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三十七章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
俞立昌经过这件事后有所收敛了,还特地去市里给俞夏买了块手表,俞夏没要,反而和他坐下来聊了聊,俞夏没有直接说你别去做小偷了,而是告诉他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立昌,我听说有人去了广州批发了些衣服来,就在菜市场买衣服光一年功夫就成万元户了·······”俞夏巴拉巴拉的说着,可是俞立昌明显没有听进去,对于那个年代那个时代的俞立昌而言做生意是陌生的不可行的,又或者是难以放下身段去经商。
中国五千年来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这深深影响了人们对待商人的态度,当农民再苦再穷也要坚守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了,中国几千年不是都在说“唯有读书高”可他们却不知道,在过一二十年商人却是站在社会顶端的存在,无论什么事情先谈的往往都是钱,什么也离不了钱,一个人的地位取决于他有多少钱,这是社会的畸形,但是不可否认钱的重要,今后的社会是“唯有钱高”。俞夏上辈子吃过没钱的苦,也知道赚钱难,没钱寸步难行,特别是没有文凭,公司不要,他们最低要本科毕业,但工资却只能让你温饱。所以重生以来俞夏就爱往赚钱方面想,但他却忘记了当时的人们没有那种觉悟,他们一直是勤勤恳恳的农民,守着一亩三分地有的吃,穿的暖,再者攒个大半辈子给儿子造个新房就是最大的成就了。就像俞爸爸伯伯们明明有好手艺,可他们还是以务农为生务农为主,而不会想着出去闯,出去以手艺赚钱养家,这说到底还是他们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就像当初俞夏鼓动伯母卖豆芽大人们只当是个笑话。
俞立昌笑笑没有把俞夏的话当真,只当这个小叔叔胡言乱语了,俞夏感到蛮难过的,这真的是个大好机会,现在这个时候真是赚钱的大好时候啊!俞夏遗憾的很,如果不是自己年纪太小他自己就去广州一趟。
俞夏对于俞立昌的顽固不灵,不知悔改气到了,哗啦一下站了起来,气呼呼道:“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这样下去早晚要后悔的。”
俞立昌也生气了,虽然按辈分讲是讲俞夏是他小叔叔,可他实际上根本没把这小叔叔放眼里,被这么一个小孩教训了,俞立昌心里也有气了,站起来就走。
不过俞夏真的没想到他的话就那么灵验了。
正月出来俞妈妈就跑市里帮小姨娘的裁缝店了,俞夏和俞华被带去了,俞夏一年到头都是刻苦练琴,根本没什么时间出来玩,这才被俞妈妈带出来不用练琴,这下俞夏和俞华俩人简直就是撒了欢的闹腾,小小的裁缝店被俩人闹腾的不行,店里又忙,俞妈妈好声的劝了几句不要闹腾了,可是俞华和俞夏当时听话的,可俩人挤眉弄眼了一会儿就又闹腾上了,闹腾的几次俞妈妈终于火了,拿着尺子打了俞华一下,一把拖起俞华拎到门口指着兄弟俩说到:“出去玩,别在店里闹。”俞妈妈蹲下来故意装作很紧张危险的样子指着弄堂拐角对着俩兄弟吓到:“看到没有,那个要饭的,再不听话等下要饭的把你们卖卖掉。”
俞夏满头黑线,但俞华却有点被吓到了,拿眼偷偷瞄瞄拐弯处根本就没有的要饭人,俞妈妈见俩孩子安分了乖乖听话了,这才耐心的叮嘱到:“妈妈很忙,妈妈要做衣服赚钱,赚钱了才能给华华买糖买好吃的,所以你们要听话,乖乖在门口玩,不能跑完知道没,华华看好樟生别跑远,樟生,不要和别人走知道没。” 俞夏被拐的后遗症就是每次出门俞妈妈总是要交代一番让他不要随便跟人走。
俞夏那个汗颜啊!哎!搞的自己好像能随便跟人走似的,妈妈咱那次真的是失误,不是我太随便,是人心太险恶。
妈妈的警告恐吓当时起到作用了,可过了一会儿俞华玩的高兴胆大了反而老是往路口瞧,好奇心起来了,对俞华起哄了几次想走到路口看看,俞夏知道俞华好奇心上来了,不依着他,他就会一直闹腾着,和俞夏一个性格,想要的东西即使过了很久还是能念念不忘,所以俞夏也没拦着就拉着俞华跑路口去。
路口的大道是江泓路,名字一听就可以大致猜下,这是老城的江边大道,往上走个百来米就是老城区以前的粮油小码头,现在新建了农贸城,粮油大部分走农贸城了,所以现在粮油小码头成了以粮油为主的杂货、蔬菜、水果零售批发集散地了,特别的早上、中午、下午、人特多,所以为什么俞妈妈再三叮嘱俩兄弟别乱跑就怕人多时孩子走丢了找不到。
跑到路口,现在差不多是中午刚过,人比较少,但俞华心心念念想见见那个要饭的,可是找了半天没找到,胆子大了,边上几个孩子一凑合,俞华就想跑去玩了,还好的想到俞夏使劲拉着俞夏加入他们的游戏。
大姑姑的儿子大表哥周末和朋友来市里玩顺便给俞妈妈送棉布和线,大表哥初中毕业没考上就出来下地干活了,小姑妈不同意大表哥就这样种地当一辈子农民,和大姑妈奶奶伯伯们讲了自己的观点,家里算的总动员了,凡是能找的门路都挨个探了个遍,最后花了点钱走了关系终于让大表哥去了大堂姐工作的棉纺厂里当机器修理工学徒,不是正式的,但起码有个手艺了,以后工作认真手艺好还怕转不了正?
大表哥人勤快嘴巴甜和大姑妈一样是个能干的,脑袋转的快,学的也快,所以即使才进厂一年不到大表哥已经混的很好了,经常能拿到次品处理的布料,还有纱线,厂里是次品可不代表不能用啊,所以大表哥老把纱线给俞妈妈,这样衣服锁边、缝纫等能剩下不少线钱。大姑妈是个很顾家的人,那些厂里的次品布料,其实问题都不大,但由于都是白色的多,所以都让俞妈妈用些棉布料给家里的所有孩子每人都做了衬衫,白衬衫加黑裤子,别提多精神帅气了。
大表哥过来了,俞妈妈立马把俞夏和俞华俩小的扔给大表哥,让大表哥带俩小的回家,俞华人来疯跟谁都行,也没闹腾什么就让俞妈妈卷包裹扔掉了。
“富义,你这俩弟弟真好看,还一模一样的真好玩。”大表哥的同事加朋友,长的特国家,一张国字脸无法用语言形容的爱国,他父母的基因得多爱国呀才能长成这样!
由于要带衣服什么的回去,所以大表哥带俞夏和行李,大表哥同学带俞华,俞华皮的很不肯乖乖坐后面,一定要学俞夏坐前面横杠上,一路就没消停过,十万个为什么话多的厉害,太阳晒得暖洋洋,今天又没风,一路骑回家起码要两三个小时,俞夏开始昏昏欲睡了,最后大表哥看不下去,只得在路边停下来,让俞夏走走休息下,去去睡意再继续回家。
爸爸和奶奶们在前院里麻将也没人管俩小的,一回到家俞夏就跑回家扑倒床上睡觉,俞华则是撒手没,一到家偷了一块冻米糕就跑出去了,妈妈不在家奶奶和俞爸爸伯伯们麻将打得火热也懒得烧晚饭,最后还是俞夏饿醒了,天都开始暗下来了,见奶奶还没动手烧晚饭,俞夏只得粘着二伯母喊饿,最后一家人都在二伯家吃了。
俞夏提前吃了个馒头夹扣肉,所以等大家上桌吃的时候他已经是七分饱了,拿着二伯夹给他的鸡爪慢慢啃。
“你们晓得不,立昌进去了!”吃了饭大家继续麻将女人们看电视聊天,当然八卦少不了。
俞夏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后来听伯母们八卦着终于明白了,俞立昌避过风头正月里偷偷摸摸把脏物脱手了,有了钱正月十六去女方家提亲去。俞立昌的女朋友叫什么王红,就去镇上路边的前王村人,蛮漂亮的姑娘,俩人在镇上赶集认识的,一来而去就那么好上了,可女方不同意啊,女方父母嫌弃他穷加上是个小偷,死活不同意,就那么拖了几年,可姑娘年纪大了总得嫁人吧,那姑娘也是硬气的一直等着俞立昌,老姑娘了家里也急了终于松口了,俞立昌是高高兴兴的去,可结果人家父母狮子大开口要一万礼金,俞立昌当然不同意,说他们家心狠结果就那么吵起来了,女方父母不同意人家姑娘又一定要嫁,俞立昌又拿不出那么多钱,反正不知道后来怎么闹的,人家姑娘自个儿跑俞立昌家来了死活不肯回去,女方父母最后把俞立昌告到公安局去了,当晚就把俞立昌抓走了,讲他拐骗妇女骗婚,上面抓的紧没几天就判了,8年的啊! 不过那姑娘倒是真当硬气就在俞立昌家不走了,俞立昌进去了她就算在家照顾俞立昌的父亲。
俞夏听着感觉心伤,俞立昌进去真的算的报应吧但真的不是以这种方式进去,那叫王红的姑娘对爱情的坚守让人唏嘘。
哎!赚钱好难啊! 我已经入不敷出了!5555555555555555 好穷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章 第三十七章 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