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冬祭》(一) ...
-
朔北寒风。白雪纷飞。千里冰封。
真是可怕的时节。它们说。
冬只是微笑,默默摇了摇头。
我能带来温暖和煦的亲情。春说。
我能创造热烈绚烂的爱情。夏说。
我能收获硕果累累的友情。秋说。
冬,除了寒冷与绝望,你还能给人们什么?
冬轻轻吹散掌中雪花,洒满天际,美得纯净,毫无杂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见证了一场生命的绝唱。
冬说,听我讲一个故事吧。
——这是一个发生在冬季里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成长的故事。
——这是一个需要你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的故事。
第一章冬祭
迷失
在冬季
失去一切
只有你一直在我身边
赢回一切
却再也无法共婵娟
我不曾
刻骨铭心地去祭奠过什么
我不曾
肝肠寸断地去追忆过什么
然而
你是我
唯一的例外
——启章
北宋都城东京。
繁华热闹的街巷,熙熙攘攘的人群。喜悦之色在人们眉宇间荡漾。小贩兴高采烈的吆喝声,酒楼飘出的阵阵香味,人们满足惬意的说笑,在黄昏夕阳的笼罩下,晕出了一片安详欣悦的光彩。
今天,是除夕。
人们都办好年货,正领着孩子在街上选鞭炮,挑灯笼。七八岁的小孩子们,又笑又跳,一个个兴奋得两颊红红的。仿佛已听到响亮的爆竹声,看到红通通的灯笼高高挂在自家门前,荡呀荡似的。
如果你亲眼目睹这一派繁荣的景象,你一定会说,这个冬季,不会再寒冷了。每个人都得到温暖了。
小孩子是最爱热闹的,他们争先恐后的寻着锣鼓声,欢快急切的像闹市中心奔去。大人们只得也一路跟着过去,脸上挂着慈爱又有点无奈的神情。
七八岁,正是娇惯撒欢儿的年龄呐。
闹市中心的空地上,是个卖艺的场子。
几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方才舞蹈弄枪,展示了看家本领。这会儿正筹划着今天压轴的大戏。
围拢的人群越聚越多。这几个少年一年里几乎天天都来卖艺,大家与他们都是老相识了,前些天他们已放出话来,今年除夕的表演,一定超乎意料,空前绝后!
终于,压轴戏开始了。
一个金黄衣的少年,噔噔噔几步如飞,一溜烟蹿上了先前搭好的阶梯形的圆木柱子。那最高一柱几乎有一层楼高,他立在上前,丝毫不乱阵脚,彬彬有礼地向下面围的人群行了一礼。然后,他直起身来。所有的人都仰望着高处的他——
这个少年,让人怎么用语言形容?!
你见过初击长空的雏鹰吗?你见过刚刚学会追猎的幼虎吗?你见过天不怕地不怕的牛犊吗?
是了,他便是如此。
那是怎样一双醉人的眼睛呐!黑,亮,深邃,幽远。偏偏这双眼睛还像会说话似的,让你的感情,也随着他的喜怒哀乐而变化了。有三分的温柔,三分的得意,三分的神秘,还有一分的狡黠。好像可以把一切看透,有好像什么也不甚了解。
他的头发,直且黑,很随意的扎起来,额前有几缕发丝自然地下垂,稍稍遮住他英俊的脸。
台下的人们期待地望着他,小孩子们景仰地看着他,眼睛都张得大大的,有的甚至不由得张开了嘴巴。
多可爱的小孩啊。这么想着,他笑了。
那是多么美丽的笑容呐。仿佛能把冰封的漠北融化成温婉的江南。对,像和煦的阳光,让你迷恋,让你不由自主地想靠近,让你希望这样的笑容能永远向你绽放。
另一个少年在地上举起一根彩柱,那彩柱也有一楼高。
黄衣少年张开双臂,深吸一口气——凌空向那彩柱跳去!
人群发出倒吸气的声音。
但那是没必要的。少年如鸿雁般轻巧落在彩柱上——不偏不倚!
就在人们正要喝彩时,更令人惊喜的场面出现了——那彩柱里喷射出五光十色的彩带!一瞬间好像把夕阳都辉映地五彩斑斓起来!
“好!”人群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声,孩子们追着彩带跑着蹦着,好不容易抢到了,就挂在胸前,或者盘在脑袋上,一个个笑得像花朵盛放。
少年笑得愈发灿烂,也愈发令人眩目了。他飞身又一跃而起,敏捷地跳到了另一根彩柱上。
真是没有最喜,只有更喜。因为这次喷射出的,是孩子们的最爱——糖块,所谓喜出望外,莫过于此吧。
瞧,那些孩子,像欢快的小百灵,像畅游的小锦鳞,高高跳起去接漫天撒下的糖块,一时间整个街上只听得孩童的叽叽喳喳,嘻嘻哈哈。他们把糖块嚼的脆响,脸上的幸福好像比糖还要浓,还要甜。
少年觉得自己似乎也回到了美好的童年,七八岁时的天真烂漫。他接连不断地跳到一个又一个彩柱上,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儿雨点似的迸射出来,那里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最后,少年腾空翻跃,又落回原先那个木柱子上。人们以为结束了,正欲掏钱赏银,却又是一个意料之外——
少年双手中魔法般的变出两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响起来。这倒不算奇,奇的是鞭炮燃过处竟是一段红绸,随着爆竹燃尽,红绸招展,绸上的金字便显露出来——
日暖风调雨顺
家和人寿年丰
“给大家拜年啦!”少年双手举着春联,激动地喊。
“好!……太精彩了!”喝彩之声不绝于耳,银钱如涌般抛来。另几个少年急忙去收,黄衣少年却不匆忙。他闭了眼睛,仰头做了一个深呼吸。他的嘴角,抑制不住激动而往上翘。
这世界多美好呀。他如是想。不是因为今天得了许多钱,而是因为他见到了人们脸上发自内心的快乐。能让别人快乐,就是他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