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全文完 ...

  •   天宝三年,杜甫奔赴鲁郡(天宝元年改兖州为鲁郡)河南一带,送走姑姑后滞留于东都(洛阳)。为解心中苦闷,往往流连西市街头,又或是在茶馆品茶。这天,天已擦黑,杜甫拂袖正要离开茶馆,却听到西市上吵闹不断,似乎是一男子喝醉了,疯言疯语。杜甫叹息一声,不欲多事,只是那一瞥中衣衫凌乱的男子,竟与其梦中一诗友的面容异常相像!杜甫犹豫片刻,又听闻这男子醉言自己为“李太白”,心中凛然一惊,不禁上前扶持着让男子在一稍为僻静的路上靠坐休息。
      杜甫曾有一梦,梦中男子与他吟诗作对,把酒甚欢。论诗、论政、论道皆无不可,兴致正浓时,突然梦醒。油然而生惆怅之感的同时,亦对这梦中男子心生结交之意,虽再无诸如此类的梦,但那梦中场景仍历历在目,只是当时两人并未交换字号,杜甫很是惋惜了一番。再次打量眼前醉汉,杜甫一阵了然于心。自己在地方小有名气确实不错,但对方若是青莲居士,当日那梦中论诗论道的实力便有了解释。这下子,交好之意更甚,然而自父亲离去后,家中越发囊中羞涩。
      杜甫再三思量,问:“足下可是青莲居士,李太白?”
      有疲惫之意的醉汉抬头看他:“何、何人、寻我!”
      早有耳闻青莲居士性情豪放,看来确实不错,杜甫安心稍许,搀扶着这醉汉回家。

      翌日李白醒来,见自己在一简单屋室中,也有些许讶然。杜甫解释昨日之事过后,又询问往年梦中之事,语毕,便看见李白欢喜不禁。两人交换字号,以茶代酒,坐下相谈,仿佛又回到多年前,梦中互相论证的日子。李白将自己被赐金放还一事细细道来,杜甫也将家中难事,仕途之事一一说来,心中苦闷,烦恼,沮丧无言于表。李白长杜甫十一年,当居兄长,于是每每宽慰,又提议两日后二人一同前往附近山林村居,或以天为盖地为庐,或寻仙访道。杜甫欣然同意。

      相约出发,行一公里而雨骤至,仓促间入一小庙中。两人神色俱为狼狈,少顷,相视而大笑,见雨势汹汹,干脆席地而坐,以雨为题,斗诗自娱。及至未时雨止,两人踏水前进,无奈雨水积洼,合计一番,决定下山借宿。幸而有一村庄,灯火通明,惜无可投宿之客栈,见一“卢宅”,上前询问。
      门开,一美貌女子细细询问过由来,请二人稍等片刻,迎了他们进去。沉重的大门合上,视野豁然开朗,有锦鲤于清水池中嬉戏,有翠竹立于乱石之间,有莹莹露水缀于花瓣、竹叶之上。更远处,乃有一湖,湖中有亭,亭中有俊朗书生一名,清秀的娘子一人,二人起身相迎。一一问好,得知书生唤“卢生”,女子为“梦娘”,又被引至厢房稍作休息,换上干净清爽的衣衫。
      “两位大人,我家老爷与夫人邀两位于酉时过后游玩街市,请问……”
      李白拍手称快,杜甫却是一愣。
      “这夜禁……”
      婢女笑笑,似乎并不将夜禁放在心上,说:“大人请放心,这处并无夜禁一说。”
      杜甫连忙称是。

      夜色渐浓,二人在婢女的指引下来到前堂院,那夫妻正微笑等候。
      “此地并无诸多禁忌,二位大可随性,只是坊市间交易并非使用通宝钱,坊市间诸物确实新奇,却不便在外流通,吃食倒是无碍,还请两位紧随我与娘子。”卢生笑道。
      “当然。”
      百步之遥,人群喧哗声越发清晰可闻,山间小路上的浓雾亦疏散开来,小贩、过路商贾、务农者、黄发垂髫来来往往,俱是笑容满面。见卢生、梦娘二人,更是停下脚步,作揖问好,亦对李杜二人颇为敬重。李杜对视,均见对方讶然之色,不禁正色,一一回应。夫妻两人为李杜介绍临街坊铺上的新奇玩意,有镜面清晰、木托精美的镜子,有五彩琉璃杯,还有样式闻所未闻的衣衫。不知不觉,已是一更天,而街市热闹依旧,来往人群毫无倦意。卢生知晓李杜二人作息异于彼,招来马车,不多时,一行五人便回到卢宅。
      沐浴更衣,杜甫入塌而眠,每每想到今日见闻,暗暗吃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于是着一单衫,备一薄酒,去往厢房庭院。正直十五月圆,月色星辉笼罩庭中的一景一物,而池边奇石倚立一人,着汗衫,持一酒杯,月下独酌。须知李白擅饮酒作诗,杜甫心生澎湃向往之意,席地而坐,与之论诗。

      如此三日,李杜二人日出而巡,晚归而饮酒论诗,杜甫感叹此乃世外桃源,却又觉蹉跎于此地甚久,而李白又身有要事,即向卢生、梦娘告辞离去。卢生、梦娘知李白甚爱此地美酒,赠其好酒三壶,又予杜甫百两,竹伞一把,又嘱托二人无论晴雨,都当撑伞,沿东北向小路离去。辞别众人,行约一盏茶的时间,始见山中小庙,里面摆设一如之前,二人稍作休息。因李白须往任城赶路,而杜甫仍留于东都,便于山脚处寻一酒肆,相诉不舍之意,又约定秋后于任城相见。正是离别之际,一落魄书生出现,二人见他文质彬彬,心生结交之意,书生双手作揖,回答道:“下走达夫。”
      与李白、高适拜别,杜甫归家以后,目睹城中诸多不公不允之事,更是怀念李白相伴在旁,卢生、梦娘导览的日子,于是提笔书信,嘱一壮丁送去,并将前往之路一一告之。五日后,壮丁禀告并无此地此人。杜甫谢过壮丁,明白那果真为世外桃源,于是不再追究,只是那云游各处,寻仙访道之心越发坚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全文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