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2、第五十二章 春游 ...

  •   俞家迎来了新的家庭成员:俞盛,二伯母在镇上卫生院生的,俞夏俞华都不是很清楚,俞夏更是因为心情不是很好,所以很少去关心其他,一直到下午放学回来才知道二伯母居然生了,是个男孩,顺产住了两天就回来了,新生的宝宝好难看,皱巴巴的皮肤有些黄,一点都不可爱,但是没几天就变的白白胖胖粉嫩可爱,跟变魔术似的。
      学习是最让人心思集中的事情,他从开学后就很认真的学习,还向语文老师借了几本课外读物,放学回来就写完作业俞夏就认真的练琴。
      俞夏练大提琴也有差不多四年了,拉上一首完整的曲子那是必须的,要不然俞夏那么刻苦就白费了,但是要拉的好那是要勤练刻苦的,没有捷径走。
      忙碌的俞夏感觉时间过的飞快,心无旁物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厚重的冬衣开始一件件脱下,初夏就到了,俞夏感觉正月就好像在昨天。
      可能是最后一个学期了,学校难得的把奢华了把,去花罗镇上的龙邱山春游。以前春游都是直接到田野里逛一圈,放放风筝,然后自由活动到点就放学,这次因为要毕业了,老师商量了下决定去龙邱山春游。小朋友们可热闹了,叽叽喳喳的吵个不停,不过要交一块五的交通费,班主任是爱唠叨爱操心的,什么都要管管。
      第二天就是星期六,早上八点前要到学校集合的,兴奋了一晚的俞华跑到俞夏房里睡觉,和俞夏嘀嘀咕咕半宿才睡,结果早上起不来了,还好奶奶叫醒兄弟俩。
      奶奶知道今天兄弟俩要去春游,现在气温还在二十三四度左右,不是特别热,早上4点钟左右就起了给兄弟俩做饭做菜用大饭盒装好,知道是要去龙邱山,所以做的都是素菜。俞夏和俞华吃了早餐,慌慌张张的奶奶怕他们没吃饱又每人给做了包菜馅的饼让兄弟俩带上,俞夏一看自己的书包全装吃的了。
      俩人起的迟了,路上抄近路从小路走,到了学校见不少同学在操场上等了。停下车俞夏就问过了的小胖:“出发没啊?”
      “不知道,我了也才到。”
      老师说好八点集合,可俞夏和俞华到学校差不多都七点半了,大家等了一个多小时差不多快八点半老师叫来的司机才到。四个班分两批,第一天是俞夏他们二班一班先行,明天是三班四班,两个班的学生差不多一百来人两辆汽车,一个班一辆,可想而知客车有多挤了,但依然挡住不大家的兴奋,叽叽呱呱的一路都没停。不过成绩好又长得好的学生老师是偏爱的,所以俞夏很运气的得到了一个车门旁的位置,和俞华俩人互相挤挤了。
      去花罗其实很近,没多久就到了,上山的路不好,所以在山下的村口大操场上司机就停车了,一停下车,老师都没说呢小朋友就急吼吼的下车了。
      两个班的同学都到了,各班班主任带着大家准备上山。要上山要走好长一段路,但大家兴奋,更是有几个特皮的男孩跑到前面。
      “吴方凯,卫阳程 你们干什么呢,快回来乱跑什么!”这俩难兄难弟又被老师指名了。
      “老师以前小时候来的时候,这一片都是树林拉!都是很粗的树,晚上走着很是阴森森的。”班主任指着路两边的荒地感叹道。以前山下都是一片森林,不过近几年全都砍了,也没人种田,就那么荒着。
      山脚下其实没什么看头,就是些灌木和大树,不过有条小溪,很浅的小溪但水非常非常的清澈。现在正是映山红盛开的季节,抬头一望山间绿意处处偶尔夹杂着漂亮鲜艳的映山红。龙邱山是丹霞地貌结构,都是赤岩特别是旁晚彩霞的映照下,那些峰石更是漂亮的很,古人曾赞叹:“青天削出翠芙蓉”啊!
      山脚下的路很差,都是泥土小路,没开发呢,记得上辈子好像一直到2010年才开发,主要是离市区远,镇政府没有那财政能力去开发,没有那长远的眼光,更主要的还是名山名景太多,龙邱山名气不大,多一个少一个也就无所谓了,一直到2012年私人出资开办了个水上乐园,龙邱山名气才一下子广为人知。
      但是上山的路不是很差,毕竟年代在哪里了,古朴的石板一直延伸着,路上偶尔能碰上一两个上山进香的老奶奶。走了一段山路就碰上岔口了,往左的直接往主峰最高顶的,半山腰有观音殿、山顶还有胡公殿。往右是平缓的通往山腹深处的龙禅寺,就是龙邱山最大的寺庙,不过在深山里,山路蜿蜒、幽深宁静,俞夏每次去拜佛最喜欢的就是这段山路,平缓、幽静、绿树成荫、鸟声啾啾。走在石板山路上,山路边有溪流汩汩,水清澈见底;眼前有树叶随风摇曳;耳边是蝉鸣鸟啼…
      龙禅寺上去也能到达主峰半山腰处的大雄宝殿,这次春游时间充足,所以班主任决定往右先去龙禅寺。
      山路边有不少的野猫路,就是小的只能放下一双脚的小路,这可千万别去走,有的是通往山里的,会迷路,有些是只有一小段,是游人小解走出来的。山路边有最座非常出名的古墓,墓志上写着是明代的,在古人面前大家可不敢造次,老师上前给我们讲解,墓主人是明代的一位文人,当过相当于我们省省长那么大的官,后来隐居龙邱山。
      继续向前有个亭,叫“映霞亭” 因为站在这个位置往前看,山谷里全是映山红。班主任带了照相机,这种美景怎么不能留下几张照片呢。
      “俞华过来,我们一起照一张。”俞夏特厚脸皮的赖着老师要给他们兄弟俩单独照一张。
      俞夏是个爱拍照的,拉着俞华俩人站在亭子边缘张开双手,摆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造型。
      过了“映霞亭”继续往前,过竹林有一个湖,不大,但是风景很美,听人说仙女都在这洗过澡,大家就管他叫仙女湖了!蛮俗的故事,但不可否认风景很美。继续往前走上一段路就开始下坡了,下坡到谷底过了小石桥继续往山上走,就可以看见石牌楼了,上书:龙禅寺。
      龙禅寺是南朝梁武帝时期建造的,但是总是免不了战火,一直到民国时期,日本人还烧毁了主殿,建筑大多都是民国时期的,比县志中描写的南朝时期的原寺庙小了很多很多,只是石雕和崖刻还能证明这是南朝便有的寺庙。
      终于到了龙禅寺,大家都高兴的很,俞夏倒是没乱跑乱喧哗,这可是寺庙得放尊重。俞夏带着俞华拜佛,寺庙不大,就一个主殿两个旁殿,主殿后面是个自然崖洞,高约两米多,崖洞内有一口小山泉流出,慢慢的下面形成了一个小水潭。崖洞蛮大的,差不多十几个平方,崖洞内全是石雕,崖洞左边又有一个石洞,石洞口刚好一个门大小,但里面进去却很大,洞内两边全是佛像罗汉,最里面是是菩提达摩像,顶头有个通往山顶的洞,正午时太阳光刚好照在菩提达摩像上。
      这个佛洞可是非常有历史有故事的,香火是非常旺盛的。
      明代时龙禅寺的主持梦见寺庙佛光普照,菩提达摩现身殿后崖洞内,而且有白须罗汉在山顶升天进入云端,同晚寺庙监院也梦见这个梦,第二天两位僧人一同说了这个梦,这可是祥瑞,随后主持带领众僧化缘修建了这个佛洞。
      崖洞内的山泉听说有佛气的,能明目能让眼睛明亮,结果大家争先恐后的要用泉水洗眼,俞夏也不可避免的诚心祈求保佑用泉水洗了眼,还用水壶装了一壶的山泉水。
      在龙禅寺休息一下是没那么快走的,俞夏见时间还早准备去和主持爷爷打声招呼。僧人住在右侧殿后面,主持师父住在最后面的院子里,面对着的是一片茶园,俞夏过去就看主持师父躺在躺椅里晒太阳,手里还数着佛珠念着经,主持师父年纪很大了,九十三高龄了,最近几年身体不是很好。
      俞夏见到主持师父双手两手合一低头行了个礼:“师父好!”
      主持师父转头看见俞夏笑眯眯的:“樟生来了啊!”
      老师父语速很慢,但俞夏喜欢听他说话,以前每年奶奶都爱带俞夏来拜佛,有时候会特地过来听他讲佛法,主持师父讲法不是什么长篇大道理,也不是什么听不懂的古文佛经,他爱讲故事,一个个小故事,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告诉大家佛法大意,告诉大家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烦恼如何解决,要向善要大爱,要心胸宽广,要开心······
      “嗯!今天春游。”俞夏老老实实的回答。
      “过来,我看看。”老师父看了俞夏,伸手示意俞夏靠近些。
      俞夏走近老师父旁边,老师父伸手轻拉起俞夏手,看看俞夏又颤颤巍巍的抓起俞夏的左手看了一会儿问道:“樟生,以后准备当什么呀?”
      “先考音乐学院以后如果顺利的话当音乐家。”俞夏这人不爱把以后的事先说,因为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世上的变数那么多,俞夏直敢说他会尽最大的努力考上音乐学院。
      “很好啊! 很好啊!”老师父拍拍俞夏是手背,笑眯眯的说道。
      “俞夏!俞夏!···”老师集合学生准备向主峰进发,结果发现俞夏不见了大声呼喊了几声。
      “老师叫我了,我要先走了,下次再来看师父。”俞夏看看大殿方向知道他们要出发了。
      “好!去吧!路上小心些!”
      “嗯!那我走了。”俞夏行了礼 便转身回去了。
      集合好清点了人数,老师带着学生们继续出发,出了寺庙大门一段路向左,蜿蜒的向主峰延伸,一路上有一线天,也就五米长的一段路,两人可过,一线天是靠山的两座大石峰形成的,这两座石峰也叫情人岩。过了情人岩山路就有些陡峭了,走了好长一段路才到半山腰的观音殿,观音殿旁边有个乌龟岩,站远了看就是一只活生生的乌龟,吴方凯和卫阳程这俩皮猴子一刻不停的就往乌龟岩趴,俞华这笨蛋也跟着爬,俞夏怕危险一把拉住他。
      过了观音殿走了一段路就是一个转折点,有个突出的平台,继续往前就是通往主峰道路,那可是傍山险路:一边是岩壁一边是深渊,小路很窄很窄,只能让一个成年人靠着崖壁慢慢过去。如果是一小段路倒是没什么,壮壮胆就能过去,可是可是这段山路长的很,是绕着大半个主峰一直延伸到山顶的“胡公大殿”。太险了,而且山路不好,是古人人为开凿的,没有栏杆护围,老师不是很同意大家去山顶,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所以就地喊停,开午饭。
      虽然山路很险但挡不住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有一两个胆大的男同学已经向山顶进发了,俞夏是不怕高的,但是这样的路他也还是有点心慌慌的。不过俞夏知道一个秘密那就是俞华恐高,爬树他不怕,树能多高啊,但是站在高楼上或是这样的傍山险路俞华是是有些恐惧的。俞夏认为可能是小时候从楼梯上摔下来导致他恐高。
      俞夏想锻炼一下俞华的胆子,所以故意勾引俞华对山顶的好奇心,紧紧拉着俞华的手,慢慢在山路上走着,走两三步就回头看俞华告诉他不要往下看,往前看。俞华虽然恐高但是面子上不肯表露一点,一脸的认真,但俞夏知道他现在其实心里害怕的厉害。
      终于到了山顶,还没等俞夏说什么呢,俞华张嘴就大声呼喊,看来他心里没那么害怕了。其实恐高都是心理作用,这得多锻炼,你越怕就越不敢。回去的路上俞华胆子大了些,要走前。
      从平台回去的下山路上,明显比从龙禅寺绕行的路线陡的多,但路程却也短了大半的路程,到了山下俞夏一看手表,发现才两点不到。
      来接人的汽车校方说好是下午三点来接,可是现在两点都不到。老师只能组织同学们就地玩游戏了。等了一个多小时汽车总算来了,俞夏和同学们带着纪念品:映山红,杨柳帽,小石子,蚱蚂,不知名的小野花,青蛙等等各种奇怪的能看到能抓到能摘到的同学们都不放过的带回去。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2章 第五十二章 春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