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第四十一章 买布 ...

  •   大病初愈俞夏嘴巴淡的很,吃什么都感觉没味道,下午坐着哥哥的自行车回家一眼望去都是翠绿,俞夏突然间想吃小根蒜煎鸡蛋,特想吃。小根蒜是野菜香的很,煎鸡蛋更是味道香得人咽口水,俞夏想着想着就想立马去做,回到家作业也不做了拿着小篮子和小镰刀准备去田间去找小根蒜。
      “樟生,你们干嘛去呢?不好好做作业。”俞妈妈踩着缝纫机忙着做衣服但是即使这样俞妈妈也没放松对俩孩子的监督唠叨。
      这一两年农民手头余钱多了起来,消费购买力就开始增长,俞妈妈做衣服的那点粗糙手艺农村人也不嫌弃,前几天俞妈妈买了辆拷边机趁着空闲时给村里村外乡亲们做做衣服收点手工费赚点钱。
      “妈妈!我想吃小根蒜煎鸡蛋。”俞夏拉住俞华的手立马装可怜样。
      “樟生想吃小根蒜煎鸡蛋啊!那你早点回来。”俞妈妈其实很宠孩子,孩子的要求基本上都会满足的。
      河对岸的山脚下有很多的小根蒜,俞华和俞夏没一会儿工夫就挖了一小篮。晚上俞爸爸为了这盘小根蒜煎鸡蛋还喝了一小碗酒。
      晚上俞夏练完琴回来居然发现伯伯、伯母们都在,俞夏扫了一眼发现二伯母居然不在。俞夏也就凑过去听听大人们聊什么。
      原来是最近开始流传物价要上涨,俞夏上辈子年纪小,88年物价真的蛮模糊的,现在是亲身体会,可以看出家人对物价上涨的担忧。伯伯们的意思是趁现在没涨起来前买家电,特别是大伯母,大堂姐算是和那男的差不多了,男方的意思是想下半年定下来,明年正月里好结婚,所以大伯母的意思是现在先把大堂姐的嫁妆准备好,还有就是家里没个电视机,就怕以后涨的厉害。其他伯伯的意思也是先要买电视机,但是其他不敢多买,因为大堂哥明年七月就要高考了,大堂哥成绩不错,考大学把握很大,大伯要攒钱给大堂哥上大学,大伯现在最担心的是学费会不会涨。二伯现在和二伯母有些貌离神离的,他心里不痛快但还是顾及着二堂姐今年要中考所以没和二伯母闹开,这次家族聚会他从头到尾没说几句。三伯家自从开了自行车摩托车修理店家里条件算是兄弟里最好的了,他家这次除要买电视机,自行车摩托车零配件也要多进些回来,理财头脑好的三伯母想买点黄金保值。四伯母的意思也想买点黄金首饰,现在条件起来了,年轻漂亮的媳妇们爱打扮了。俞夏家电视机有了所以俞妈妈想趁现在批发些布料回来。
      大家叽叽咕咕了商量了半天就想着能一起买的一起去买好杀价,约好了后天一起去市里大家才散。
      结果第二天下午放学回家一看吓了一跳,俞妈妈和伯母们也刚回来,东西正堆在家里前厅等着平分呢。有整箱的盐、整箱的味精、好几包火柴、.整箱练习簿、一大捆的2B铅笔、橡皮,还有钢笔水和尺子等等。原来他们去了市里想着反正都要用的到不然整箱批发,这样价格便宜的多。
      俞夏分到了20本练习簿,十根铅笔,两块橡皮,一瓶钢笔水一套尺子,俞妈妈还特地给俞夏买了墨水和毛笔宣纸。
      “省点用啊!自己放好来。”看孩子们分到各自的东西,俞妈妈叮嘱着,别以为买的多了就可以不节省乱用。
      “知道,妈妈,你没进布吗?”俞夏看着家里的货物居然没见布料,不是说去批发布料了吗,俞夏忍不住问道。
      “哎!累都累死了,你大伯母又要买被子又要买鞋,又要电视机,我们买什么都是急吼吼的,我和你们伯母去买黄金看都没怎么看就买来了。哎呦!累死了,我了和你小姨娘讲好,明天再去化纤市场买布料。来,樟生给妈妈看看,妈妈买的项链戒指漂亮不,急急忙忙的,都没走几家比比款式何价钱就买来了。”俞妈妈说着就从手提包里拿出她刚买来的黄金。俞妈妈嫁俞爸爸时,条件不好,而且当时人们思想朴素也就没买三金,现在条件好起来,俞妈妈就有心思想给自己买点金首饰。
      俞妈妈给自己买了条金项链,一个金戒指一对金耳环,样式一般吧,分量很轻,但俞夏还是非常嘴甜的说道:“好看,妈妈戴起来看看。”
      俞妈妈笑着戴起来,俞夏笑着说:“好看,真好看,妈妈戴起来真好看!”
      俞华也跑来嚷着要看看,学着俞夏嚷道:“妈妈最漂亮,真好看!”
      “妈妈,现在黄金多少一克啊?”俞夏想着后世的疯狂黄价忍不住问道。
      “80”
      俞夏一听,哇靠!没搞错吧!居然才80元一克,俞夏立马想到便和俞妈妈说道:“妈妈,你干嘛不趁现在把钱都买了黄金啊!不是以后都要涨价了嘛,等以后涨价再把黄金卖掉啊!这不是就赚了差价了吗!”
      俞妈妈听完倒是没笑,居然认真的看了看俞夏说道:“是啊!怎么没想到呢!”
      “妈妈,明天星期六,我想跟你去市里。”
      俞夏昨天想了一晚,现在都88年了,上海老八股!天啊!俞夏狠狠的敲敲自己的头,真是无忧无虑的日子过久了,连上海老八股都忘记了。
      作为股民谁不知道“老八股”啊!何况俞夏上辈子在股市里闯荡了那么多年,对中国股市可谓是熟悉的不行,这是千载难逢的发财机会,错过了真是可以跳黄浦江了。可是现在没本金啊!俞夏脑子里就想着全是钱、钱、钱啊!
      俞夏想了一晚想着先自己赚点本金,先看看,如果赚不了多少那只得去借钱了,反正今年一定要趁现在股价便宜时先下手。俞夏原先想着卖服装,市里没服装批发的所有想搞点服装卖卖就要到杭州或是上海,最好的去广州,四季青明年下半年才能建成呢,哎!为什么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不能早一年啊!昨晚俞夏翻了翻自己私房钱,存了六七年了也就才四百三六块八毛,这可包括自己平时捡玻璃瓶,拾瓶盖找废铜废铜换的钱。这点钱拿去趟杭州拿货真是少的可怜啊!得想办法赚钱。
      第二天早早的俞夏和俞华跟着俞妈妈去市里叫上小姨娘准备去批发布料。市里的化纤市场在整个浙江都是比较出名,也比较早的,但由于商家爱宰客,诚信度不高,所以市里的化纤市场后来生意越来越差,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地都开始有自己的化纤市场,市里的化纤市场就开始没落了。
      俞妈妈和小姨俩人每个店面都全转过,仔细毕竟面料和价钱,终于在转了大半个早上买齐了需要的布料,有厚有薄俩人各选了六个款式的布料。
      俞妈妈和小姨出了布料店俞夏就拉着俞妈妈往后面一排的碎布头批发店走去“妈妈,我要买碎布头。”
      “你买碎布头干嘛啊?”俞妈妈和所有家长一样质疑小孩的一些需要。
      “奶奶说她要绣花做鞋。”俞夏只得谎称奶奶需要了。
      “奶奶要啊?”俞妈妈有点怀疑,婆婆如果要应该和她说啊?
      “嗯!奶奶出门时和我说的,我刚才忘记讲了。”俞夏只得强调一遍来消除妈妈的疑惑。
      “那去看看吧!随便看看有没有整块好点的布料,做点裙穿穿。”俞妈妈拉着姨娘一起。
      化纤市场最里头一排几家店面是批发碎布头的,什么料都有,运气好的话能淘到大点的布料可以拼接下做条裙子或是小孩的衣服。
      碎布头也有价格区分的,大点的布料七八分一斤再好点的一毛一斤,小点的五分一斤,最后是很小是布条或是碎头则要三分一斤。
      俞夏想着碎布料赚钱的,所以他都在五分一斤的布料里找,专找颜色鲜艳漂亮的小碎布,“俞华,找大点的颜色漂亮的啊!”俞夏翻找着,俞华也不甘示弱,俞夏只得吩咐他注意事项,可别越帮越忙就好。
      俞夏不敢找太多怕俞妈妈骂,最后翻找了两斤出来。倒是俞妈妈和小姨在那些大布料翻找了好些出来,那满满的一大袋,颜色都是偏亮丽的多。
      十匹布料俩女的是拿不回去的,最后只得雇了辆三轮车先拉回小姨的店里。小姨请了老妇女踩缝纫机,见小姨他们回来立马就上前来帮忙,倒是个勤快的。
      吃了午饭俞妈妈准备再去买条金项链,那晚俞夏说的话让俞妈妈心动了,俞妈妈手头钱不多了,最后小姨俩人选了又选买了条11.56克的项链,是扁平的样式,看着显粗,花了九百二十四块八毛钱。回来的路上俞夏看见新华书店,拉着俞妈妈进去给她们挑选了一本服装款式书,前面都是各式各样的款式,后面一半则是裁剪图。
      “妈妈,我们就买这本,你看,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别人一看漂亮肯定会来叫妈妈你做的。”俞夏把书递给俞妈妈看,还把前面的款式和后面的裁剪图给俞妈妈看:“后面还有怎么裁剪的图。”
      俞妈妈仔细的翻看着,小姨也凑过来看,俩人是越看越称心,小姨夸到:“哎呦!我们了真是老土了啊!还是你们读书的聪明,真的是要好好读书的。”
      小姨看着好也买了本,回到店里,小姨就去借了辆三轮车把五匹布料和俞妈妈俞夏兄弟俩一起去了汽车站,一路上俞妈妈和小姨有说不完的话,上了车见汽车开走小姨才踩着三轮回去。
      到了镇上,司机好心的帮着俞妈妈把六匹布料搬下来,俞夏远远的就看见俞爸爸坐在三轮车上和别人聊天吹牛,看了俞爸爸老早就在等了。俞夏立马推推俞华:“快去叫爸爸过来。” 俞华看见俞爸爸,果然刷的一下就串过去,高喊着爸爸。
      “我以为你批夏天的布呢!怎么毛料,灯芯绒,涤棉的都有啊?”俞爸爸是村里借来的三轮,载着一家人用力的踩着轮子,没一会儿汗就出来了,但还不忘和俞妈妈聊着。
      “不是怕涨价嘛,先批点回来,夏天三个款的布料也差不多了,毛料灯芯绒的放着冬天做,涤棉的我选的是比较结实的料,春秋时半冷不热的时候做西装还是夹克都还可以的,料牢的很,我选了大半天的呢,藏青色的干活也耐脏。看到没,那个带红颜色的,印花的,很漂亮的啊,我回去自己做条裙子穿穿。”俞妈妈一说到自己最称心的那批花样的布料高兴的现场炫耀来。
      “那么艳的布料有没有人做的哦?”俞爸爸有些担心农村人思想老气,那么艳的裙怕是没人敢扯布做。
      “你就放心吧!我自己做起来穿,别人看到肯定要会做的,去年我穿的那套白色衬衫配紫色喇叭裤,我一穿出去别人都说好看,一个个跟着样做了。”俞妈妈对自己的时尚品味还是非常自信的,她差不多算是临近几个村子里的时尚风标了。
      “要我说村里最会打扮的就数我了,要不就数张家村金岩的老婆了,老公!你说是不是类,你老婆也算是美女一个。”。
      俞爸爸笑着说道:“当然,不漂亮的话,当初我也不会看到你一眼就被你迷去跟着你一路到你家了哇!樟生,华华,妈妈是不是最漂亮的!”
      “嗯!妈妈最漂亮。”兄弟俩异口同声。
      俞妈妈满意了,高兴的说道:“那当然,乖啊!今晚妈妈烧鱼给你们吃。”
      “你带去的那些钱还的剩下吗?”言归正传,俞爸爸清点下家产还剩下多少。
      俞妈妈算了下说到:“这些年我们家里存着的七八千,上个月你买了台水泵,加上我买了台拷边机,前天和嫂子们七七八八和三金一买,加上今天的五匹布,一共花了差不多五千多了,我又买条金项链,口袋里还剩下三百六,家里一千。”
      俞爸爸听完俞妈妈算完帐感叹道:“钱真好用哦!”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第四十一章 买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