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历史上的乾隆 ...
出生: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1711年9月25日)[1] 卒年: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 享年:89
青年乾隆像(9张)岁 属相:兔 执政时间:在位60年(1735年~1795年),实际掌权64年(1735年—1799年) 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庙号:清高宗 陵寝:清东陵裕陵 父亲: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帝) 母亲: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1] 配偶: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纯帝继皇后(乌喇那拉氏)、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子女:17子,10女 继位人:爱新觉罗·颙琰(嘉庆帝)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在位)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雍正元乾隆皇帝雕塑
年(1723年)被密立为太子,雍正十一年封为和硕宝亲王[1],开始参与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去世,弘历继位。 弘历继位后,在政治上矫其祖宽父严之弊,实行“宽严相济”之策,整顿吏治,厘定各项典章制度;优待士人,安抚起复雍正朝受打击之宗室;经济上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蠲免钱粮,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军事上多次镇压西部少数民族贵族起义,反击廓尔喀对西藏的入侵,加强了清朝对新疆和西藏等地区的管理,进一步巩固了多民族的帝国;文化上编修了《四库全书》等大型文化典籍;外交上乾隆时清朝帝国继续以“天朝上国”自居,和周边属国友好往来,而对西方则坚持“闭关锁国”。他六下江南,大修宫殿、园林;大兴文字狱加强对汉人的思想统治。后期宠信大贪官和珅,加之乾隆帝年事已高,吏治败坏,弊政丛出,激化了社会矛盾。
编辑本段生平详解
少年时期
清高宗乾隆(1711年-1799年),胤禛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弘历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据说康熙六十年的一天,康熙帝在雍亲王府就是后来的雍和宫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当时弘历十岁,一下子就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雍正元年,雍正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雍正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即位,改明年为乾隆元年。
政治成就
弘历即位后首先缓和雍正在位时期造成的政治紧张气氛。乾隆二年,他就释放了雍正末因贻误军机而判死罪的岳钟琪、傅尔丹,赐予允禟、允禩公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还为多尔衮昭雪,复其王爵。这些措施缓和了乾隆时期的清朝疆域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对稳定王朝的局势是有意义的。 然而把雍正年间因贪赃被革职的官吏一齐复职,对贪污案不予追究,放松对官吏的考绩,结果吏治又坏,贪风再起。乾隆觉察后,从乾隆三年起他开始严肃处理侵贪案件,将性质严重,核实无误的贪污犯即行正法。乾隆六年(1741),处死了纳贿银千两的兵部尚书兼九门提督鄂善。从乾隆二十年开始到四十年代,还处死了10余名职位很高的巨贪,如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布政使钱度、山东巡抚国泰、陕甘总督勒尔谨、浙江巡抚王亶望都被赐死、正法。慧哲皇贵妃的亲兄高恒担任内务府总管,侵贪两淮提引,慧哲皇贵妃亲侄高朴担任兵部右侍郎,滥索金宝、盗卖官玉,乾隆帝也都未予以宽待。乾隆初中期,乾隆帝重视吏治,首先他重视官吏的选拔,他强调官吏应该年富力强,五十五岁以上的官吏要详细甄别,六十五岁以上的官员要带领引见,能否继任他要亲自定夺。他将不称职的官吏分成8类: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疲软无力、不谨、贪、酷,并给予不同的处理。在乾隆一朝,因考绩不合格受到降级或处分的官吏达6万多人。第二,禁止向皇帝进献,在初中期他禁止各省大员向皇帝进献方物、土产。第三,注重考绩,为了整顿吏治,弘历严格运用“京察”、“大计”考核官吏,过去那些不用考核的藩臬(布政史与按察司),也要考绩。他要京官以密折报告属吏是否贤良。第四,注意解决官员及其家属的生活费问题,给京官加薪,给外官发放养廉银,使官员安心职守。第五,处置贪官。这是指初中期的情形。 弘历善于驾驭群臣。乾隆初年,朝廷中以鄂尔泰与张廷玉为代表的满汉两派斗争十分激烈,互相拆台。弘历不是打一派拉一派,而是对他们都进行严厉警告,并采取抑制手段,不让一派打压另一派,始终让他们保持平衡,避免了大分裂。 弘历重视对太监的约束。即位后就发表上谕,告戒太监不得越轨。“若太监略有放纵,许内务府总管先斩后奏。”二十三年(1758)弘历将泄露朱批的太监高云从处以磔刑。
经济成就
弘历和祖父玄烨、父亲胤禛一样,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他要求北方向南方学习耕种技术。以前贵州遍地桑树,但不养蚕纺织,他便责成贵州地方官向外省招募养蚕纺织能手传授技术。他令地方官注意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他鼓励开荒,扩大种植面积。雍正二年,全国可耕面积683万余顷,乾隆三十一年扩大到741万余顷。乌鲁木齐地广人稀,他资助甘肃贫民前去垦种。 他关心水利建设。下令完成的水利工程,较大的有:河南南阳至商丘黄河河堤新筑170余里,清口及江南运河疏浚,江南淮阳运河挑浚,清河千里堤岸培筑。此外,在他关心下,修了江苏宝山至金山242里长的块石篓塘和浙江金山至杭县500里海塘。这些水利工程起了防洪、保护农业生产的作姑苏繁华图(局部)
用。乾隆帝重视发展商业并给予宽松政策。 他也采取了一些恤商政策。规定商人到歉收的地方销售粮食,可以免关榷米税,允许百姓贩运少量食盐(这在雍正朝是不允许的)。金融机构(经营汇兑和存款、信贷的票号)在乾隆朝也开始出现。 由于生产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从乾隆二十八年开始逐年提高。原来每年财政收入是三四千万两,二十八年就达到47063610两,四十二年达到最高点81824044两。后来降低一些,但也达到6、7千万两。 弘历重视社会的稳定,关心受灾百姓,执政期间五次普免天下钱粮,三免八省漕粮,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据统计乾隆时期蠲免了正额赋银2亿两,加上历年“灾蠲”等的1亿多两,共计3亿两以上。
军事成就
弘历武功赫赫,在镇压边疆地区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绩,巩固了多民族的清朝帝国。 镇压贵州苗疆起义:即位初年,他任命张广泗替换张照采取安抚为主、征讨为辅的手段迅速镇压了古州、台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戎装得胜图
洪苗疆起义。之后他免除苗赋、尊重苗俗、实行屯田、慎选苗疆守令,减少了苗民的抵触情绪。这些因地制宜的措施,使得贵州苗族地区基本上平定下来。 一征金川:乾隆十二年(1747)大金川土司莎罗奔起义,弘历三次派兵进攻大金川,但损兵折将,用了两年时间仍未将其完全打败,为此还军法处置了四川总督张广泗和大学士纳亲。后改用岳钟琪,分两路进攻大金川,莎罗奔战败乞降。弘历找到了台阶下,立刻从金川之役抽身。 安定西藏:乾隆十五年(1750),藏王珠尔墨特阴谋叛乱被驻藏大臣傅清和拉布敦设计杀死,他的余党攻击杀害驻藏大臣。班第达受□□嘛委托代理藏务,班第达抓捕逆党,平息了叛乱,弘历命策楞率八千兵入藏。第二年制订《西藏善后章程》,废除了藏王制度,确立了□□嘛为政教合一的代表和驻藏大臣共治西藏的体制。 攻占新疆:乾隆十年(1745),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病逝,准噶尔内部为争夺汗权内讧,其领袖和牧民络绎不绝地归附清朝,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和准噶尔部强臣达瓦奇联手在内讧中崛起,后与其争权失败,归附清朝。达瓦奇昏庸无能、不得人心。乾隆帝果断抓住时机,于二十年(1755)二月出兵,于五月进占伊犁。达瓦齐逃往南疆乌什,为乌什阿奇木伯克霍集斯擒获送交清军。当时北疆厄鲁特蒙古有四大部族,击败准格尔后,清朝采取“众建而分其力”的政策,封阿睦尔撒纳等人分别为四部汗,释放被准部扣为人质的南疆□□教领袖大、小和卓木。 阿睦尔撒纳图谋当四部总汗未遂,于当年八月又发动反清起义。弘历又派兵镇压,阿睦尔撒纳多次使诡计逃脱追捕,在北疆再次起义。至乾隆二十二年,由于内讧加之北疆地区痘疫流行,起义军不战自溃。阿睦尔撒纳逃往哈萨克,后又逃入沙俄,染天花病死。沙俄将其尸体交给清朝。弘历认为准噶尔人反复无常、不可信任,平准过程中他命令对准噶尔人进行屠杀。在战争、瘟疫、屠杀多重打击下,除了早先归附清朝和逃亡他国的部众,再有妇女儿童被掳掠充赏外,准噶尔作为一个部族在新疆销声匿迹了。 被清军解救的小和卓木也参加了阿睦尔撒纳的起义,兵败后投奔大和卓木和清朝对抗,二十三至二十四年,香妃
清军在南疆的支持下,打败了起义军,大、小和卓逃奔巴达克山(今阿富汗东部)。清军派人与当地部族交涉,巴达克山部族首领执杀大、小和卓,把尸首送交清朝。清朝攻取了新疆地区,天山南北从此完全归入清朝帝国。 乾隆二十七年(1762)弘历在新疆设伊犁将军,实行军府制,修筑城堡,驻扎军队;设置卡伦,巡查边界;移民实边,进行屯垦。巩固和完善了清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在南疆实行因俗而治,保留伯克制,但改由清廷任命。并设参赞大臣(驻叶尔羌)等官,分驻各城,加强统辖。制订《回部善后事宜》,对南疆管理体制做出改革。达瓦齐在乾隆三十九年获赦,免死加恩封为亲王,入旗籍,赐地京师,充分显示了弘历怀柔远人的用心。 明末,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离开他们世居的塔尔巴哈台(今塔城)西迁至俄国伏尔加河下游。乾隆三十五年(1770),首领渥巴锡汗率领他们16.9万人踏上东归路程。他们越过千山万水,克服重重险阻,于翌年六月到达伊犁,到达时只有6.6万人。弘历十分重视土尔扈特部的东归,他不惧与沙俄开战威胁,令当时驻乌什任都统衔参赞的舒赫德前往伊犁协助伊犁将军安置他们。土尔扈特部的东归是乾隆时期满蒙同盟的壮丽篇章,是康乾盛世的一大盛事。 两征金川:乾隆中期,大金川土司再次起义,不断侵掠邻近土司。从乾隆三十一年起,乾隆三次派兵,花费乾隆帝“十全老人之宝”
7000万两白银才最终镇压下大小金川。此后清朝在这一地区废除土司制,改置州县。巩固和发展了西南地区自雍正以来“改土归流”的成果,加强了边疆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反击廓尔喀进攻西藏:乾隆五十三年(1788)与五十七年,弘历两次派兵反击廓尔喀进攻西藏,第一次清军作战不利,西藏政府接受屈辱条件而议和,向弘历谎报战功;不久廓尔喀兵再次进攻。第二次反击廓尔喀,弘历决心坚定,大将军福康安指挥果断,清军翻越喜马拉雅山连续作战,大败廓军,保卫了西藏领土。于乾隆五十八年正月制订《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驻藏大臣与□□嘛地位平等,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来认定□□、□□的转世灵童,加强了清朝帝国对西藏的管辖。 对边疆的经营是弘历最大的功绩。清朝的疆域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努力而最后形成:东北到外兴安岭、库页岛、鄂霍次克海,西北到巴尔喀什湖、葱岭,北到恰克图(贝尔加湖以南,色愣格河以北),南到南沙群岛。 乾隆帝自诩“十全老人”,实际上他的武功不全是正义和福音,疆域开拓过程中,杀戮甚众。他的“十全武功”,不少是凑数的,比如缅甸、安南之役损兵折将,最后对方慑于清朝帝国的强大主动议和才勉强找到了台阶下;二征金川虽然有较大意义,但损失巨大,胜之不武;况且其中有的武功并不正义,例如镇压林爽文起叛乱、出兵安南就是。
这是同人的,但我写和发的大多数是摘要的,我只是把它当做一部历史资料库,整整的历史资料,大家也可以说抄袭,我只是在做一份完整的历史猜疑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文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历史上的乾隆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