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1章 ...
-
三十九章里头不是写这里叫象牙塔三号试验场吗?二号试验场是造雷蒙那个,“一个荒凉的行星,在它的周围有两个小行星,挨得很近,绕着灰色行星缓慢旋转”。非天自己写糊涂啦?
“欧泊把视野推进,画面中央是个孤零零的恒星系,周围呈盘型环绕着八个行星,第四个与第五个行星之间还分布着明亮的陨石带。“这里似乎不受离散空间的影响。”雷蒙道:“因为恒星的关系么?”欧泊缓缓摇头,点了右下角的说明,竟然还有字。{象牙塔的3号实验场,利用黑洞力场令发散空间形成椭圆轨迹,制造出平衡空间,在此进行测试。内容是关于人类历史的演变,真是一群不知天高地厚的智障,下次再来得把这里摧毁掉。】”这个试验场模拟了太阳系和地球的环境,应该很适应人类生存吧?
作为这篇文的忠实读者,我觉得,这文还有一卷就结束实在太可惜了。第一,相对于它讨论的终极问题,它的篇幅太短,使得背景展开和哲学讨论所占的比例过大,削弱了文章的可读性;第二,用主角欧泊来连缀情节的结构方法固然比较紧凑,但是导致很多配角的性格没有充分展开,显得面目模糊,很多次要人物,其实完全可以在某卷中做主角,比如,李维和提风做共和国卷的主角,莱杰森和教皇可以作教廷卷的主角,而象雷克特和科洛林,甚至不是一卷能写丰满的;第三,在庞大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很多可以展开的细节都被忽略了,虽然作者选取的可能是最精华的部分,但读者还是觉得被抛弃的那一部分太可惜了。我觉得,这个故事,细细铺陈下来,写上十卷都可以言之有物、不拖沓冗长,非天还是应该向某点的那些动辄几百万字的大神学习一下。当然,非天是他所创造的这个宇宙的神,一切都是他说了算,作为读者,只是提个意见建议而已。
刚看了《三体》作者刘慈欣的一篇博文《一个和十万个地球》,觉得很有意思,感兴趣的书友可以自己搜索来读。某种意义上说,星辰骑士和三体一样,都能让人去思索一下平凡的生活里不会遇到的问题,宇宙、灵魂、生命的意义等等,这是它们作为一个好看的故事之外的更有价值的作用。谢谢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