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三十三章 卖豆芽 ...

  •   大堂哥虽然比陈子骏还大一岁,但却不像陈子骏那么聪明一路跳级,大堂哥是实实在在读书升级的,成绩不错一直是班里前十的,今年中考,俞夏记得上辈子哥哥是考上了花罗中学,这辈子自己是个意外,但看情况,不去人为干扰,大堂哥不出意外也该上花罗高中。
      八月初大堂哥的录取通知书到了,家人都人高兴,但高兴归高兴大伯母还是有些操心,主要是家里没钱,所以当晚大伯母就上门借钱来了。家里钱是俞妈妈管的,所以俞妈妈二话没说就借钱给大伯母了。
      大伯母的借钱让俞夏想到了要赚钱,钱的重要性,所以第二天俞夏找奶奶拿出家里的黄豆和绿豆,他要发豆芽,卖豆芽。发豆芽绿豆产量最高,而且味道也好吃,但也有人喜欢吃脆点的黄豆芽。发豆芽夏天温度高三四天就可以发好卖了,冬天如果温度很底就需要长达十来天还需要保温。
      “奶奶!我要黄豆,我要发豆芽。”黄豆放在稻谷柜上,俞夏可拿不到,只得喊奶奶帮忙。
      “樟生哎!你发什么豆芽嘞,别糟蹋了啊!”奶奶心疼俞夏但也心疼粮食。
      “奶奶!我要黄豆,要黄豆!”俞夏不管,反正一定要把黄豆赖到手。
      “好好好,别闹,奶奶给你拿。”奶奶拗不过俞夏,最终还是溺爱战胜了粮食,只得抓了一把黄豆给俞夏。
      “还要!”俞夏见奶奶就抓了一把黄豆就收手了,不行啊!继续缠着奶奶要,终于抓了五把黄豆俞夏才满意,又拉着奶奶要绿豆。
      要来豆,俞夏就满柜子翻旧的穿不了的棉布衣服,又找来洗米篮,找出一个汤碗把黄豆和绿豆各自泡好。泡上一天,如果是冬天就得用温水泡一天一夜。
      晚上俞妈妈俞爸爸回到家,俞妈妈见这泡着的绿豆黄豆忍不住问了一句奶奶,结果俞夏被妈妈骂了,俞夏才懒得理妈妈,一个劲的讨好奶奶:“奶奶,我发了豆芽只给奶奶吃!”
      第二天俞夏早早的起床把棉布衣服用水侵湿垫在洗米篮里,然后把泡好的豆芽均匀的平铺在洗米篮里,然后上面再盖上一块纱布,然后找出一块黑布把整个洗米篮盖住,放到阴暗的角落里别见到光,然后把就是隔三差五的喷水了,等到第三天豆芽成了就可以吃了。
      下午俞夏去练琴不放心豆芽,隔三差五的跑回家喷一下水,俞妈妈见俞夏那么勤快又想到俞夏浪费粮食就忍不住刺几句:“你个小鬼头能发出豆芽来日头都要从西边出来了!”
      “妈妈,你就等着吃豆芽吧!”俞夏每次都这样一句回应质疑他的俞妈妈。
      第三天晚上,俞夏把豆芽拿了出来,发的相当的好,俞夏抬着头故意拿着豆芽在俞妈妈面前晃晃,得意洋洋的说道:“看吧!我说能发就能发的起,我还要去卖豆芽赚钱嘞!” 说完就喊奶奶晚上烧豆芽吃。俞夏端着一半的豆芽去了大伯母家。
      “大妈妈!大妈妈(伯母的意思,我们老家发音就是“妈妈”)”
      “嗳!樟生,什么嘞!”大伯母在厨房出忙活呢,大伯在帮着烧柴火。
      “樟生,吃没,没吃在大妈妈这吃,大妈妈烧丝瓜蛋汤给你吃。”大伯母热情的招呼。
      俞夏过去直接把一篮子豆芽递给大伯母:“没吃,妈妈在烧了。”
      “什么东西给大妈妈类,这么宝贝!奥吆!豆芽,卖来的?这么好豆芽啊!”
      俞夏一听大伯母夸豆芽好,笑的眼睛弯弯大声骄傲的说:“我发的!”
      “哈哈!讲空话不打草稿的。”虽然这样说,但大伯母却是一直笑着的。
      “真的!大妈妈我发的奶奶也晓得的,大妈妈你卖豆芽去,我教你技术,一斤豆发十斤左右豆芽,我算过了,一斤豆我们农家里收来是一角五分去镇上粮站卖是一角七分,豆芽镇上四角,城里五角多一斤,十斤豆芽就按镇上价钱算就是四块,除去一角五分成本加上浪费的发不出的一共算两角,那么一斤豆好赚三块八角钱,一天就算最差也可以卖四十来斤豆芽,需要四斤豆,那么一天也有十五块二毛赚赚的,一个月就有四百五十六块。”俞夏巴拉巴拉的说着,俞夏知道自己选择赚钱肯定是行不通的,他爸妈又不是没脑,也不是特开明的,可不是他说什么就照着他说的做,如果真那样,俞夏现在肯定立马叫爸爸妈妈带钱去深圳倒卖货品去;爸妈还是老思想认为孩子就是异想天开,没长大什么都不懂,什么都得听他们的,瞎嚷嚷可以但却真不能按着孩子说的做。俞夏也知道自己卖豆芽就想想,实现不了,他就是想告诉大伯他们做点小生意比在家干农活赚钱,俞夏想自己现阶段是没那能力赚钱,但不妨碍家人想办法赚钱。
      俞夏巴拉巴拉一堆话,说完结果就把大伯父大伯母镇住了,大人们当然不会听信小孩的话,但不可否认俞夏的话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俞夏碰壁了,也不管大人怎么说,自己关在房间里不理他们。俞夏趟在床上想着,为什么中国的父母就那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呢?哎!中国父母宠惯了,包揽大小事情惯了,哎!
      大人这边却把俞夏说的话当笑话传了,没说俞夏经商的点子反而在议论俞夏算术好,小脑袋是聪明的。
      本以为这事议论两天就算过去了,可没想到事情过了四五天大姑妈来找俞夏了。
      “樟生,你那天说的卖豆芽是真的?”大姑妈原先很是漂亮的,但是生完两个孩子的姑妈就开始有些发福了,加上田间干活辛苦,没了姑娘时漂亮的容颜,多了晒斑和黝黑的肌肤眼角也多了皱纹。
      “大阿姑,你想卖?”俞夏一听就知道大姑妈动心了,有门啊!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哈哈哈哈哈哈!俞夏内心仰天长笑,立马对着大姑妈噼里啪啦的说了起来。
      其实大姑妈动这脑筋也是真的没办法了,浙江是七分山二分水一分田,他们老家还好是在平缓地带,丘陵多,但还是和北方平原人均农田根本没法比。人多地少一个人头就一亩田不到,交了公粮,一家人温饱,剩下的真没多少,外出打工也就是过年前后那么几个月空闲没额外的收入来源,大姑妈就动了脑筋想着赚钱。
      姑妈家的大表哥明年就中考了,大姑妈肯定是希望大表哥读一个好大专,再不济上高中考大学也是可以的,而且大表哥成绩很好;表姐上初中了,家里两个孩子都在读书,而且大姑妈的婆婆又生病,家里欠着帐,大表哥今年的学费还是奶奶给姑妈借的。姑父是个老实人,只会下地干活,动脑筋赚钱的事真的干不来,家里真是负担很重,姑妈听到了卖豆芽就心动了,就是拉不下面子去问,而且也有点怀疑,特地去了镇上看看人家卖菜的,有是有豆芽卖,可是豆芽发的不好还有烂的,但生意还是相当不错的,所以一回家姑妈就迫不及待来找俞夏问问。
      镇上市里俞夏叫陈子骏去打听过,豆芽有的卖,但都是自家发的不是成批量的发豆芽,豆芽发的极不好,还有些烂的,最重要的是卖豆芽人不固定,俞夏就懂了心思,其实豆芽大家都会发,第一次发的可以,但后面就不行了,会出现大量发不出,腐烂,长短不一,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温度和消毒的问题,当时大家不懂什么是消毒,但俞夏知道啊!
      大姑妈和俞夏嘀咕了半天,俩人都有点越嘀咕越兴奋了,感觉就像大把大把的钞票等着他们赚。当即决定不能等了要立马开动,大姑妈不认识字,所以俞夏得口头和姑妈交代发豆芽的流程,特别是大批量发豆芽的温度控制和器皿消毒,俞夏再三叮嘱:“大阿姑,这个可是很辛苦的,你发豆芽多,隔一两个个钟头左右就要浇一次水,不能让它温度高了,不然会烧掉的发不出。还有,阿姑发完豆芽的的水缸要先洗干净然后用滚烫的开水淋泡过,再撒石灰消毒,洗干净放外面晒干,一定要晒的。”
      俞夏还当天下午就泡了一斤黄豆,手把手教姑妈,第二天,第三天姑妈都来,第三天发出豆芽相当好,称了下十一斤豆芽偏重点,姑妈一看高兴的很,也不管家人们看热闹说他们玩闹的话,自顾自的和俞夏俩人嘀咕着。
      三天后早上日头还没那么热辣,但大姑妈就过来了,那满脸的笑容耀眼的很,一停下车就快步走进内堂高声对着还在练画的俞夏喊到:“樟生!樟生!”
      “哎!大阿姑!”
      大姑妈一把抱住俞夏猛的亲了口笑得:“阿侬的金宝吆!”
      俞夏眼看姑妈这满脸笑容还有身上挂着的小包就知道姑妈今早卖豆芽了,立马笑着问:“全卖了吗?阿姑!赚多少?”
      大姑妈笑着竖起两根手指摇了摇,俞夏立马笑了:“二十块!”
      大姑妈笑着把一叠钞票从布袋里拿出来故意特显摆似的拍了拍手说到:“二十块三角,除去成本赚十九块三角,人家工人小半个月的工资,阿侬一个早上就赚到了。樟生,生意好的很,后面都不够卖,今早阿侬回去就泡十斤黄豆掉。阿侬第一次怕不好卖想着先发三斤,后来想想要又加了两斤,早知道听樟生的泡十斤豆,今天阿侬就赚人家一个月的工资了!”
      大姑妈赚到第一笔钱,心情好的很,立马塞给俞夏三块钱就和奶奶说悄悄话去了。
      发豆芽毕竟辛苦,以前发五斤豆芽晚上晚点睡还可以,可是等以后生意好了基本上早晚卖卖差不多每天都要发二十斤左右的黄豆和绿豆,晚上姑妈和姑父就要有人起床一两次给豆浇水降温,虽然辛苦的多但钱也赚的多些。
      大伯母看大姑妈赚的钱了,有点后悔当初没听俞夏的,但最后还是拉下面子问俞夏怎么发豆芽的,俞夏当然是毫无保留的说。大伯母为了和大姑妈分开,去了市里卖豆芽,大伯母没大姑妈那么好吃口才和做生意的本领,所以一天差不多只能卖十斤豆,价钱还一样,但显然比在家好些。
      大姑妈和大伯母赚钱了,俞夏的零花钱就多了,一个月俞夏就存了二十多快。不过俞夏有点守财,不花掉,全部存着,加上三爷爷给的零花,平时俞妈妈给的零花存的几毛几分,俞夏的私房钱差不多有五十多块了,这可是以后他赚钱的起步基金!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3章 三十三章 卖豆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