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算作开头 ...
杨超经常会想,要是自己不是孤儿,是不是就不用这样每天练功了?是不是可以和别的孩子一样早上不用早起,做了作业可以尽情玩耍……
当然,这也就是扎马步的时候想想。他还是必须每天六点就起床练功、吊嗓子,然后跟着师父走台、排练。说是排练,其实杨超他们也是不能正式上台的。按照师父的话说,他们是还没出师的。
“又发呆,哎回魂了!时间到了。难不成你还想继续?”能这么记着自己的,不用看也知道是大师兄马卫国。杨超回神的时候发现果然前院里已经没人了。
“恩”点点头杨超跟着马卫国一起向后院食堂走。
后院有间用砖头简单搭盖的房子,就是所谓的食堂了。土房前有个大土灶,每天蒸馒头蒸饭都在这里。香味飘到前院总能把这堆半大的孩子勾的口水直流。一练完功必然一窝蜂的冲向后院。
等杨超和大师兄到后院的时候其他师兄弟果然已经在提笼前挤得不可开交。
“杨姨,小三的馒头明显比我的大嘛!”
“杨姨,我还要一碗稀饭!”
“杨姨,土土明明已经有一碗了!我还没拿到呢!”
……
平时师父们管的是很严的,虽然孩子多,却也是不该放肆的。也就这开饭的时候才是戏剧院最热闹的时候。杨姨是这里的后勤,整个戏剧院的伙食都是她在管着。总是一脸微笑的她,更像是孩子们的半个家长。当然对杨超来说,杨姨是等于妈妈的。
虽然这里孩子很多,但是基本是家里送来练功的。这里是S市的戏剧院,也挂了S市的少儿戏曲培训中心的名头。那年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S市也流行起了少儿才艺培训,还建立了少年宫什么的。很多家里条件好的总是想着孩子们除了文化成绩,其他方面也是不能落后他人的,当然京剧是国粹,孩子要是能学出点什么拿出去也是很值得炫耀的。但杨超却是个例外。
杨超是7年前杨姨在戏剧院外面捡到的的孩子。那事的杨超也就3岁,虽然开始记事了但被问到父母是谁、家在哪里这样的问题时也说不清个所以然,只是说妈妈带着他坐火车,后来就不要他了,然后便是一直不停的哭。后来虽然戏剧院报了警,但也没查出来个所以然,再之后就不了了之了。
当然本来按理说,杨超是应该被送孤儿院的。倒是杨姨不忍心,去求院长说着这孩子本来被家人抛弃就够可怜了,好不容易熟悉了点戏剧院的环境,要是再送到孤儿院可就真是没人要的孩子了。杨姨两口子都在戏剧院工作,多年来也没能有个孩子便觉得小杨超是老天赐给她的。之后杨姨是又托人帮忙又跑各部门办理手续才把杨超给留了下来。
至此,杨超的戏剧人生算是缓缓拉开大幕……
杨姨的丈夫王志强是戏剧院的演员,每天一练功杨超就躲在旁边看。要是王志强吊嗓子,有时杨超也会跟着依依呀呀的叫两句。王志强看着有趣就问杨超是不是想学呀?杨超记不到当时自己是怎么回答的了,不过如果可能,他绝对会给小时候的自己两巴掌……倒霉催的才想学!
开始王志强会教他一些基本功呀什么的,但是基本功是枯燥的!是痛苦的!是不能间断的!杨超好奇劲过去就不想学了,但王志强也是个坚持有始有终的,就算杨超再哭再闹也还是逼他坚持了下来。大概是因为曾经每日清晨的“杨超抵抗,王志强镇压”成了戏剧院的众人迎接新一天到来的必演戏码,所以到后来王志强和他的同事们就自觉自发的成了杨超的师父2、3、4、5号……
每日在一堆好为人师的阿姨叔叔们的操练下,杨超一路艰辛坎坷的活到了10岁。真是……可喜可贺啊!
这个……突发奇想的觉得小受要是穿着戏服就把小攻勾引了……这个设定很带感啊~然后就开始写了……嘿嘿~
就是京剧专用术语什么的……查的我头疼……还好这章还没什么体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算作开头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