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生亦何欢,死亦何忧?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故事:鼓盆而歌,送妻升遐
回到家不到一年,庄子的妻子就病死了。好朋友惠子前来吊唁,见庄子正盘腿坐地,鼓盆而歌。惠于责问道:“人家与你夫妻一场,为你生子、养老、持家。如今去世了,你不哭亦足矣,还鼓盆而歌,岂不太过份、太不近人情了吗?”庄子说:“不是这意思。她刚死时,我怎会独独不感悲伤呢?思前想后,我才发现自己仍是凡夫俗子,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如此想来,也就不感悲伤了。”
惠子仍愤愤不平,质问道:“生死之理又如何?”庄子说道:“察其生命之始,而本无生;不仅无生也,而本无形;不仅无形也,而本无气。阴阳交杂在冥茫之间,变而有气,气又变而有形,形又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为死。故人之生死变化,犹如春夏秋冬四时交替也。她虽死了,人仍安然睡在天地巨室之中,而我竟还悲哀地随而哭之,自以为是不通达命运的安排,故止哀而歌了。”
面对生死,他超脱。
他的超脱不外乎消极的避世也是人生一种无奈的选择——试问,人生的苦难究竟是因为本性被压抑而不得抒发,还是因为本性被名利欲望所遮蔽而丧失呢?庄子说,兼而有之。
他的思想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只好,把自己的人生哲学寄托于文学
体现超脱自然,一种浪漫追求自由的情怀: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庄子说:至人无己,至神无功,至圣无名
对庄子的评价:
庄子既不是以己之昏昏而欲使人昭昭;也不是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派头。他知道对于天道,无论谁都应该敬畏,都不该太狂妄太自负,都不该固执于成见,师成心而自用,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
“乐其俗,安其居。”道家圣人不过身在世俗,游心天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