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乾隆生母7 ...
-
上述重要档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郭成康教授写成《乾隆皇帝生母及诞生地考》(载《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对它进行研究。
在这份重要档案里,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四日被封为熹妃的,不是格格钮祜禄氏,而是格格钱氏。
其二,《永宪录》记载熹妃姓钱。萧奭(shì)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写了一部《永宪录》,其中卷二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二十二日)记述:
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册立中宫那拉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恩赦有差。封年氏为贵妃,李氏为齐妃,钱氏为熹妃,宋氏为裕嫔,耿氏为懋嫔。
萧奭在这本书中还提出:"齐妃或云即今之崇庆皇太后。俟(sì)考。"
上述记载,也是说被封为熹妃的是钱氏,而不是钮祜禄氏。但是又说齐妃李氏或云是乾隆帝的生母。
萧奭写《永宪录》,必有所据,或为廷寄,或为档案,亦或其他,就是说在当时就有人对乾隆帝的亲生母亲是谁提出了怀疑。
从以上五份资料看,乾隆帝的生母出现了三种记载:
第一,钮祜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
第二,熹妃钱氏。
第三,齐妃李氏。
这就是当时清朝官方文献档案的不同记载。连官方的记载都不一样,难怪人们对乾隆帝的生母是谁产生了疑惑。这种历史文献与档案记载的差异,可以作如下解释:
第一,熹妃只能有一人。按清宫的规制,册封皇妃有严格的规定,皇妃的封号只能有一个,不能有重名。所以"熹妃"在清朝只能有一人。因此,格格钱氏与格格钮祜禄氏应当是同一个人。
第二,清宫谕旨档案是当时的第一手资料,《清世宗宪皇帝实录》是乾隆帝继位以后修的,《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则是乾隆帝的儿子嘉庆帝修的,都是后来修的,可能对原始资料作篡改,也都不能算是第一手资料。而《玉牒》按十年一修的制度,应当在弘历(乾隆帝)十岁或十岁以前修,但不排除篡改的可能。
第三,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七日,正式设立秘密立储制,指定弘历为皇太子。他的母亲的来历、出身,总要有个明确的说法。而钱氏出身低微,她从生下弘历(乾隆帝)到册封为熹妃,中间12年都是"格格"。其地位远在嫡福晋、侧福晋之下。弘历(乾隆帝)既然被秘密立储,将来就是大清的皇帝,而皇帝的母亲怎么能是汉姓呢?她的出身怎么能不高贵呢?《清世宗宪皇帝实录》是乾隆时修的,这时乾隆帝已经继位做了皇帝,这就很有可能将熹妃姓钱氏篡改为姓钮祜禄氏。可能有内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凌柱"将钱氏认作干女儿,这样就解决了身份与姓氏的难题。
现在看来,所谓乾隆帝是宫女、丑女生在避暑山庄草棚里的传说,以及是陈阁老儿子的传说,都是街谈巷语,八卦流言,完全站不住脚。关于乾隆帝的身世,不管后人如何猜疑,提出这样那样的说法,作为传说和野史,写进小说,拍成电影,编成电视剧,都具传奇性,也有故事性。但在没有其他确凿证据之前,我们只能以《实录》和《玉牒》的记载作为依据。不过,雍正档案与雍正实录中,熹妃是姓钱氏还是姓钮祜禄氏?钱氏和钮祜禄氏是同一人还是两个人?"齐妃或云即今之崇庆皇太后"怎样解释?至今仍是一个历史的疑案。
总之,乾隆帝的生母是谁?现在仍是一桩历史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