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走近凡尔赛宫 ...
-
虽然时间相差有一千年,但我觉得十七世纪的法国象中国的唐朝,路易十四象中国的唐明皇。他是路易十三和皇后奥地利的安娜唯一的儿子,他五岁就登基,但皇权落到母后和红衣大主教、首相马札蓝的手里。在巴黎的卢浮宫里,小国王虽然至高无上,却也受到严格的王家管教。他不但文武双全,且风流倜傥,音乐和芭蕾舞上的造诣极高。据说王子在十四岁时在母后和马扎蓝的安排下与他当时不爱的,后来也从来没爱过的西班牙的“玛丽·泰蕾思”的成婚。二十岁左右时他爱上了美丽而忧郁的“德·拉瓦丽艾”小姐,同时也爱上了远离巴黎卢浮宫的凡尔赛宫。其实当时的凡尔赛宫只是路易十三留下的一个非常简陋的小猎宫,但这里的环境如此优美浪漫,空气里溢满了令人惊喜的自由的元素,它们在最高程度上激发了年轻国王气质中的浪漫成份,血液中的艺术细胞,和性格上的放荡不羁。在这里没有母后和马扎蓝的监视、也没有皇规王律的约束,年轻的国王可以与他热恋中的女人和一群年轻的朋友尽情尽性的玩乐浪漫,荒唐放荡,并在这种放荡不羁中渐渐熟娴运展帷幄的技巧,满满地膨胀征服法兰西,征服整个欧洲的野心。
年轻国王的第一次实战是与财政总监尼古拉·富克的较劲。马扎蓝1661年去世,路易十四正式掌权。但马扎蓝在世时,扶持的法兰西财政总监,大法官富克却权倾一时,钟鸣鼎食。富克不仅有钱有势,而且风雅极了。他的艺术及文学修养高极了,他不仅收集古董、艺术作品,而且大胆培养赡养一群法国最有才华的艺术家,文学家、园林家和建筑师。社会名流,贵族女人全都围着他转,他是法国贵族的权利和文化中心,令人敬畏令人景仰令人爱戴,简直比国王还要国王。路易十四对此十分嫉恨,却也一时奈何不了他。因为根据法国的律法,富克大法官的身份,使皇家无法对他的财源调查追究。
1661年富克的新居“法柯斯”落成,他邀请了国王和6000贵客来参加他的乔迁庆典。一进大院,路易十四的情妇便不由自主的惊叹“这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童话中的宫殿,我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美的地方”。富克把他对艺术的爱好和高雅的艺术品位淋漓尽致地呈现在“法柯斯”的建造上。他起用的是一群当时还未出名,却十分有才华的年轻的艺人。宫殿里展示无数价值连城的古董、艺术作品和稀世书籍经典。乔迁庆典上路易十四用的餐桌及6000多名客人所用的餐具全是黄金制的,桌上的菜肴即艺术又可口,由当时法国最有名气的艺术大厨制作。庆典上有法国最高级的娱乐、最好的音乐、歌剧和莫里哀的喜剧。客人们还都得到十分精致昂贵的纪念品。
路易十四卧房阳台外是一片壮美的的森林景色。那是一片人造森林。十七世纪时,大树和森林就代表一个贵族的权利地位和向上爬的野心。在那里,他可以任意狩猎或肆意砍伐,而普通的人却不行。富克买下法柯斯小村庄时,这里只是一片空地,富克挥霍巨资,在这里种上几百棵成年大树,再把它乔装成自然森林。对着这片高耸入云的树林,富克吟咏道:“哟,有什么更高的我不能攀登上?”。庆典的当晚,路易十四随口提到这森林留下的一处空地,令人略觉疏旷了点。富克便命几百人乘国王睡觉时,在空旷处植满了葱郁的大树。第二天清晨,路易十四被如此的挥霍震惊震怒了,他觉得富克太奢侈,野心太大了。一个财政总监是不可能比国王还要富有的,富克偷了本来应属于一个国王的财富和荣耀。他愤恨地说:“富克,我看你想爬多高”。他当即命令卫士扣压富克,而母后觉得以客人的身份逮捕富克有失风度,路易十四遂放了他。但骄狂的富克低估了年轻的国王,他甚至以高金诱骗国王的情妇,企图让她在国王面前说话,而国王却反过来用首相一职诱骗富克脱掉大法官的长袍。19天后,富克以营私舞弊,企图谋反的罪名被逮捕,交于法庭审判。当时的首相、高官包括马扎蓝私建豪宅,跋扈显贵是司空见惯的,富克被捕,法国的文化阶层,特别是那些受惠于予富克的文人艺术家颇感振动悲伤。多数法官也认为富克罪不至死,判决驱逐出国,永远不得返回。但国王却觉得不解气,遂改判为终身监禁徒刑。
有人说富克的灭顶之灾咎由他的倜傥不羁,竟敢引诱国王的情人。更多的人说,富克栽在他在“凡尔赛宫”之前就建了个“小凡尔赛宫”,在路易十四之前就创造了留名青史的“路易十□□格”。
严惩了富克之后,路易十四却对富克手下的这一群艺术家、园林师、建筑师格外的恩宠。国王把他们带到凡尔赛,给予丰厚的年金,并大兴土木,重建凡尔赛宫,“法柯斯”的财宝收藏也滚滚地流进了凡尔赛宫。路易十四也象富克一样亲自监工许多工程的设计细节。
宫廷大致完工后他便开始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把贵族、文人艺术家、社会名流笼络到凡尔赛宫,其中最著名的有1664年国王为情人德·拉瓦丽艾举行的“迷人岛的欢乐”晚宴,1668年的“皇家大宴”,和1774年的“庆祝胜利”五日联欢会。这些晚会不但展示各种艺术园林建筑工艺及烹调作品,且有侣利写的芭蕾舞,法国化的意大利歌剧,莫里哀的音乐喜剧,诗人作家还可以朗诵自己的作品。这便是所谓风雅豪贵的“宫廷作派”,路易十□□格的生活方式;这便是太阳王的四射而久远的光芒。这光芒把整个法国社会的文化沙龙照得亮堂堂的。法国人开始注意对自身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并逐渐摆脱了中世纪粗野彪悍的习气。路易十四在他著名的《王太子的教育》中写道:“如果没有愉快的自然环境,就不会有愉快的心情。愉快的自然环境能使我们缓解工作疲劳,获取新的力量、增强身体素质、解除烦恼,能使我们变得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并改善我们有时过于刻薄,与人不容且毫无用场的性格。一个王子。一个法国国王应十分重视那写对他的宫廷和他的人民大有好处的公众娱乐。”1682年法国朝廷正式迁移凡尔赛宫,这个美丽的宫殿不仅是路易十四的家园,而且是法国政治文化的中心,是法兰西的骄傲,全欧洲羡慕的城堡。
正当凡尔赛宫歌舞升平,太阳王大放光明的时候,法国著名的巴士底监狱却哀婉凄凉地泣吟着一段扭曲人性践踏灵魂的缩命曲。曲中的主人被相信是一个身份地位足以与路易十四同享凡尔赛宫或者曾给凡尔赛宫带来荣耀的神秘的铁面人。路易十四的堂弟媳妇芭拉汀在一封家信中提道:“铁面人在巴士底监狱关了很长时间,并死在那里。两个皇家卫士看守这他,如果他想去掉铁面罩,就砍死他。这样对待他看起来是无可奈何且很有必要的,因为铁面人的吃穿住都被十分的款待,他的其它的欲望也总被满足。他十分的虔诚,并在在读书。谁也不知道他是何人。”三百年来铁面罩象一团不散的乌云笼罩在凡尔赛宫的上空,环绕在太阳王的周围。法国人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迷。文学家伏尔泰发表过一个著名的猜想,这猜想又被小说家发展成《铁面人》,美国最近出的《铁面人》电影也大致取自这个猜想。
路易十四的父亲路易十四岁时娶了奥地利的安娜做皇后,但生性冷漠犹豫的路易十三十分忌讳热情果断的安娜,新婚初夜同寝一房后,便各睡各的。第二次同寝是大婚一年多后,少年羞涩的路易十三被人以传宗接代的理由连哄带骗,连扯带推含着委屈的眼泪到皇后的寝室过夜。之后嘴边没毛的国王一直为传后委委屈屈地与皇后在一起。七八年后,生子无望,夫妻再度分居,而这一分便是十几个年头。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国王外出夜宿,却发现除了皇后行宫里的床,竟无够级别的皇家床位。于是国王和王后再次同寝。下年,路易十四呱呱落地,惊动了整个法兰西,在一片造作的祝贺欢庆之声中,一个无辜的婴儿被悄悄地抱走,王后和当时的首相马扎蓝涕泪连连,那是他们的骨肉,路易十四的孪生弟弟。月移星转,马扎蓝去世,路易十四掌权,在乡下长大成人的王子闯回宫,求母后的认同和索还凡尔赛宫中本应属于他的那一部份,却不想啷当入狱,为了路易十四的王位,法兰西国土的完整祭上一辈子铁面人的生涯。这个听起来十分在理的故事却有违常例。孪生兄弟应十分相似,但铁面人身材高大伟岸,而路易十四的身高却只有五尺二。于是伏尔泰猜想,铁面人应是路易十四的兄长,大主教和王后的长子。王后安娜二十几岁时便被路易十三撂在冷宫守活寡,不甘寂寞的王后便开始与大主教、首相私通,王后以为皇家无后是自己的罪过,不想却与情人有了孩子,这个孩子自然是生养在秘密里。首相紧接着安排了路易十三与王后雨夜同寝的巧合,让他们的小儿子路易十四变成了波旁王家的后裔。路易十四继位后发现了这个秘密,唯恐兄长在长相上与自己的相似之处曝露的自己并非波旁王家血统的出身,遂将其终身囚禁并带上铁面罩。
有人却认为那不是轰轰烈烈的王位之争的故事,而只是一段悲悲切切的后宫争宠的哀歌。铁面人其实是路易十四与德·拉瓦丽艾的小儿子沃玛笛欧斯。路易十四与德·拉瓦丽艾的恋爱孕育了凡尔赛宫,迷人岛的舞会把豪华的宫殿与美丽的女人载进法兰西的史册,也把美丽的女人推进了熊熊的妒火里。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妒嫉路易十四对德·拉瓦丽艾的爱,天下做婆婆的总对能令儿子神魂颠倒的女人怀有本能的嫉恨。中国有陆游之母撵唐婉,令宋词多了首千古的“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多情公子的“错错错”悔喊了几百年,清宫中又硬出了个“慈禧,裕隆与珍妃”,留下口好不凄凉的珍妃井。法国的玛丽和安娜一联手,便令“德·拉瓦丽爱与旧情人相通”的故事格外的生动不辩,内向而柔弱的德·拉瓦丽艾很快就被情敌,婆婆,和情人的妒火烧枯殒殁,她与国王的爱情结晶不仅是辉煌的凡尔赛宫,还有一具阴森的铁面罩。德·拉瓦丽艾和路易十四的小儿子出生时,父亲的眼睛已转向不是他妈妈的女人,而母亲早早地就去见上帝。小王子和姐姐是在路易十四的首相府里长大,姐弟俩都象母亲一样美丽和顺,深得宫中贵族亲戚的喜爱。小王子两岁时就被封为法国大将军。路易十四后来的情妇十分妒恨姐弟俩。姐姐早早就出嫁。小王子十六岁便加入军队,并在一次出征途中生了一场大病后夭折。据说频频送回宫中的病情报告破绽百出,医生报告说是小病,并已好转,而侍卫却带来了死讯。就差不多这个时候,巴士底监狱出现了神秘的铁面人。路易十四后来的情人的儿子袭继了法国大将军的爵位。
且不管民间野史如何纷繁沸扬,铁面罩的故事除了给光辉灿烂的太阳王再抹上了一丝神秘的传奇色彩外,对太阳王的“王位”毫无影响。这位波旁王朝最出色的君主仍然马不停蹄地扩修凡尔赛宫,就如同他在整个欧洲不断的扩张法国的君主势力一样。太阳王在一片辉煌中殒落,却把隐藏的衰迹留给了子孙。人们说豪华奢侈的凡尔赛宫庭园把法国的国库汲空了。路易十五接下了凡尔赛宫,虽然上没有再加建什么,但路易十四的子孙们仿佛老老记住了太阳王的《王太子的教育》,他们和贵族大臣们尽情的享受。整个十八世纪,凡尔赛宫的舞会似乎从未间断过。法国的社会生活象永无休止的节日,路易十□□格式仿佛使法国的民族性格变得风流而浪漫,优雅而轻佻。上层社会和贵族们在在庭园的翠绿草坪里,高雅的歌舞声中忘记了饥饿的农民。终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了,饥饿的农民粗野地闯进凡尔赛宫。路易十六和皇后在农民嘲弄的锣鼓声中被驱出凡尔赛宫,最终先后断头于巴黎市内的协和广场,结束了路易王朝在法兰西的统治。
今日的凡尔赛宫里,当年皇家的金碧辉煌和农民的愤怒激昂依稀可见。宫中的大理石仍闪闪照人,水晶吊灯和四面镜壁交相辉映的镜厅依然灼灼反光,气势磅礴的的壁画油画仍然令人唏唏咏叹,但是当年暴动农民们留在路易十六王后玛丽安托娜的一幅未完成的肖像画上的枪眼更加显显耀目。宫廷许多家具摆设都失落在几次大革命中,特别是到了王子王后们的卧室更有一种人走楼空的落寞感,比起看凡尔赛园林那些荒芜的树丛更觉凄凉。
时间无情!生命无情!!历史无情!!!一段完整的历史就如同一个完整的生命,都是由弱小而盛大,而衰老,直至死亡。这其中有多少壮丽辉煌,又有多少无可奈何?
童年梦中那美丽的世界,那迷人的想象和故事,早已被“吻花觉香,触水感凉”的真实的历史所冲淡,不老的,也只有心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