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当个乖宝宝 ...

  •   俞夏从大人的话语中知道自己是出生在80年10月1号后就开始装忧郁了,自己前世好歹是85出生,现在一下老了5岁。哎!老了啊!一出生就老了啊!人生啊!人生!
      俞夏感觉自己和哭包俞华成了动物园里被参观的小动物,因为今天是满月,早上天蒙蒙亮起,就有亲戚陆续过来,参观他俩兄弟。哭包今天感觉人多,有点兴奋,见着人就笑,结果乐坏了一群大人们,切!不就笑一下吗!就那么值得激动吗!他俞夏也会笑的!
      “咯咯~~咯咯~~~!”俞夏见自己姨夫逗自己,屈尊给他们笑了个,可把大人们激动的,立马抱起他。俞夏见还在床上“游泳”的俞华心里笑道:小样!敢和我俞大贵妃争宠!拉出去板子伺候!
      今天来的客人很多,家里近亲都来了,小孩还另外摆了一桌。俞夏本想着能沾点油水,听着大人说:别客气!吃肉,吃肉,夹扣肉吃,这扣肉好吃····俞夏听着忍不住口水滴答答!想吃啊! 俞夏捏捏拳头,告诉自己要好好当个乖宝宝,快点长大!好吃肉肉配饭!
      俞夏的美好愿望实现的比较困难,因为俞夏身体不好。妈妈当初吃错了药,吃的太多,差点流产,但因为俞夏的到来而局势扭转。可现实是药物影响到了胎儿和大人,俞夏生出来就比哥哥俞华小的很多,所以俞妈妈每次喂奶都是尽量顾着俞夏的,但俞夏还是经常生病。每次感冒就一直低烧着好些天才退下去,原本胖嘟嘟的没几天就瘦了,原本的眯眯眼,成了又大又水汪汪的,原本肉肉的脸,现在瘦的连小下巴都出来了,可更让大人担心的是,孩子大了,奶量也大了,俞妈妈的奶水却不够了。
      俞爸爸千辛万苦的弄来奶粉票一大早骑着自己去跑城里供销社去买奶粉,买葡萄糖。晚上穿着雨鞋去田间水沟了抓泥鳅,抓虾,去河里抓野生鳖,给俞妈妈吃,好让她补好身体多产奶喂俩小心肝宝贝。
      可是俞夏没大人们希望的那么争气,他还是三天两头的感冒发烧,倒是俞华身体倍儿棒,胖的不成样了,那分量一天一个样,压手的很。
      俞夏也知道自己身体不争气,所以每次打针都是安安静静的,吃药也都是乖乖的吃下去。这让俞妈妈和俞爸爸都很高兴,他们家俞夏真乖,但也就因为太乖了,所以更加心疼。俞爸爸打听到隔壁镇上有个老中医看小孩特别好,所以就想着带着小儿子去好好看看。
      现在是11月底,因为俩孩子出生,俞爸爸比往年晚了个把月出门,但俞爸爸的木工漂亮.仔细,油漆也刷的好,所以俞爸爸十八九岁就带徒弟干活了,名气还是有点的。所以伯伯们外出每月能挣一百五,一百六七左右的样子,但俞爸爸却能挣到两百多点,在当时工人工资才四十元每月,俞爸爸却能挣到两百,那可是大本事了。

      俞夏三个月半时会拉着俞爸爸是手指坐起来了,虽然比俞华晚了小半个月,但妈妈还是非常的高兴,逢人就说。
      还有个把月就要过年了,俞夏又经常生病,妈妈脑子活想着赚点闲钱,俩个孩子压力还是有些大的。在家和奶奶做馒头,每天天不亮就偷偷摸摸出去卖馒头,三分一个大馒头,五分的菜包 。
      那时候还没分田到户呢,所以做买卖的基本没有而且也不敢做,但妈妈不管,妈妈可不是死脑筋的人,和奶奶商量好,说干就干。一早上下来回到家算了算,除去成本赚到一元六角七分,一个月下来能有五十元,妈妈和奶奶都很高兴。奶奶本来就是在生产队烧食堂的,所以奶奶做馒头,又快又好,又好吃,所以妈妈的生意还是相当不错的,都能卖掉。
      妈妈和奶奶尝到了甜头,就叫大姑妈在家也干。大姑妈是个直爽性子,当天回家就去借钱准备开工要干。
      妈妈奶奶风风火火在家干着,两月就过去了,就要过年了,俞爸爸也回来了,除去花销,俞爸爸带回三百五十多块钱,交给生产大队66块的买公分钱,又花了一百给俩兄弟每人做了件棉料新棉袄和买了奶粉,但棉袄有些大了,俞爸爸是故意做大的,明年也好穿。俞爸爸还给俞妈妈买了条红色的围巾,妈妈围起来,可漂亮了。但是俞爸爸却没有给自己和俞妈妈做衣服。因为棉料容易破,不经穿,所以大家都是在合成化纤料,比如很受欢迎的涤卡,每个年轻人最起码要有一套涤卡衣服,谁身上穿合成化纤的衣服在当时可是非常牛气,非常威风的事。但当时物资很匮乏,涤卡这类的很贵,一套涤卡外套加裤子可以换十来担稻谷呢,凭票一套涤卡加上工钱要两百元左右,所以俞爸爸实在是心疼钱舍不得花。
      有了钱俞爸爸就带着俞夏去看老中医了,妈妈在家带俞华。80年代初汽车还很少,条件也差,俞爸爸怕俞夏吹风决定坐公交去。搭村长有才伯伯的拖拉车,在省道下车,站在路边等,等了好一会儿俞爸爸和俞夏才等到去隔壁花罗的过路车。
      花罗原本是县,秦王政始置县直至吴越宝正云年(公元931年),县治设置历史计漫漫长达1150余年。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1年)设花罗县,到1958年,也有近500年历史,1958年□□批准花罗县建制撤消,并入建昌县。当然现在建昌县升级为市了。
      车内拥挤的很没有位置,大家都拥挤着站着,但看俞爸爸抱着那么小的婴儿,还是有人给这年轻的爸爸硬是挤出个空位来,俞爸爸千谢万谢的坐了下来。俞爸爸是和健谈的人,没一下就和周围人聊了起来。
      俞夏虽然感觉车内空气实在不好,味道很怪,还好还好窗户是开着的,要不然他真会呼吸困难了。
      浙江地少人多,所以村与村之间隔得很近,镇与镇之间也近,才十公里路,公交走走停停上下客的,半小时多点也就到了。
      花罗是历史大镇,可不是本镇花埠镇这么小镇能比的。花罗的镇中学是二批中学,当年俞夏一直很向往的中学,因为哥哥们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
      难得出门,虽然是去花罗镇,但这古色古香的老镇还是让俞夏很幸福,转着又黑又大的眼珠子扒着爸爸的肩膀一个劲的往外看。虽然现在看东西是半个色盲,但还是能模糊的看清;对红色俞夏非常敏感的,墙上的红色标语最让俞夏感到亲切,计划生育标语,太熟悉了啊!还有各种雷人的标语。
      俞爸爸忙着找老医生 ,没多久俞爸爸就找到了老中医的家,不愧是出去闯的,一下就找到,俞夏还是很佩服爸爸的,好吧!他盲目崇拜了。
      老中医和俞爸爸说俞夏是先天不足,在肚子里时伤到了,难养的,小孩太小,以后大点会慢慢好点的。老中医最后开了几贴药是给俞妈妈吃的,通过奶水给俞夏调理下。
      俞爸爸出来后俞夏能感觉爸爸心情不是很好,抱着他很紧。俞夏忍不住抱着爸爸的脖子亲了口爸爸的脸,满脸的口水,爸爸没有生气,反而笑着拿胡茬搓搓小俞夏的脖子,俞夏给搓的咯咯直笑。

      1981年的气温可没21世纪那么反复无常,也没温室效应。1月是非常冷的,20号大寒过后,就下了一场小雪,大伯和俞爸爸等村里的男人下鱼塘抓鱼了,这时生产队的大鱼塘,要赶在过年前把鱼塘里的鱼卖个好价钱,好过年。但大鱼塘里的鱼分到每户人家很多,少油水,所以大家都不爱吃鱼,这时候爸爸妈妈动了脑筋,抓鱼卖鱼是假公济私的好时候 啊!所以俞爸爸和俞妈妈把鱼全包下了,把俞华扔给了外婆,把身体不好的俞夏给奶奶带,一大早就和俞爸爸骑着自行车带着俩大箩筐的鱼去市里卖。俞妈妈舍不得把鱼卖给鱼贩,她和俞爸爸都是自己把鱼带到市里当场新鲜卖的,还帮着宰杀,这样的利润要比给鱼贩不止高出两三倍,快过年了,鱼价也高,虽然辛苦但赚的多。

      今早三四点俞妈妈给俞夏喂好奶,天还黑着就俞爸爸出门卖鱼了。俞夏继续睡,小孩当然是睡和吃最要紧,咱得快快长大吃肉肉配饭。
      早上奶奶吃完早饭就抱着俞夏去沈婆婆家偷偷摸摸打牌去了,奶奶是资深赌博者,奶奶技术高着呢!上辈子小时候奶奶带俞夏去打牌,有次俞夏看见过奶奶出老千。奶奶可是十赌七八赢,老江湖!俞夏膜拜之!
      俞夏安安静静的躺在床上,听着奶奶打牌,自己一个人唱着歌,但在别人听来是依依呀呀! 他想他兄弟了,不知道那哭包怎么样,哦!不,现在他是小胖猪了,这小胖猪现在会撑着手臂把前胸和头能抬起来了,会翻身了,整天对着他依依呀呀,不知道说什么外星语,口水流的能有一小脸盆,当然这是夸张,好吧!他也流口水。俞夏感觉自己兄弟俞华很神奇的,他一直想不明白,那么胖的一个小肥猪,居然能把自己的脚塞进自己嘴巴里,太强大了。俞夏想着想着就想自己也试试看,结果很轻松的完成了,把自己的脚塞到自己嘴里!他突然间五雷轰顶,天啊!他在做什么?太幼稚了,他俞大妖人,哦!不!是俞大仙人,居然会做这样幼稚可笑的事?
      俞夏被自己吓到了,他决定睡觉来忘记自己的幼稚的行为。等呼呼醒来,发现奶奶已经吃完午饭,在院子里晒太阳,做棉鞋了。
      俞夏饿了,哼哼几声叫奶奶喂奶。见奶粉泡好了,俞夏立马伸手,把奶瓶捧在怀里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对于还是小小婴儿来说,奶瓶有些大,而且手指不是那么灵活,抓不住奶瓶,所以只能用双手牢牢箍牢奶瓶。
      “这么小就那么精了,知道要自己捧牢奶瓶了啊!你个小鬼精。”奶奶见我吃得欢,伸手揉揉我圆鼓鼓的肚子。
      吃饱喝足了,当然是窝在小摇篮里,奶奶在边上给俞夏俞华哥俩做小鞋呢,是虎头鞋,这可是货真价实手工鞋,金贵的很,过年穿的。

      下午俞妈妈和俞爸爸回来了!俞妈妈洗洗手直接过来抱俞夏。
      “妈,夏夏有没有闹啊?”
      “夏夏乖的很,不哭不闹,就是肚子饿时哭了几下,尿了的时候哼了几声,其他时候都安安静静的,这娃乖的很。”
      “咱们夏夏就是乖。”妈妈抱着俞夏使劲的亲了口。
      妈妈身上鱼腥味很重,俞夏受不了那么重的鱼腥味,使劲的扭,扭头不让妈妈亲,向奶奶伸手。
      “小猴子样,还不让妈妈亲啊!”俞妈妈笑着把俞夏递给奶奶抱,自己去洗洗换衣服,等下儿子又像上次那样都不肯吃她奶了,非得她洗干净换了衣服才肯吃,这个小屁孩,挑的很类。
      俞妈妈洗漱完给俞夏喂了奶,就补觉去了,俞夏又跟着赌神奶奶去打牌了。下午堂哥堂姐放学回来逗逗他。俞夏其实很喜欢和堂哥堂姐在一起的。前世和堂哥堂姐年纪相差大,他们都出去上学或是出去打工了,很少在一起玩,所以这辈子年纪相差不大,他是非常乐意和他们在一起的,小时候的哥哥姐姐很可爱的。
      他们家是个大家族,俞夏排行第十,上面除了俞夏和俞华有八个堂哥堂姐。
      奶奶生了七个孩子,五男二女,二伯伯和三伯伯是双胞胎,三伯伯又生了一对双胞胎,加上俞夏俞华这一对,他们家有三对双胞胎了。俞夏爸爸是最小的,爷爷老来得子,俞爸爸最宝贝了,所以四个伯伯都分家了,但只有爸爸没和奶奶分家,住祖屋。爷爷在俞爸爸十五六岁时就去世了,所以讲句实话,轮到俞爸爸结婚家里也没能力让造新房了。但是俞爸爸和俞夏都是非常喜欢老祖屋的。即使前世后来有能力了俞爸爸还是没有造新房,反而把老祖屋修修继续住,俞爸爸说这可比上百万的别墅都值钱,这是祖产,这是历史。
      老祖屋是江南地区特有的徽派风格三进两天井建筑,一进大门进来就是一个大天井,左右两边原先都是有房间的,但后来左边的房子坍塌拆掉了,种了石榴和桂花,还有爷爷生前留下的盆景;右边是厨房。二进是前厅,左右两边是厢房。前厅两边有门,左门进来旁边就是上二楼的楼梯,但有门;右边是小侧门,夏天小侧门的弄堂风别提多凉快了。再进来就是长方形的小天井,南方爱小天井,就像徽派建筑一样,天井两边是厢房。三进是后厅堂,左右两边又是厢房,奶奶住左边,妈妈和爸爸住右边。内天井下面可不是平坦的地砖,而是回字型的小水渠通小侧门的,这是防止下雨天天井内积水。中间放着一个大水缸,这是防火的。二楼是女儿家住的,但现在房间其实基本都是空着的,以前姑妈们住过,后来姑妈们嫁出去,现在都是空着或是堆杂物了。
      爷爷祖上是造房木工的,按现在说是高级古建筑工程师,所以爷爷家算是地主了,后来爷爷得了风声把土地全买了,后来土改时被评了富农。因为祖上的缘故,祖屋很漂亮,雕梁画栋,什么八仙过海,梅兰竹菊,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生活场景都能在木雕中找到。特别是牛腿,八仙过海,非常的漂亮,俞夏躺在摇篮里最爱看的就是牛腿的木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第三章 当个乖宝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