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儒学也没教咱们怎么冶铁、医病、做丝绸、做龙骨车、做避雷针(汉朝那个),怎么咱们古人也就会了呢?说不通嘛!郑和造船的技术--据说是向前河匪蒐集来的--也铁定不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了。
    --儒学本就是教化人心为主,是为了培养人的心性志向,又不是学了儒学就不能对其他东西感兴趣,古人难道不能同时拥有儒学与科学并重,或一为主一为辅的思维吗?有了儒学就不能搞科学,这种非彼即此的二元论好像不是中国出产的吧?
    士农工商,老说统治者对商人轻贱压抑,来自传统,似乎一干统治者都很没远见,不懂商可致富道理似的。不然就是统治者都迂腐了。
    真的是这样么?难道这中间没有一丝别的可能性?商本质逐利,无节制的逐利带来的后果,看现在的新闻就知道了。杀头生意有人做,赔本生意没人做。不需朝廷扶植,也不用担心没有人愿冒风险从商。但反过来说,不时时压制,商贪婪的本质则很快能让社会陷入危境。
    别的不说,现在有些国家弄到以金融业为主,制造业都没了,或是攸关性命的粮食要仰赖他人、或是自己官商纠缠不清,才三百年就这样,还不知道下面怎么办呢。
    ----------------------------
    关于中国人以天朝上国自居,故步自封
    我读书少,这点还真没从古书上看到过,只看过电视这样演、小说这样写。只知道山海经成书那么早,却一一描述了\"化外之地\"的风土人情,几乎就是当时的\"邻国风土考察录\",看来中国人的天性里也不是没有向外探险求知欲望的么。再说,郑和和永乐帝的雄心壮志,难道是横空出世,前无古人?还偏偏这么巧就有\"领先当时世界\"的造船和航海技术一夜间冒出供其所用?如果不是前面无数人的梦想、企图心、心血与尝试,而在郑和时来个集其大成,怎可能成事?
    若古人对科技真的这么不屑一顾,那天工开物里的记载、汉代就有的候风地动仪、能屹立百年的建筑桥墩,都是骗人的了。(难道有人会觉得盖房不用学物理、制药不用学化学吗)
    以前匆匆一瞥某本传教士写的游记,侧面记载了明朝时的士人普遍乐于和传教士交往,也会针对中西学和他们互相交流。事实上,当时的士人阶级可算是和洋人交往的主导阶级。可惜书名给忘了- -
    ---------------------------
    不好意思,作者,不是针对你的小说、或历史见解来针锋相对。尤其你查资料之详细与严谨,在下自愧不如。只是在下对一些时下流行的历史解读与定见,颇为疑惑,藉宝地抒发一番罢了。若造成困扰,请删除留言无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