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十三章 去上海 ...

  •   往年俞爸爸都是11月份干池并塘的,这次因为俞夏要去上海开刀看病,所以俞爸爸在10月以前就卖了鱼,只留了种鱼。带着俞夏先去市里到副院长老医生那检查了身体,医院是副院长联系的,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是上海同济医院,里面有他的老同学,去年就打过招呼了,选同济主要是里面有熟人,而且同济名气大人家心脏中心也是相当不错的。俗话说的好出门熟人好办事。
      俞夏虽然受身体条件不允许,从生下来一直安安静静,但他却内心一直向往着能玩得疯,闹的疯,重温美好的童年,所以他特爱看俞华和那些少年女孩们玩耍的样子。听说要去上海动手术了,俞夏心情还是非常激动的,这代表他以后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玩的多疯都没事了,但说不紧张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在人的胸口开刀呢!但是他也知道先天性心脏病越找医治越好,他现在只是有点担心这个年代的技术水平。但是俞夏还是暗自鼓励自己,没什么大不了,不就开个胸嘛!给心脏打补丁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可是重生人士!

      大人们商量好日子,到了那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俞妈妈抱着俞夏把俞夏用小毯包得严严实实,有点热,但俞夏忍住了,早上还是有点冷的,他的小身板可不能贪凉。俞爸爸拎着一包行李捆绑在自行车前面,奶奶站在门前对着俞爸爸和俞妈妈千叮咛万嘱咐,把一袋包好的还热乎乎的茶叶蛋塞到妈妈怀里。
      俞华早两天就被妈妈送外婆家去了,俞夏的病情,大家是瞒着的,只要小姑妈和奶奶知道。所以这次去上海看病,俞爸爸和俞妈妈都是悄悄出门不想被打扰。
      俞夏的病情瞒着大家,主要是农村人的思想作怪,大人认为俞夏这病没把握,他们想着俞夏和其他正常孩子一样,不想让别人说三道四。但瞒着不一定大家不知道,市里医院还是能碰上一两个熟人的,稍微打听下还是能打听到俞夏是什么病的,其实私下里就有人议论过俞夏的心脏病,有些可惜聪明乖巧的俞夏活不到成年。
      俞爸爸和奶奶说了几句,就让俞妈妈抱着俞夏上车,爸爸利落的踩着自驾车前行,俞夏在俞妈妈的怀抱里探头看着站在门前张望他们,一直到拐弯俞夏还是看见奶奶咱在门前。
      早上蛮冷的,俞夏被妈妈包着严严实实,一直到了镇上,俞夏才被俞妈妈允许露出头来。先去了小姑妈家放自行车,然后坐车去市里坐去上海的火车。小姑妈和姑父住在镇中学(初中)分配的房子里。俞夏有点昏昏欲睡了,也没听清小姑妈和爸爸妈妈说了什么,就被妈妈拍着背哄睡去了,等醒来发现已经在火车上了!好后悔!怎么就睡着了,俞夏遗憾死了,市老火车站啊!一个城市的缩影,他前世童年的记忆啊!后来火车站北迁改在火车西站,原先的老火车站就冷清了下来只保留了货运部分,客运功能就没有了,为了不被历史遗忘和拆迁,后来政府征求意见就改为了火车主题馆。成了大家怀旧的地方,记得还有剧组专门跑过取景的。
      记得2010年老火车站即将停运时,俞夏没有坐最后一列火车,遗憾的不行!后来从别人手里买了张最后一班列车的车票,只能凭票想念想念了!
      绿皮火车的“咣当咣当” 声,听着就让人倍感幸福!俞夏有种感觉他像回到了上辈子小时候,坐着火车找爸爸妈妈,兴奋着!期待着!也文艺的幻想着:一直坐在火车上,永远也别停,一直一直开着,一直带着他去遥远而又陌生的地方。
      记得他前世小学5年纪时妈妈爸爸就出门打工了,每到周末他都早早的起床搭过路车到花罗坐7105次绿皮火车一个多小时到爸爸妈妈打工的Y市,然后周末下午赶最后一班火车回老家。记得当时的火车票是两块五,后来涨了两次价,他毕业坐火车到Y市时火车票涨到了三块六,最后一次坐是09年那时的票价已经是四块了!但是在当年的5月2号火车就停运了。
      7105次这趟列车是省内列车,全程3小时50分,这趟列车对农民和上班人士来说是最方便、最廉价,时间也刚刚好旅客列车,可是09年5月以后就再也享受不到了。很多人都是在生活在一个城市工作在另一个城市,每天早上班都是坐7105次最早班列车,下班赶最后一班列车回家。农民们和小贩们都是到早上天蒙蒙亮赶最早班,去Y市卖水果蔬菜和进货,然后赶下午两点多的那般会来,还有他一样的学生。但后来随着客车的方便,班次多,大家生活水平好了买车了,所以这趟列车上座率就下去了,虽然票价便宜但改变不了它冷清的命运。
      “宝贝,看什么呢!”俞妈妈见俞夏醒了安安静静认真的看着车窗外,笑着亲了口俞夏。
      “饿了没?”俞爸爸的关心永远都那么实际。
      “饿!”早上起来就吃了半碗粥,后来就一直是睡着,看外面太阳的高度,差不多10点左右,现在俞夏确实有些饿了。
      俞妈妈把俞夏给俞爸爸抱,自己就拿着米糊去泡,顺便把一直用热水泡着的茶叶蛋拿出来。米糊配红糖,茶叶蛋一个,俞夏吃的饱饱的。这时也差不多火车快到站了,听着列车员的提醒和广播,俞爸爸和俞妈妈准备准备收拾收拾就要准备下火车了。
      火车慢慢的放缓速度,缓缓驶入站台,俞妈妈抱着俞夏,俞爸爸拎着行李,随着人潮下了火车,出了火车站。
      站在大马路上看着俞夏新奇的不得了,当时的警察服装居然是白色的,大街上大家穿的也都是蓝色,黑色,褐色,军绿等等暗色的衣服,偶尔有女士赶时髦穿上了红色鲜艳的衬衫或围上了亮眼的纱巾,俞夏还眼尖的看了一位女士穿着毛线长裙,这让俞夏想起了前一两年流行的电视剧《血疑》,此电视剧一出,什么“幸子衫”,毛线衣,流行的不得了,俞妈妈还特地跑市里买了毛线给俞夏和俞华,奶奶,俞爸爸每人打了一件毛衣,漂亮的很。俞夏还看到年轻的女性有的穿上了喇叭裤和牛仔裤,时髦的不行!
      上海现在的街道还没有后世那么多的车水马龙,行人很多,汽车很少,大家都在骑自行车。俞夏在妈妈怀里看着街道两边,不小心就瞄了墙面上可口可乐的广告,画面是一位短卷发少女在喝汽水,左下方写着‘清爽可口,芬芳提神’。可口可乐真够强大的,中国刚开放它就进来了。
      俞夏还看到了海军,他是制服控,喜欢男人穿西装制服类的,俞夏一直认为海军的白色礼服帅死了,可他发现现在的海军常服不是很好看,如果不是拿顶海军帽和海军领还真是看不出。
      俞爸爸带着俞妈妈和俞夏先去了离车站比较远的一家小饭店吃午饭。俞夏听爸爸说这是以前他出来打工到上海时最爱来的一家小饭馆,老板的手艺很好,分量足价格也比火车站边上的饭馆便宜。
      老板已经认识的俞爸爸,热情的打招呼:“眼镜!你儿子啊!”
      “是啊!双胞胎,还一个在他外婆那。”俞爸爸谈起自己的孩子就会有一种光芒在全身上闪着。
      “奥吆!你享福的类!俩儿子!这样命好的啦!哎吆!我了类生了三女儿,想着总得生个儿子出来的,可是上面政策下来了,要计划生育不准生了!哎!命嗷!”老板一边掌勺一边遗憾自己这辈子是生不了儿子了!
      “生男生女还不是一样!生女儿嘞是成本,生儿子了是欠账!我了说生女儿好,我现在生了俩儿子,愁死哦!我以后还不得苦苦死的呀!两个儿子!每人一幢房屋,还要存钱给他们娶老婆!儿子以后出息还好说,如果不出息了我和老婆真当是要愁死的!”
      “眼镜!你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我有两个儿子,我再苦再累我都是心甘情愿的。”
      俞夏听着笑了,确实,爸爸那么努力赚钱都是为了他。但爸爸说的也是真话,爸爸确实喜欢女孩点。如果不是赶上计划生育,爸爸妈妈一定会在生个女儿,爸爸说过,他梦见生了个女儿,皮肤雪白雪白的,像彩霞般漂亮,聪明的很,他连名字都想好了,可惜妈妈生的是俩儿子!
      吃了午饭,俞爸爸和俞妈妈没着么休息就起身了,因为事先老副院长交代过,路线也再三叮嘱,所以俞爸爸直接带着俞妈妈上了公交,到了医院,俞爸爸和俞妈妈直接去找了老副院长打过招呼的的张主任,张主任也是为头发发白的爷爷,年纪有些大了,五十来岁有的,戴着一副眼镜,国字脸看着正义感十足,但他却爱笑,俞夏看他从来没停止过他的笑容,他是老副院长的同学,俩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张主任病人很多,他先叫俞爸爸排队挂号,然后俞夏被折腾的不行,一些列检查。俞夏的各项数据和前几年的每次坚持资料都摆在了张主任老爷爷的桌上,他反反复复认认真真的看过去,和俞爸爸耐心的讲解着。
      俞夏一直在旁边安安静静的听着看着,当发现他们谈完了看看窗户外面居然已经天黑了。由于是开胸手术,所以当晚俞夏就住院了。
      由于床位紧张,根本腾不出陪床,所以俞爸爸在医院旁边找了个小旅馆住下。由于俞妈妈担心俞夏年纪小,不放心他想要陪床,最后商量来上去,第一晚爸爸由陪床。俞爸爸拿着毯子睡在楼道里,张主任看不下去了,带着俞爸爸去了他的休息室。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十三章 去上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