白玉,他只要150元。
      买下这块大家伙,俞夏他们回到了向导家,第二天王爷爷带着大家到那户用玉石堆砌围墙的那户人家,王爷爷看上了他家的一块墙石。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8章 第五十八章 和田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