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老流氓的儿童生涯 ...

  •   看着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有了差事,大孙女儿女双全,二孙女儿子也有了两个,还是未
      来的国母,华善觉得自己这辈子圆满了。嗯,明儿要不要去找佟家那小子斗斗嘴呢?
      华善摆摆手,叫丫头熄了灯,翻个身,睡了。

      再一睁眼,华善发现,自己居然什么都看不清了,眼前只有个模模糊糊的轮廓。想叫
      人,却发现嗓子也不听使唤。嗯,难道这就是老了?可是……为什么这么吵?自家虽
      然丫头婆子一大堆,但什么时候没规矩到在自己房里大呼小叫了……

      再后来,华善发现,自己不是老了,是转生了。不过或许是没喝孟婆汤,自个儿啥都
      记得,嗯,这辈子居然还升级了,上辈子不过是个额驸,这辈子居然捞了个皇长孙当
      当。听上去自己额娘还是正室。只不过,自己这辈子的便宜阿玛是谁?

      满月那天,终于耳聪目明的华善,欢喜地发现了一个熟的不能再熟的人,自己的二孙
      女儿。嗯,看来投胎投的还不太远。而且,看那打扮,孙女儿应该当了皇后了吧?那
      么……昨天刚刚抱过他的那个穿明黄的,难道就是孙女婿,从前那个总怕他犯二的二
      太子?呵呵,孙女儿命不错么……不过,自己难道不仅投胎成了皇长孙,还投胎成了
      皇太孙?那岂不是要起的比鸡早,睡的比贼晚,活的比牛累,还要天天挨自己孙女婿
      训?自己就一武将的命,这辈子可不想做大清第一个废太子啊!升级后的华善,第一
      次对自己的前程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不过……
      “弘晰,都是当阿玛的人了,以后可要用心办差,不能再贪玩了!”

      一个不知名中年妇女的声音,恰到好处的让华善版皇长孙恢复了生机。自家孙女儿嫡子都至少两个了,说什么都轮不到这个弘晰做太子!那么,自己这辈子有希望了!于是,格根塔娜高兴的发现,自己刚刚满月的儿子,居然不怕生,在众多福晋们的观摩下,咧着嘴整整笑了一天。
      ---------------
      在前朝后宫无数人的关注中,皇长孙平平安安的长大了。周岁宴上,皇长孙无视摆在面前的无数具有吉祥美好含义的玉器,毅然决然的左手抓弓右手抓剑,然后在不经意间一脚蹬开了毛笔和砚台。二皇帝很高兴,二姑娘很高兴,茂妃深深地忧郁了。她已经坚持不懈的教自己的亲孙子一个月了,要抓如意,要抓如意,要抓如意……教的小家伙见到如意就不用告诉直接一把抓到手里了,为什么今天没有抓呢?当她把疑问向自己的儿媳妇儿表述出来的时候,格根塔娜犹犹豫豫的表示,小家伙睡的炕边上,已经一字排开二十多把如意了,都是从各处抓来的,谁敢动他就嚎。难道是他觉得如意够多了?改抓个新鲜的玩玩?

      又过一年,皇长孙-----新鲜出炉的永瑞开始识字了。让格根塔娜开心的是,宝贝儿子学说话颇快,满蒙文字也学的相当不错。但是,让弘晰绝望的是,大儿子似乎听到四书五经什么的就昏昏欲睡,自己阿玛传授的给儿子的胎教似乎一点没有起到效果。好容易教了几首诗经想拿出去显摆一番,虽知道两周岁的儿子,偏偏能把诗经给背出佛经的效果。这孩子像谁呢?一番讨论过后,夫妻二人得出了一个惊悚的结论:难道像老祖宗?
      昏昏欲睡地应付完这辈子的便宜爹娘,两岁多的华善芯子皇长孙表示,自己实在不是学那个四五六的料。四个字一句的那什么玩意儿,自己真的躲不开吗嗯,得想想办法……
      于是,二姑娘惊讶地发现,皇家最新一代成员,虚岁三岁的永瑞小朋友,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自己的负担,因为他每天请完安后就会在太皇太后那里赖上一整天,亲额娘都拽不走,硬抱走了就扯着老祖宗的袖子嚎。奶娘既不敢拉老祖宗的袖子也不敢掰小阿哥的手指头,只能站在那儿看。于是,太皇太后乐了,自个儿这辈子玩完了孙子可以玩重孙,把重孙都玩的长大了,重孙又生出玄孙来给她玩。“宝宝,来,咱不走了,哀家这儿有糖吃……”

      太皇太后一发话,整个皇宫无敢不从。二皇帝听说之后,专门到坤宁宫跟二姑娘商量:“你看,咱把永瑞给太皇太后养怎么样?”二姑娘当然无可无不可,但也要报备一下:“你就不怕给养成……”说着比了一个“五”的手势。二皇帝不以为然。“怎么会呢,老祖宗年事已高,怕是……”后面的话,就有点大逆不道了。不可说。不可说。

      于是,从两周岁到五周岁,皇长孙度过了两辈子最悠闲的一段时光。每天有吃有喝,想吃什么可以点餐,反正老祖宗的份例用不完。只要蒙语流利就完全不用学习,反正没人敢在老祖宗面前逼着自己背什么诗书。貌似老祖宗住的地方还附带个小花园儿,爬假山上树捞鱼捉蚂蚱什么的无人敢管。上辈子只在上朝时进去过的宫里面,这辈子居然能横着走……皇长孙内芯中的华善摸着下巴笑了。

      只是,好景不长,五周岁生日过完,皇长孙上学了。当年对圣祖五阿哥依稀有印象的师傅们要哭了。这位……好歹会讲汉语,还算是个进步?每天只讲半篇《诗》,会不会没法和上头交代这可是皇长孙啊!!!只是,看着眼前这位皇长孙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师傅们急也急不起来。人家可是皇长孙啊。就算一字不识也还是跑不了一个亲王。算了,只求这位爷不要惹事就成了。

      皇长孙入学一个月,太皇太后驾崩。二皇帝很是自责,认为是太皇太后突然无人陪伴才抑郁成疾一病不起的。皇长孙也很自责,向二皇帝请罪,自己为什么要上学呢,消消停停的陪着老祖宗不就行了么。不如……皇玛法,我在老祖宗寝宫给老祖宗守孝三年?皇长孙声泪俱下的独白引得二皇帝潸然泪下,于是,刚刚入学一个月的皇长孙又减了一半的功课,余下的时间用来给老祖宗上香。

      于是,又过三年。三年后,皇长孙的师傅们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个学生的水平居然赶不上刚刚入学的皇太子嫡长子,而且这个学生还有继续无视四书五经的倾向。然而,当师傅们正要硬着头皮向二皇帝请罪时,二皇帝惊讶地发现,自己这个大孙子居然深谙行围之道,第一次去草原打猎,收获就远比自己和弘旦当年加起来还多。而且……他居然指挥自家小六小七,三个人把一群黄羊包了圆儿。侄儿指哪儿就打哪儿的叔叔,真丢他的人啊!

      看着哆哆嗦嗦的师傅们,二皇帝叹了口气,算了,不学就不学吧。这小子似乎抓周就抓了弓箭什么的。让武将学作诗,比让男人学绣花儿还难。不然,四书五经的道理懂得就成了,另请个师傅教孙子兵法

      开了兵法课,伪儿童终于高兴了。终于来了个自己能听懂的了。话说上辈子似乎没人教自己也会打仗啊。---------四书五经不想学,自己总得弄个拿得出手的。现在皇长孙金贵,十年之后就不金贵了。到时候连个爵位都没有,自己有什么资本逍遥。袭爵?自己的便宜阿玛现在才是个贝勒,啥都拿不出手搞不好自己连个世子都弄不到。话说自己三年前又添了个庶出弟弟来着……

      九岁的伪儿童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于是人生更有动力了。四书五经让皇太子的儿子去读吧,咱只要读兵法和三国就成了。闲了骑骑马,射射箭,去郊外逮逮兔子,只可惜现在年龄太小不能喝酒。哎……

      皇长孙的汉学师傅早已绝望了,皇长孙的兵法师傅却天天如同打了鸡血。自己也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可是……这个九岁的小徒弟居然知道围城要留口子,口子外三十里要放伏兵,安营扎寨要选有水有草的地方,还得小心草里面有没有被人下了毒。问他从哪儿知道的,小东西翻翻眼皮,“塞外草原啊……”算了,索性搬了沙盘出来,拿战例直接考这小子吧?先是先帝西征时候的,这小子能蒙对一多半;过了几个月,再拿平三藩的,还是蒙对一多半。至于不对的那一半,也居然能讲出自己的道理来。就算里面有歪理吧……

      兵法师傅很高兴,华善很郁闷。谁说老子蒙对的?我带兵的时候,你八成还在营里面做预备役吧?再说,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这东西谁说有标准答案了?人一郁闷,火气就冲,尤其,是兵法课程进行到一年的时候,十岁的皇长孙同快六十的师傅讨论到一个无比熟悉的地名:永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