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3、第 203 章 ...

  •   且说段弘回宫那日,万人空巷.一路上欢声拥道,乐奏笙簧.两边执事成行,高举幡旗,驾进临淄.
      人人欢悦,个个争着脖子往里瞧.谁又晓得文王不在里边.
      待进了宫,文武整顿衣裳,急宣朝侍,以待段弘登朝.哪知等了一个上午,半天见不得一个人来.等到心慌,忽有旨来,叫百官去长庆殿开宴.
      群臣无可奈何,只得去了.是以段弘回宫不过半日,便得烦多的诤谏之章.
      次日段弘早朝登殿,满朝文武衣冠整齐,站立如松,群臣朝贺毕.
      段弘念及昨日,想这些人必定怨语连连,心头暗恼,自思:众文武还抱本伺候,如何了得.道"有奏章出列,无事朝散."
      言未毕,只见一人出班,俯伏金阶,手举牙牌,呼道"臣沈柘有事不得不奏.古语有云"克念者,自生百福;作念者,自生百殃".殿下半年流亡,终已归国.当知民生疾苦,家国难落.更应克己念公,作福于民.昨日升殿,殿下弃百官于朝,即是不谨.诓民于市,半道而走,则是愚民,望殿下知之慎之."
      段弘闻言,心中不悦.但念及沈柘先时有功,若为此牵究,百官只说她容不得人.因道"古语又云"百善孝为先",孤半道而走,弃臣于朝,不过先行拜见太妃去了.有何之过,令尔等争相诤奏"
      气氛紧张,常太清忙出列道"殿下所言甚是,臣等愚昧了."
      段弘看了他一眼,复道"还有何奏章"
      此言一出,不觉宿家礼等五六位大人一同出列道"臣等俱有本章.望殿下以国为重,兢兢治国.如今前朝崛起之势力,三分天下,竟占一分.大战刚过,元气未复,百姓希贤若渴,殿下更应仁布四方,宣德天下.若反道而行,贪享无度,臣恐齐地不久属他人矣."

      段弘心不服,迫于形势又不得不道"卿言甚善,寡人受教."
      接下来,都是一些常事,不加累述。且说段弘过了这事,心境却发生一些变化。她觉得这些事芝麻点大,这些老东西却总是挑三捡四,动不动就搬出什么尧舜之道,危言耸听,屁大点的事都要牵扯到江山社稷。心中越想越火,正在此时,黄氏遣了两个使者来问罪。段弘没留心,将他们安置在城外驿站三日才宣入朝。
      趁那使者还未到,段弘问朝下"孤王一时鲁莽错杀天子.眼见天子使者来了,该如何是好"
      群臣议论纷纷,不敢陈表.看来这些人唯庄稷马首是瞻了.
      段弘便问庄稷.
      庄稷答:"今干戈方息,何必又生兵戈。万事以和为贵,共敌在前,黄氏岂会不知?,此来不过试探二字,我等好生招待便是了。."
      这话的意思再简单不过了.一朝天子一朝臣,乱世求和才是上上策.文臣大都点头附合,段弘见此,因道"丞相之言虽是,但事端违和。一味避让,反让黄氏占了先机。她若依此伐齐,丞相你是迎还是不迎?总归是孤王不合道义,未免以后他说,这和定然和不下去了!"

      堂下寂静无声。半响,宿家礼上表无议。
      群臣无议。
      段弘因下令,将那两使人头摘了,函寄与黄氏。坐等回函。
      一晃数日,皆无因果。一日,暖阳高照,乳燕绕梁。段弘招众大臣游园,与商和亲之事。正是热闹,晋国的使者打旗入宫。段弘宣见,那使者高举一木牌大拜,身着孝衣,道"太后有礼要送,望千岁察阅。"
      段弘见那木牌颇是熟悉,一时也想不起。但见两行文武人人色变,因谓左右"把那东西抬上来。"
      群臣面面相觑,那使者道"禀千岁,那礼函被人拦在宫外了。"
      段弘见他神色诡异凄愤,不觉一震。起身欲上身,左右拉扯不住,不期段弘见了那木牌反道笑了起来,道"我道那太后有什么本事,不过整这么些虚事,不觉可笑么?"原来那使者手举之物,竟是段弘的灵牌,想必那宫外之物定是棺材了。段弘还要上前,庄稷命人将那使者绑了。段弘便执着那木牌仔细看了看,笑着对庄稷道"看来还是丞相失误了。那黄氏不过送些阴孽之物来,有什么大不了的。"
      庄稷心觉不祥,想要叫人做场法事。
      段弘却将那木牌往桌上一放,还拜了拜。笑道"丞相多虑了。这东西不过一个物什,怕什么。待孤王叫人天天给它上香,又能如何。"因袖展王袍,往抬木椅上一坐,道"且回信与太后娘娘,她的厚礼,寡人领了."
      因叫人将那使者送回去,另送黄金一千两,白银两万两一并送去了.
      后事相安,不提.

      且说段弘那日与众文武商议,共选出五位女子,事后才拿来给段誉选看.段弘最中意的便是沈柘的二女儿沈茴香,便刻意把此女强调了番,道是此女年方十四,身姿曼妙,犹善歌舞.
      谁知段誉黑着一张脸,道"弟弟喜好那种文静女子."
      段弘因道"那还真是巧.此女极是文静乖巧"
      段誉怒极反笑"那一切皆凭四哥作主了.日后四哥要是烦了,尽管把你弟妹招去娱乐了."
      段弘听他语气不对,并不恼怒,也笑道"那你就安心的等着做你的新郎吧."
      段誉应诺,心乱如麻.又听段弘不经意似问"先前你去寻楚姑娘,可找着人了?”
      段誉道“找着了。”
      段弘想了想,忽然不知道问些什么了。倒是段誉道“她如今就住在豪洲那个尼姑庵里,想是去拜祭姨娘时,见遗居破败,特意留下整修一下吧。”
      想来也是,段弘顿悟。当初在那里避难,被段恒的人放了一把火给烧了。但事后她竟然没想起来,果然她这个给人做女儿的,反倒比不得一个外人!段弘心中懊悔,默然不语.
      段誉却是苦笑,难道段弘以为楚汐萦留在这里是为了她母亲但言尽于此,他也不便多言了.

      且说那日段弘将那晋使的头颅函送与黄氏,黄氏大怒,细下思想,又不敢轻举妄动.某日小憩,偶楚一金龟驾着五彩云驾落殿前.黄氏惊醒,即招精通玄理的大臣解梦.那大臣解罢,高呼大吉,道是西北方有位贤圣于几日几时驾临.黄氏听说,下令晋时焚香摆驾,将率百官于吴隰城下相迎.时将至,忽起了狂风骤雨,黄氏被迫下城躲雨.待云开,黄氏出了鸾驾,就听百官贺喜,那前边站着一位面目古怪的道人,五六十岁的模样,一身青素衣裳,手执拂尘.
      黄氏问他名号.
      那人自云是飞鸟山上金石洞的洞号,自号飞鸿道人.黄氏并未听说过什么飞鸟山,问及臣下,皆不知情,不禁起疑,便将此事拿来试探.
      那道人还未听完,便道"贫道此来,为的便是这事.齐国锐气大涨,直逼到天子城下.娘娘可取一副铁砂棺,紫木牌,送往齐国.待贫道做上一场法事,只要那齐王敢接,不出十年,太后之患必解矣!"
      黄氏侥幸,提道者为国师,主管三部.两月后,魏铭封白妍为镇国公主,掌兵三月.三月后,陈王逝世,刘存即位,是为陈康王.时局渐稳,天下百姓自以为太平安世,安然享乐.

      未知后事何如,下回分解.

      .......................................<完>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03章 第 20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